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刚出生的婴儿要打什么预防针?

时间: 阅读:9228
刚出生的婴儿要打什么预防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9-18 12:24:07

小孩刚生下来之后,需要打两个预防针,一个是乙肝疫苗第一针,一个是卡介苗,这个一般在刚生下来之后的十几分钟之内,护士在产房之内就已经给打了,如果是出生两天的宝宝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肯定是已经打过的。除非刚生下来有问题的宝宝,没有打的会通知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21 01:01:31

    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很多家长都知道,新生儿宝宝在出生24小时内就需要进行疫苗接种,主要是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给新生儿宝宝接种疫苗,一方面是宝宝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另外一方面,因为宝宝刚出生,接触小量病原维生素的机会也少,宝宝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侵扰,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因而要给宝宝按国家免疫规定接种疫苗。

    喵喵家儿子出生后不久就打了卡介苗,但是出院回家后接种疫苗的地方一直没好,刚开始是小脓疱,后来破了,就开始化脓,现在都出生50多天了,一直还没好,她看着宝宝化脓的小伤口,不仅心疼,还担心,最后实在不放心,还专门跑去医院挂号看了医生,后来听医生一解释才明白是正常的,悬着的心才放下。

    新生儿宝宝打完卡介苗后50天还有?脓包?,算正常吗?

    一般接种卡介苗后,2-4周会在注射疫苗的局部出现红肿现象,并且是逐渐从中央开始软化的,形成一个白色的小脓疱,几天后破溃后再结痂,等到结痂脱落后就形成我们说的?卡疤?,这是正常反应,新手爸妈也不用担心,并不是发生了化脓性感染。

    这个过程大约经历8-12周,也就是2-3个月后红肿才能消失,这时候手臂上就会留下一个疤痕,但由于每个宝宝的皮肤敏感度不同,留下的疤痕大小、疤痕厚度等也会有区别。

    所以,宝宝打完卡介苗后50天有包,一般是正常现象,家长注意避免感染就好,不用太担心。

    新手爸妈必知的?卡介苗?知识

    1. 什么是卡介苗?

    ?卡介苗?属于计划内疫苗,也就是国家计划内强制接种的疫苗,主要是针对感染性强、流行地区广且治愈性低的传染病的。

    2. 为什么宝宝一出生需要接种卡介苗?

    由于考虑下面几个原因,宝宝出生后容易被感染、容易留下严重后遗症,所以要做好预防,而卡介苗是强有力的抗结核病的武器。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时,母体的抗结核病的特异性抗体无法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

    新生儿宝宝的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弱,容易被结核病菌感染,一旦感染容易出现严重的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并且极易留下后遗症;

    我国是一个结核病感染几率较多的国家。

    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再加上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一直到现在都还在以很隐蔽的形式传播,也有不少新生儿宝宝在不知不觉中被传染上。因此,新生儿宝宝接种卡介苗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我国的免疫规划程序中规定:新生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即应进行初次的免疫接种,最迟不应超过3月龄。

    3. 接种卡介苗后会出现哪些反应,该如何处理?

    宝宝接种卡介苗后,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现象,但接种部位会红肿、化脓、结痂,一般是不需要特别处理。

    不过,接种后妈妈们应该护理好,因为卡介苗是皮内接种,出现的反应比较重,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最好能够母乳喂养。

    以增强宝宝自身的抵抗力,而且母乳喂养能够增加宝宝安全感,就算接种部位出现了红肿不适,有了母乳,也能有效安抚宝宝情绪。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家长们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尤其是局部皮肤,内衣要经常换洗,以防止局部感染。

    红肿破溃时,避免用手挤、抓挠、涂抹紫药水。

    化脓时避免用手挤,而且也要避免宝宝用手抓结痂,应该让结痂自行脱落,以免造成局部感染;而且当有破溃时,不宜用紫药水涂抹局部,不然容易导致脓液外流不畅而影响结痂。

    接种部位同侧出现淋巴结肿大。

    有的宝宝还可能在接种部位同侧出现颈部、锁骨上、腋窝下淋巴结肿大,如果肿大直径不超过10厘米,就算正常,不需特殊处理;若是超过10厘米并且处理后也不见好转,那就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了。这点也需要新手爸妈们多注意观察。

    但如果宝宝局部或全身反应剧烈,那要及时去看医生。

    出生时没能及时接种的,出院后要按时并正确接种。

    有的宝宝,出生时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及时接种卡介苗,那么在出院的时候医生会交代妈妈什么时候再带宝宝到防疫站接种,所以妈妈们要了解清楚宝宝是什么原因没有接种卡介苗,到时候把情况再跟防疫站工作人员说一次,以确保安全接种。

    以下情况的新生儿需暂缓接种卡介苗

    。体温超过37.5℃的新生儿;

    。早产儿或者难产出生的新生儿;

    。具有先天畸形、皮肤病的新生儿。

    京妈提示: 计划内的疫苗必须按时接种完全哦,否则以后会影响宝宝上幼儿园、小学的。

    关注「京妈说」,学习更多专业又实用的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京妈点赞并且分享给身边人哦。

  • 紫苏
    回复
    2024-05-21 01:01:31

    婴幼儿的免疫接种都有哪些内容?

    我国的免疫接种有两种:计划内接种和计划外接种。

    1、计划内接种:

    顾名思义,就是国家计划,规定必须打的一疫苗,并且是免费的,并且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也需要接种表,查看接种记录 。具体接种疫苗的项目、接种时间、次数、可预防的传染病,如下表:

    2、计划外接种

    非国家强制性的疫苗,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接种。一般轮状、水痘、肺炎疫苗是建议接种的。

    接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如果宝宝身体不舒服,有感冒、发烧或者湿疹严重等情况,不建议接种疫苗,可过阵子再接种;

    2、每次给宝宝接种疫苗后,必须在接种的医院留观30分钟,如宝宝没有任何反应再回家,以免发生异常反应得不到及时处理。

    3、注射疫苗后,要保持注射部位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宝宝抓挠和洗澡淋湿(可接种后24小时不洗澡);

    4、接种疫苗后出现持续发热或其他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

    5、接种疫苗后的一段时间,尽量给宝宝多饮水。而且,还要让让宝宝多休息,不作剧烈活动,尽可能进行一些比较安静的活动,如:让宝宝坐着看画书,给宝宝讲故事、玩拼插玩具等。

    6、刚接种完疫苗的几天内,要尽可能多的为宝宝提供清淡的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少吃或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葱、姜、蒜和辣椒,不为宝宝提供之前未吃过或容易过敏的食物等。

    7、接种疫苗后要密切观察宝宝,如果出现接种反应要及时与保健医生取得联系,以便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得到妥善的处理。

    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到家长们。

  • 木槿
    回复
    2024-05-21 01:01:31

    刚出生时应该已经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按照免疫规划接种程序,儿童出生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1月龄接种乙肝第二针;2月龄口服糖丸第一剂;3月龄糖丸第二剂、百白破第一剂;四月龄糖丸第三剂、百白破第二剂;五月龄百白破第三剂;六月龄接种乙肝第三针,流脑第一针;八月龄接种麻风二联;九月龄流脑第二针;一岁乙脑第一针;一岁半接种麻风腮、百白破第四针、甲肝第一针;两岁乙脑第二季针、甲肝第二针;三岁接种流脑A+C,四岁糖丸第四剂;六岁麻风腮、白破。以后就是学校的疫苗接种了。小四流脑A+C;初一乙肝;初三白破,这些都是国家规划内的疫苗,都是免费接种的。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21 00:00:21

    《预防接种证》上面就有很详细的打预防针的时间。预防针有必须打的和自费的,这些是必须要打的: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一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二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三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四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陆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吧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一吧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二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三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四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陆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一陆岁:精白破(第二次) 还有一些疫苗可自愿选择打或不打

刚出生的婴儿腿为什么是弯弯的?

黄疸自己会退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