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宝宝的黄疸皮肤监测在8单位左右,一般不超过10单位,如果皮肤测黄疸超过10个单位 就算是黄疸,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基本上二周左右就可以自己退,多晒点太阳就可以了,不用治疗,病理性黄疸一般要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与蓝光治疗。
宝宝出生后新生儿黄疸的出现,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但不同的黄疸指数对宝宝健康方面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这需要家长朋友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要有所了解,并进行科学护理,那么 怎么看宝宝黄疸高不高 ?
怎么看宝宝黄疸高不高宝宝是否有黄疸是有症状的,看宝宝的脸和眼珠是不是很黄,要是黄疸值高的话宝宝脸都是蜡黄的。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mol/L(15mg/dl)即为正常。另外,生理性黄疸的孩子除了皮肤黄染外,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没有多大影响,而且一般在一个月内症状就会自动消除。病理性黄疸的孩子不但有皮肤变化,通常还又哭又闹又拒奶,这种情况下家长必须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引发核黄疸,后果非常严重。
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
新生儿黄疸包括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性黄疸是因为早期喂养不足,排便少,致胆红素积与体内,造成皮肤黄疸。多于生后5-7天开始逐渐消退。母乳性黄疸从生后几天开始,可持续2-3个月。个别严重者,可暂停母乳。只要黄疸不严重,不需要治疗,既不影响生长,也不影响疫苗接种。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缺乏一种酶有关,致使体内黄疸代谢减慢。只要黄疸水平低于14ng/dl,就不必给予暂停母乳、服用退黄药物、照光等治疗。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精彩推荐: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婴儿打嗝怎么办新生儿黄疸怎么办湿疹最佳治疗方法溶血性黄疸能吃母乳吗宝宝拉肚子屁股红怎么办新生儿能睡摇篮吗怎样选择宝宝按摩油
黄疸的检查结果中有不少指标,通常黄疸正常值看什么指标呢?
黄疸是指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分为三个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关系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为3.42-20.52umol/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为0-6.84umol/L,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为0-13.68umol/L。通常在看肝功能化验单时,还是以总胆红素的数值代表黄疸指数。
通常黄疸伴上腹剧烈疼痛可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或胆道蛔虫病;右上腹剧烈疼痛、寒战高热和黄疸为charcot三联症,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或原发性肝癌。
1 婴儿黄疸分为几种
医学上把未满月即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者的具体区别如下: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1)在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
(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
(3)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
(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以内出现黄疸;
2.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过85.5μmol/L(5mg/dl);
3.黄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
4.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以上,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
5.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5.7μmol/L(1.5mg/dl)。
婴儿黄疸怎么处理宝宝得了黄疸必须要照蓝光吗大多数生理性黄疸都不需要治疗。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就需要治疗了,光照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让宝宝脱光衣服躺在婴儿床里(眼睛需要遮蔽)放在蓝色的荧光灯下照射。这种方法通常可以缓解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光照疗法通常十分有效,但如果宝宝的黄疸比较严重,或者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更换其他疗法了。
得了黄疸的宝宝要如何护理1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
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2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
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宝宝呱呱落地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因为我们终于看到了我们的宝宝,可是我们发现宝宝的身上很黄,医生告诉我们这是小儿黄疸,轻微的小儿黄疸随着月数的增长就会慢慢消失,那么新生黄疸检查报告单怎么看呢?
新生儿黄疸检查报告单怎么看?新生儿是很容易有黄疸的,而黄疸一般不会对宝宝造成生命危险,因为在早期的时候黄疸就能够检查出来了,而检查出来以后就能够很快的治疗了,有些家人没有检查黄疸,结果宝宝真的有黄疸了,等到发现的时候就比较严重了,那么新生黄疸检查报告单怎么看呢?
新生儿的黄疸其实不叫指数,应该叫黄疸的测量值,而临床上常用的就是经皮肤测量胆红素,叫皮肤胆红素的数值,其按照孩子的出生胎龄、出生日龄、有没有高危因素,然后有一张曲线,接着用这个曲线去评估,当孩子的胆红素水平超过曲线上的第九十五百分位的时候,就定义为高胆红素血症,所以正常值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可能是随着日龄会有变化,但是胎龄大于35周的孩子,如果血清胆红素高于20毫克每分升,是重度胆红素血症,高于25毫克每分升,是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高于30毫克每分升,就是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非常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最高约51.3μmol/L(3mg/dl);出生后4天<171~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256.5μmol/L(15mg/dl)。而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
通常60%-80%的新生儿从出生2天开始就会出现黄疸,在出生后的5-7天达到最高峰,7-10天宝宝的肝脏开始工作,黄疸会逐渐消退,消退的顺序和发生黄疸的顺序相反,从手心慢慢退到眼白,再到消失。如宝宝黄疸指数高,可以根据医嘱让宝宝口服茵栀黄颗粒,每天要多喝水多吃母乳等。
溶血性黄疸怎么检查?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专家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溶血性黄疸,主要是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或红细胞受外源性因素损伤,使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致使血浆中非脂型胆红素含量增多,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则出现黄疸。
另外,脾脏机能亢进时,使红细胞破坏破坏,由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性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黄疸.
溶血性黄疸的皮肤与猪膜黄染常为轻度呈浅柠檬黄色,且常因贫血而伴有皮肤苍白。溶血性黄疸原因是:
①红细胞本身内在缺陷;
②红细胞受外在因素所损害。受损红细胞可在网状内皮系统内提早破坏,或直接在血管内破坏。
溶血性黄疸的诊断主要靠下列实验室检查:
①粪胆原及尿胆原含量增加;
②血清胆红素增加,凡登伯试验呈间接反应;
③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
④血清铁含量增加;
⑤骨髓红系统增生旺盛。详见溶血性贫血节。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