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偏食是怎么产生的

时间: 阅读:5058
偏食是怎么产生的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04-17 06:34:14

会出现偏食,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产生的:1、这个能是体内长时间缺乏钙、锌等微量元素导致的症状。2、也有可能是经常出现暴饮暴食、不按时吃饭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3、还有可能是父母双方对孩子进行影响导致的。

出现偏食等情况后,建议到医院内进行体内微量元素检测等检查,了解上述症状发生的原因。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4-05-21 08:08:02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21 08:08:02

    【解答】偏食是生理和心理综合因素影响的产物。
    【名词解释】偏食是一种不良的摄食习惯,开始多发生在幼儿及儿童时期。偏食可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剩,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宝宝免疫力降低、个子长得慢、情绪异常、常常哭闹等等都或多或少与偏食有关。
    【成因】
    1、受父母饮食偏好的影响。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这种食物不好吃,那种食物味道不好,孩子就会受到直接影响。另外,如果父母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家里往往就很少买这种食物,这也会使孩子很少吃到这种食物,从而间接造成孩子的偏食。
    2、不愉快的进食经历。如果以前吃某种食物后肚子痛或生病,或者在不愉快的环境下被迫吃了某种食物,都会令孩子对这种食物产生抗拒的心理。过度矫正或强迫进食,过分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也会带给孩子压力,反而会增加幼儿对此类食物的厌恶。
    3、父母过于迁就和纵容孩子。有些父母生怕孩子营养不够,对孩子的饮食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从而使孩子的口味越来越高,专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吃。或者过度溺爱孩子,使其零食不断,没有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4、微量元素缺乏。研究表明,孩子偏食与体内缺乏锌元素有关,尽管锌元素在体内属于微量元素,每天只需要38至100微摩尔,但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味觉,同时还与伤口的愈合、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体内一旦缺乏锌元素就会出现味觉减退、舌炎、脱发、皮肤受损等诸多毛病。发现缺锌可以吃伊分子锌硒宝片及时补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吃含锌的食物,其中海产品、瘦肉类、蛋类等含锌较多。
    5、日常饮食比较单调。如果父母不注意烹调方法,不注意颜色搭配和形状的多样化,或饮食比较单调,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食和挑食的习惯。比如,有的父母天天给孩子吃蒸蛋,很少换花色品种,孩子自然不爱吃。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21 07:07:52

    01

    偏食是动物们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生存策略,这种取食策略是用尽可能少的代价去获得尽可能多的能量收益。食物的专门化提高了效率,在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取食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都要少许多,动物就可在避敌、求偶、占据领域、孵育后代等方面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

    ?竹子开花了,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啊星星真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大熊猫的食物??竹子因为开花而死亡,导致高度偏食的大熊猫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这才出现了歌中的叹问。

    和大熊猫一样,考拉也是极度偏食的哺乳动物,这种生活在澳洲的动物只吃桉树叶。不过,与哺乳动物相比,素食的昆虫更偏食,最为典型的就是鳞翅目蝴蝶的幼虫。许多蝴蝶的幼虫只吃特定类群的植物:我们最常见的菜粉蝶,它们的幼虫只吃十字花科的植物;玉带凤蝶、柑橘凤蝶幼虫,只取食柑橘类的植物;珍贵的金斑喙凤蝶幼虫只喜欢木兰科植物;世界上最著名的亚历山大鸟翼蝶幼虫却独独偏爱拟马兜铃属的植物,等等。

    偏食是动物们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生存策略,这种取食策略是用尽可能少的代价去获得尽可能多的能量收益。动物在取食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种动物间和同种动物内的竞争,因此在食物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还要考虑取食所需花费的精力与时间。食物的专门化提高了效率,在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取食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都要少许多,动物就可在避敌、求偶、占据领域、孵育后代等方面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在资源匮乏时,偏食就直接影响了动物个体的生存。如:竹林大面积开花枯萎,便会导致专吃竹子的大熊猫大量死亡;当桉树林发生灾害时,专食桉叶的考拉也会面临致命的威胁。

    偏食对动物自身产生的不利后果,导致了有些动物在个体发育方式上的进化。如变态发育,即动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外部形态,以适应摄取不同的食物,从而该动物的偏食现象也只存在于生命的某个阶段。例如蝶的幼虫吃特定植物的叶,而成虫则吸食花蜜。这样,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取食策略,在客观上就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宝宝拉粘稠的蛋清便便

孩子偏食了有哪些危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