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黄疸通过什么排出体外呢?

时间: 阅读:13938
黄疸通过什么排出体外呢?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4-06 18:23:54

黄疸排泄主要是通过在肝内结合形成结合型胆红素通过肠肝循环通过大便排出一部分,还有一部分通过尿液排出一部分,肝总管结石形成的黄疸主要是梗阻性黄疸,就是结石影响胆囊的排泄不能及时的把胆汁排出到肠道,超过代谢的量形成黄疸,主要是结合型黄疸。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5-21 01:01:27

    宝宝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小妙招,帮助宝妈们更好地照顾宝宝。
    ?频繁喂养
    频繁喂养是预防宝宝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宝宝多吃多拉,胆红素就能够快速排出体外。但是,喂养的频率和量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哦。
    ??晒太阳
    阳光是预防宝宝黄疸的好帮手。早晨和傍晚的阳光温柔,可以帮助宝宝排出多余的胆红素。但是,中午的烈日需要避开,以免晒伤宝宝的皮肤。
    ?保持排便通畅
    保持宝宝的排便通畅也是预防黄疸的重要方法之一。多喂水、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都可以帮助宝宝顺畅排便,避免胆红素在体内滞留。
    ?避免乱用药
    药物不是玩具,除非医生开方,否则请远离!不要随意给宝宝使用药物,以免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定期复诊
    黄疸虽然常见,但是持续加重可不是好事。宝妈们需要定期带宝宝去医院复诊,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让宝宝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
    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如果宝妈们有任何疑虑,一定要第一时间咨询医生哦!

  • 紫苏
    回复
    2024-05-21 01:01:27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刚出生的婴儿会发觉他们的皮肤比正常的婴儿相对较黄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婴儿得了一种叫新生儿黄疸的病症。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问题。那么在面对新生儿黄疸这一病症,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一、面对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一般会自动消退,但如果有需要,还是可以用治疗手段除去。

    1、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一种辅助性疗法,是通过用荧光灯,将新生儿体内多余的胆红素转化成一种更简单的物质,通过婴儿的尿液排出体外。

    2、换血疗法。婴儿若是得了病理性黄疸,并且长时间得不到治愈,婴儿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来治疗新生儿黄疸。换血疗法,顾名思义,是通过换血来降低婴儿体内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但该类疗法需要一定的条件,并且有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加重婴儿的负担。因此,一般不推荐使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

    二、新生儿黄疸要注意什么?

    1、要注意分清婴儿是患得生理性黄疸还是得了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如果婴儿得了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父母不必紧张,这只是暂时性黄疸,在孩子出生7至10天过后,这种病症就会逐渐消退。而若是长时间存在或是存在反复出现甚至病情加重的现象,那么孩子所患的是病理性黄疸。这时就需要父母带着婴儿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新生儿黄疸会影响到孩子的精神状况,若是孩子在患有黄疸时,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这时父母就要尽早带着孩子到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加重。

    由此可见,刚升级为爸爸妈妈的父母们,需要多加关注新生儿的健康问题。遇到自己的孩子产生新生儿黄疸,父母也不必紧张,可以根据医生的叮嘱对孩子进行细微照顾,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的病情加重,以促进孩子能更早康复。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21 01:01:27

    每个宝宝出生时都会有黄疸的现象,但是新生儿出现黄疸也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生理性黄疸,第二种情况是病理性黄疸。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对于新生儿黄疸的症状和治疗处理办法有哪些呢
    ?喝白开水
    给宝宝喝白开水。不管宝宝是母乳喂养还是喝配方奶粉,宝妈都要给宝宝补充一定数量的水分,每天早晚喂孩子30毫升的白开水,让宝宝尽快把黄疸通过小便排出身体。
    ?喝葡萄糖
    给宝宝喝葡萄糖。当我们如果发现宝宝黄疸的数值偏高的情况,要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办法是把葡萄糖放入温白开水里,直接喂给孩子喝就行,这种去黄疸的方法是最有效果的。
    ??晒太阳
    给宝宝晒太阳。宝妈妈要在每天上午十点时候,特别是在阳光不强烈的情况下抱着孩子晒太阳,要让宝宝的皮肤尽量多的晒到,但宝宝的眼睛一定不要晒到。
    ?停止母乳
    给宝宝停止母乳。假如以上3种方法都没有效果,宝妈妈就要停止母乳喂养2到3天,因为母亲的乳汁有可能是宝宝黄疸发生的根源,因此母乳停止喂养后,宝宝的黄疸数值就会得到下降。
    ?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新生宝宝病理理性黄疸会出现胆红素数值增高、呕吐、抽搐、厌食、体重不增、嗜睡、烦躁等症状。当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就必须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且不可自行治疗以免误诊。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21 00:00:17

    方法如下:
    1.促进幼儿多吃多排。婴儿黄疸值偏高是由于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身体里子宫会产生一些排泄物,而排泄物没有得到及时的排出,会在婴儿体内进行堆积,从而引起婴儿出黄疸。婴儿出生以后通过喝母乳和大小便的排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黄疸排出体外。
    2.药物辅助。医院中一般会先给婴儿开一些促进排黄疸的颗粒。这种颗粒制剂味道偏甜,婴儿喝起来会比较容易接受。这种颗粒制剂一般建议喝三天然后去医院复查,如果黄疸值降低,则不用继续吃药,如果黄疸值持续偏高,那么应继续去医院诊治。
    3.日常婴儿多晒太阳。太阳光的照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婴儿黄疸值。如果光线不强烈时,可以适当开窗,让婴儿接受太阳光的直晒。如果太阳光线比较强烈那么可以隔着玻璃进行照射,但是这样效果一般比较差。

    拓展资料: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疸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机制而言可以分为五类:
    1.胆红素生成过多
    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此外,大量溶血导致的贫血,使肝细胞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其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结果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
    2.肝细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细胞量减少
    这是由于肝脏的肝酶功能低下,或者由于晚期肝硬化、或暴发性肝炎、肝功能衰竭,肝内残存有功能的肝细胞量很少,不能摄取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3.肝细胞破坏结合胆红素外溢
    在肝炎病人中,由于肝细胞发生了广泛性损害(变性、坏死),致使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发生障碍,故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而部分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继续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使其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但其中一部分结合胆红素未能排泌于毛细胆管中,而是经坏死的肝细胞间隙反流入肝淋巴液与血液中,导致血清中结合胆红素浓度也增高而出现黄疸。这时病人转氨酶多会升高。
    4.肝内型胆汁郁积性黄疸
    一部分病人是肝炎时因肝细胞变性、肿胀、汇管区炎性病变以及毛细胆管、小胆管内胆栓形成,使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受阻,结果造成结合胆红素经小胆管溢出(小胆管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与血液。还有一些病人是由于毛细胆管、小胆管本身的病变,小胆管内胆汁栓形成,或毛细胆管的结构异常,使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受阻,结果造成结合胆红素经小胆管溢出(或小胆管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与血液。也有些病人非全由胆管破裂等机械因素所致(如药物所致的胆汁郁积),还可由于胆汁的分泌减少(分泌功能障碍)、毛细胆管的通透性增加、胆汁浓缩、淤滞而致流量减少,最终导致胆管内胆盐沉积与胆栓的形成。
    5.大胆管的梗阻引起的黄疸
    肝内、肝外肝胆管、总肝管、胆总管及乏特壶腹等处的任何部位发生阻塞或胆汁郁积,则阻塞或郁积的上方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胆管不断扩张,最终必然导致肝内小胆管或微细胆管、毛细胆管发生破裂,使结合胆红素从破裂的胆管溢出,反流入血液中而发生黄疸。

黄疸多高会导致脑瘫?

未满月宝宝咳嗽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