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食管闭锁通常是比较严重的,因为这种疾病在急性发作的时候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患者患有这种疾病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呛咳的症状,也可能会导致口吐白沫的情况。如果这种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那么可能会诱发肺炎的疾病。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清理分泌物,避免窒息。
新生儿吐奶原因分析
新生儿吐奶原因分析,对于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我们都会遇到在喂养奶水的时候,宝宝出现了吐奶的情况,很多新手妈妈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就很担心吐奶对宝宝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现分享关于新生儿吐奶原因分析。
新生儿吐奶原因分析1新生儿吐奶怎么回事?
新生儿吐奶严重有生理和病理两方面的原因,宝宝的胃容量小,食管肌肉的张力低,食物很容易吐出。也可能是感冒便秘等引起,喂养姿势不对,喂奶过快,过早添加辅食等也是造成新生儿吐奶严重的原因。
1、病理原因
感冒、细菌感染、便秘、幽门狭窄、食管闭锁、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都会造成宝宝异常吐奶。
2、生理原因
宝宝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就会使得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另外,由于宝宝食管肌肉的张力比较低,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门而出,导致吐奶。
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宝宝再长大一点后,胃垂向下、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渐渐增强,才不会吐奶。
3、喂养、护理不当
喂奶姿势不当、喂奶过快、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喂奶时翻动小儿过多;过早添加辅食;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等等这些喂养不当都会导致宝宝吐奶。
当宝宝在6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胃肠功能发育也比较成熟,吐奶的次数也就明显减少了。而新生儿经常吐奶,妈妈们一定要分辨是生理原因、病理原因还是自己喂养不当的原因,从而决定如何解决宝宝吐奶的烦恼。正常情况下的吐奶,家长也不用担心,只有宝宝体重增加正常,精神状态好就行。
新生儿吐奶如何护理
一般而言,宝宝从半个月大时开始吐奶,一般在两个月大时最严重,三个月大后慢慢减少吐奶的次数,宝宝半岁后吐奶现象就很少了。新生儿吐奶有些是喝太多的奶了,宝宝会将多余的分量吐掉,有些是把喝入胃里的'空气排出来的时候带了奶出来。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4、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5、新生儿吐奶从鼻子出来
家长要护理好吐奶的宝宝,尽量避免宝宝吐奶从鼻子里出来,如果奶水从鼻子里出来,也及时把宝宝抱起来,清理宝宝鼻子,让宝宝呼吸通畅。
新生儿吐奶后,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只要宝宝没有表现出不适,也没有减少体重,或者出现大量频繁呕吐、颜色发绿、哭闹咳嗽等等异常现象,就不必看医生。但宝宝吐奶后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却是需要多加留意的。在呕吐得到缓解后,如果宝宝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新生儿经常吐奶正常吗 2新生儿出现吐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新生儿的肠道还是非常的简单,所以在不适应的情况会出现吐奶的症状,还有就是新生儿在摄取奶水的时候,由于哭闹会吸入过多的空气,这样导致肚子内部的空气增多,也是会出现吐奶的情况,也有的宝妈在喂养的时候,由于自身的姿势不当,会导致宝宝的奶水外溢,这样是属于护理不当的情况。
但是有时候新生儿经常性的吐奶,那么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因为肠胃疾病导致的情况呢?
由于新生儿刚来到这个世界,对于世界的很多东西都不太适应,还有就是本身的抵抗力就比较虚弱,所以外界的病毒或者是细菌,就会容易给宝宝的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样就会导致宝宝的肠道出现了一些变化,甚至是出现便秘和闭锁的情况,这样的情况都是会导致宝宝经常性吐奶的症状,所以一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宝妈们应该要及时查明情况,避免宝宝进一步威胁到健康。
气管食管瘘伴食管闭锁的新生儿可出现进食呛咳和反流,并呕出咽喉部分泌物。常因吸入性肺炎和呼吸窘迫而迅速死亡。临床表现取决于畸形病变的解剖特点和严重程度,大多数表现为进食后呛咳、呕吐,长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偶见咯血。呛咳和反流的症状以喂食或哭泣时更明显。病情较轻者往往至成年后才出现症状。
先天性食管闭锁病例未经治疗,出生后数日即死亡。因此明确诊断后即应尽早施行手术,纠治畸形。术前应注意适量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防治吸入性肺炎;给予抗生素药物;保持正常体温。置病儿于半坐位,可减少胃液溢流入呼吸道的危险。于上段食管腔内放入细导管,持续负压吸引,或经常吸除口腔分泌物,以预防或减少口腔分泌物被吸入肺内。肺部炎症或肺不张病例,需维持通气功能和给予氧吸入。
新生儿口吐泡泡、流口水 小心是食道闭锁
一名早产的阮姓女婴(32周+5天),去年11月25日出生时体重仅1755公克,出生后第二天即不断流口水、吐泡泡、呼吸急促且喂奶呛到,经儿科医师怀疑为新生儿最紧迫急症之一的食道闭锁。所幸转入彰化基督教儿童医院,用胸腔镜微创手术为女婴进行食道牵引术(Forker)及食道吻合重建手术,让女婴顺利可自主靠嘴巴喝奶,出院时体重也上升至2200公克。
罕见A型食道闭锁机率只有五万分之一
收治此女婴的彰化基督教儿童医院傅玉玮医师表示,食道闭锁ㄧ般发生率为四千分之一,时常合并早产现象,且ㄧ般体重2000公克以下新生儿在食道闭锁手术后存活率仅有65%;而食道闭锁依照结构可再分为五种不同型态,阮姓女婴是非常罕见的A型,就是食道两端未连接且过短,导致食物无法经食道进入消化系统,且无法直接重建食道,这类型发生机率只有五万分之一。
食道牵引术缩短食道重建时间
为了缩短阮姓女婴治疗时间并避免传统开胸手术带来的影响,医师以胸腔镜微创及食道牵引术方式治疗。食道牵引术系利用外力牵引食道 *** 其生长,大约10~14天左右,食道就可以生长到足够的长度,有助于让病童用自己的食道当作重建的材料而进行第二阶段的吻合,比过去传统方式提早了两个月即完成食道重建并让病童经口进食。而胸腔镜微创手术,只需在胸壁上留几个约0.5公分小伤口,不仅能减少疼痛、加速复原,也可避免影响孩子未来胸廓及脊椎生长。
阮姓女婴2017年11月29日、12月9日各做一次牵引,12月15日就顺利将食道接起来;其中先暂时使用全静脉营养注射,待追踪确认吻合处没有渗漏,即可开始正常进食。阮姓女婴出院时矫正年龄约1.5个月,体重2200公克,已经顺利恢复像其他婴儿一样逐步进食。傅玉玮医师指出,虽然阮姓女婴未来仍有可能像其他接受食道闭锁治疗的孩子一样,因为食道逆流导致接口狭窄,但只要采用食道气球扩张即可。如有症状应尽早确诊治疗
傅玉玮医师提醒,食道闭锁是新生儿严重的急症之一,出生后最先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不断流口水、或者从鼻孔冒出泡沫,病婴也有无法吞咽的现象,如有发现应尽早确诊以进行治疗;以往的治疗方式可能让孩子受不少苦,但现在已有先进且成效卓著的胸腔镜微创手术,可谓为食道闭锁孩子的福音。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 /supply/article/38272 关键字:食道闭锁, 彰化基督教儿童医院, 傅玉玮, 早产, 胸腔镜微创, 食道牵引术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