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轻度脑水肿要怎么治疗呢?

时间: 阅读:4588
新生儿轻度脑水肿要怎么治疗呢?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4-06 01:52:52

如果是属于脑水肿的情况下,这个还是需要积极的,是因为缺氧,还是因为其它的一些脑部疾病的关系导致的一个病情,再看如何进一步的进行治疗,不然的话,这个也不好说,怎么进一步的进行用药物才行,而且这个的话还是需要进行住院治疗,而且时间可能需要一周左右。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20 14:14:24

    病情分析: 脑水肿是由多种脑内、脑外疾病所引起脑组织细胞内或细胞外,液体的异常增多,导至脑体积增大。脑水肿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脑水肿是可以治好的。
    意见建议:一般的治疗措施是1.严格控制加重脑水肿的因素,如限制水入量,控制血压,纠正酸中毒,调节电解质紊乱等。2.降低颅内压力,主要是运用脱水剂和利尿剂。3.病因治疗等。

  • 紫苏
    回复
    2024-05-20 14:14:24

    新生儿因缺氧造成中度脑水肿,且宝宝有抽搐病史,能不能治好要看宝宝的一般情况包括孕期情况及现在宝宝的体重、孕周、吃奶情况及刺激反应状况等,如果不是很严重,大多数能治疗的,但是应该警惕留有脑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的可能
    ?积极的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
    新生儿脑细胞代谢功能很强,建议给宝宝积极的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
    ?定期随访
    并定期随访,注意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等。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20 14:14:24

      脑水肿是怎么回事,是什么?脑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环境因素***15%***

      铅中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全身性中毒,常并发弥漫性脑水肿。各种原因,全身性的或局限性的脑代谢障碍,引起脑水肿。包括电磁损伤作用如微波、红外线、X射线,γ射线,β射线、快中子等。

      损伤因素***20%***

      各类颅脑损伤,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脑挫裂伤都能引起脑水肿,并发颅内血肿,使区域性脑组织受压也可引起脑水肿。

      疾病因素***20%***

      肿瘤使周围脑组织受压或阻塞脑静脉回流,静脉压升高、颅内淤血,脑脊液回圈机吸收障碍,以及肿瘤生物毒性作用等,使肿瘤周围的脑组织受影响,血脑屏障损害或破坏,血管壁通透脑水肿性增加,产生局限性脑水肿。脑炎、脑膜炎、脑室炎、脑脓肿及败血症所致颅内弥漫性炎症,往往继发不同程度的脑水肿,此与致病微生物的毒性及累及的范围有关。

      1、颅脑损伤

      颅骨凹陷骨折,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或者骨折片刺入脑组织直接致伤,在受累部位出现脑水肿,爆震伤气浪冲击胸部,或胸部直接直接受到挤压,使上腔静脉压力急剧升高,压力向颅内传布冲击脑组织,造成脑组织内毛细血管广泛弥漫性点状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常可发生弥漫性脑水肿,脑的弥漫性轴索损伤,可继发严重弥漫性脑水肿。

      2、颅内占位性病变

      脑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所并发的脑水肿尤其显著,肺癌,绒癌等的脑转移,无论是单发还是多发的,在病灶的周围都有严重的脑水肿。

      3、脑血管病变

      颈内动脉或脑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脑脂肪栓塞,使动脉血流减少或中断,使该动脉供血区发生急性脑供血不足与脑梗死,同时继发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脑水肿,脑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同时发生脑血管痉挛,均继发脑水肿。脑缺氧、癫痫持续状态、胸部创伤、不同原因所致的呼吸困难或窒息、心脏骤停,长时间低血压、休克、高原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肺源性脑病,使脑处于缺氧状态伴随脑水肿。

     脑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脑水肿西医治疗

      1.糖皮质激素疗法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尤其地塞米松对解除血管源性脑水肿有明显效果、对细胞中毒性脑水肿也有良好效果。其作用是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抗渗出***、稳定细胞膜并恢复钠泵功能,改善线粒体功能,防止或减弱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炎症引起的间质性脑水肿也有效。

      2.脱水疗法

      ①渗透疗法:目的是使水分由脑组织转移到血液中,引起脑容积缩小和颅内降压,可作为应急措施。被选用的药物有尿素、甘露醇和甘油等,前两者静脉输注,后者口服;②利尿疗法:目的是增加钠水排出,减少细胞外积液。

      3.外科减压疗法

      是解除脑肿胀和颅内高压的急救措施,不是常规治疗,但对严重的血肿和脓肿等是较好的治疗手段。

      二、常规治疗

      1.严格控制加重脑水肿的因素

      ***1***限制水入量:水入量过大可加重脑水肿,故在最初几日,应保持轻度脱水状态,使水出量略多于水入量。一般情况下水入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加500ml计算。

      ***2***控制血压;脑水肿时血压高会加重脑水肿,血压低会加重脑血液灌注不良。因此,对高血压及低血压均应纠正。

      ***3***动脉氧分压控制在13.3kPa***100mmHg***以上,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5.3kPa***40mmHg***以下。

      ***4***体温控制在32~37℃之内。动物实验证明40℃连续2小时可使冷冻性脑水肿动物脑水肿增加40%。所以利用冬眠合剂配合物理降温将体温控制在32~37℃之间,对脑水肿治疗是有益的。

      ***5***纠正酸中毒,调节电解质紊乱。

      2.降低颅内压力

      ***1***甘露醇;20%甘露醇250ml,静注,20~30分钟注完。降压作用可推持4~6小时,每8克甘露醇可携出水分100ml。甘露醇每6~8/小时1次。

      ***2***山梨醇;用法同甘露醇。

      ***3***尿素:由干会使血尿素氮升高,区域性 *** 性大,故目前不如甘露醇普遍。

      ***4***甘油:是可以口服的降颅压药物。10%甘油每日每公斤1.2g静滴,或50%甘油每日每公斤1.5g口服,由于半衰期仅30~40分钟必须多次口服或连续静点。副作用较多,故目前使用亦不广泛。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参考“缺血性脑血管病”。

      4.利尿剂参考“缺血性脑血管病”。

      5.醋氮酰胺可以降低颅内压力。强心糖或类药物也可以降低颅内压力。醋氮酰胺与狄戈辛合用会增强降颅内压力作用。

      6.***药物有报道脑外伤引起的脑水肿,使用硫贲妥不仅可以降低颅内压力而且可改善大脑灌注压,对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降颅压的机理:①直接影响细胞Na+的转运;②抑制糖的无氧酵解,增强糖的有氧氧化;③有抗氧化作用;④改善细胞膜对离子的渗透作用。

      7.过度换气可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8.病因治疗。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20 13:13:14

    脑水肿的发生有很多人不明白,其实就是液体含量在体内比较多,而且太多的容量很容易发生增大的现象,因此就叫做脑水肿,液体的异常增多会导致脑部问题,下面说一下脑水肿治疗方法有什么。
    1. 第一:脱水疗法。可直接减少脑组织容量,降低颅内压。正确的脱水疗法包括使用渗透性脱水剂、使用利尿剂和适当的液体疗法三方面。透性脱水。此类制剂静脉注射后,能使血浆渗透压很快升高,形成血一脑、血一脑脊液渗透压梯度,脑脊液中水分进入血浆,并从尿中排出,达到脱水、降低颅压的目的。


    2. 第二:利尿剂。通过利尿,使全身脱水,达到间接使脑组织脱水的目的;利尿剂同时有减轻心脏负荷,抑制脑脊液生成的作用。临床上常选用有强烈利尿作用的髓撵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等,利尿剂的利尿作用比渗透性脱水剂强,但对脑组织的脱水作用不如渗透性脱水剂。速尿与利尿酸的剂量相同.均为每次0.5~1 mg/k,每天2—6次。


    3. 第三:液体疗法。脑水肿时应适当限制液体的入量,要求使患儿在脑水肿病程中始终保持轻度脱水的状态(即眼眶下陷,口唇黏膜稍干,而皮肤弹性正常),又要使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输液过多,可使脑水肿加重;液体入量过少,又可导致严重脱水、血液浓缩及电解质紊乱。


    注意事项
    脑水肿还可以运用于更多的治疗方法,详细的还需要医生检查出来再确诊,每个人的脑水肿疾病都有差异,注意要学会控制好体温,保护和维持脑代谢功能。

早产儿两天未大便,急,怎么办呢?

新生儿白眼球有点发黄是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