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不同的病因引起的后果是不一样的,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有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以及梗阻性黄疸等,都是可以引起皮肤粘膜发黄,尿黄,食欲下降,发烧,上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所以建议你还是带孩子及时的就诊,明确病情后,再考虑治疗的问题。
导致宝宝黄疸的原因很多,有时候是因为宝宝患了某种疾病或吃了某些药物导致宝宝黄疸迟迟不退或退了又复发,那么这时,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剔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带宝宝及早去医院检查病因,先治疗好相关的疾病,才能达到消退黄疸的目的。
???游泳
宝宝游泳可以促进胃肠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量较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有利于胎粪的尽早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
?抚触
给宝宝进行抚触可促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增加婴儿的喂哺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促进粪便排泄。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多晒太阳
家长们可多带宝宝到外面晒晒太阳,照射外面的紫外线,能够尽快帮助宝宝降低黄疸,建议最佳晒太阳的时间是早上9:00—9:30,下午4:00—4:30,每次时间20分钟,这段时间太阳相对温和,不会伤害宝宝皮肤。
?睡眠充足
宝宝睡得好,药物吸收的就快,有利于宝宝黄疸的消退,因此家长们要给宝宝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妈妈们最好是陪着宝宝睡,增加宝宝的安全感,让宝宝睡得更香。
建议就医咨询医师意见,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治疗。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有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若因吃母乳而产生的母乳性黄疸,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不需要赞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促进胆红素从大便中排出,有助于退黄。
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不会对宝宝健康有影响。暂停母乳的时间里,妈妈应该每天至少8次将母乳挤出,以维持泌乳量。
若是因ABO溶血而发生的溶血性黄疸,则需要去医院进行光照疗法。
有很多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都会有黄疸的情况出现,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家长们可以不用担心,只要不是病理性黄疸的话很快就会褪去。家长们只要做好护理就好了。那么如果早产儿黄疸一直不退怎么办呢?
?仔细观察
爸爸妈妈们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做好仔细观察宝宝的工作了。
?黄疸程度
早产黄疸不退,宝宝妈妈们需要根据宝宝的黄疸程度采取相应处理。
?加强喂养
比较轻的黄疸,可以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
??多晒太阳
还可以多晒太阳(在室内隔着玻璃就可以,尽量多的暴露皮肤,遮挡住生殖器和眼睛,只要不冷不热,累积晒的时间越长越好)。
?退黄药物
如果程度比较重,还可以吃退黄药物。
?住院光疗
如果程度很重,需要住院光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