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脸上黄疸高身上黄疸低是怎么回事啊?

时间: 阅读:6849
脸上黄疸高身上黄疸低是怎么回事啊?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4-20 08:12:59

小孩子脸上黄疸高,身上黄疸低,这个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是皮肤上代谢有关系的那么脸面部的黄胆,因为它相对来讲代谢要慢一点,那躯干部呢面积大还带血块一点,那么这个黄疸的话要看血里的情况,胆红素的情况,表面上一般有差异的,注意宝宝合理喂养,防止奶液窒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4-05-21 08:08:49

    新生儿黄疸是许多宝宝必经之路,但是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差异,以及如何正确护理宝宝。
    ?生理性黄疸
    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黄疸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内逐渐消退。如果黄疸在两周后仍未消退,或者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就需要警惕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是一种需要特殊治疗的黄疸。如果宝宝的黄疸在两周后仍未消退,或者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就需要警惕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病理性黄疸可能是由于血液疾病、感染、药物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
    ?多喝水
    多喝水有助于通过排尿排出体内的黄疸。早晚给宝宝喂些白开水,如果是喝配方奶粉的宝宝,记得在两餐之间加喂水。
    ?葡萄糖水
    当黄疸指数较高时,可以给宝宝喝些葡萄糖水,但记得不要过量。
    ??晒太阳
    早上10点左右,阳光不太强烈的时候,让宝宝多晒晒太阳。但要保护好宝宝的眼睛,避免阳光直射。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凉。
    ?暂停母乳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奏效,可以尝试暂停喂养母乳2-3天。因为有些宝宝的黄疸可能是由于母乳引起的。暂停喂养后,黄疸指数可能会下降。当黄疸症状较轻时,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若症状严重,应暂停母乳并改用其他配方奶。待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咨询医生
    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同,如果对宝宝的黄疸情况有任何疑虑或担忧,请及时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愿每位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5-21 08:08:49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跟新生的代谢特点有关系。新生儿黄疸增高的原因:第一,胆红素生成增多,多是因为新生儿红细胞明显高于正常的成人,或者儿童因为在宫内相对缺氧,使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寿命缩短,所以生后红细胞大量破坏以后,使胆红素增高。第二,肝酶活性低,新生儿处理胆红素能力比较差,这种情况下使胆红素增高。第三,肝肠损坏增多,因为新生儿肠蠕动比较慢,通过肠道的血管回吸收,使他的胆红素增高。第四,新生儿排大便延迟,这些原因使新生儿黄疸就是明显增高的原因。
    【拓展资料】
    一、病理性黄疸具有以下特点:1.黄疸出现过早,常在24h内出现;2.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205-257umol/L;3.黄疸进展过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umol/L;4.黄疸持续多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5.黄疸褪而复现,或再度进行性加重;6.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凡符合以上特点之一者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不同,根据其特点可以相互鉴别。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由许多原因组成的一组疾病,常见的几种黄疸原因是: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不同原因形成的黄疸其黄疸的特点又各不相同。
    三、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四、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 远志
    回复
    2024-05-21 08:08:49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人出现黄疸的情况,像眼黄、尿黄或者面板黄等症。尤那么,?黄疸的治疗方法是什么?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一***非结合型胆红素为主的黄疸

      1、溶血性黄疸

      ***1***先天性溶血性黄疸:①红细胞膜异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②红细胞酶异常,如G-6-PD、丙酮酸激酶缺乏等;③血红蛋白中珠蛋白链异常,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等等。

      ***2***后天获得性溶血性黄疸:①免疫性溶血,如新生儿溶血、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③生物因素致溶血,如疟疾、蛇毒、溶血性链球菌感染;④脾功能亢进}⑤药物及化学毒物致溶血;⑥机械性溶血,如创伤性心源性溶血;⑦物理因素所致溶血,如大面积烧伤、放射等。

      2、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如Gilbert综合征.GriglerNajjar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征。

      3、肝炎后高胆缸素血症

      ***二***以结合型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疽

      以结合型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包括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疽、某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疽。

      1。肝细胞性黄疽

      ***1***感染:如肝炎病毒感染及累及肝脏的其他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血吸虫病、阿米巴性肝炎及脓肿、钩端螺旋体病等。

      ***2***酒精性肝病。

      ***3***药物性肝损害。

      ***4***中毒性肝损害。

      ***5***静脉阻塞性疾病:如布查综合征、肝小静脉阻塞性疾病等。

      ***6***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7***原发性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8***心源性黄疽: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

      ***9***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哺乳性黄疸。

      2。肝内胆汁淤积

      ***1***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

      ***2***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害。

      ***3***酒精性肝病。

      ***4***良性家族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

      ***5***妊娠期复发性肝内胆汁积。

      ***6***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7***霍奇金病、淋巴肉瘤。

      ***8***良性手术后黄疸。

      3.肝内胆管机械性梗阻

      ***1***肝内胆管结石。

      ***2***胆管炎症:肝内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硬化性胆管炎等。

      ***3***肿瘤:肝门原发或继发性肿瘤、胆管细胞性肝癌、转移性肝癌。

      ***4***先天性肝内胆管闭锁、先天性节段性胆管扩张-

      ***5***其他:华支睾吸虫病等。

      4。肝外胆管机械性梗阻

      ***1***肝外胆管结石。

      ***2***肿瘤:原发胆管癌、壶腹周围癌、胰头癌。

      ***3***炎症:急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硬化性胆管炎。

      ***4***先天畸形: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

      ***5***胆狭窄;手术及外伤后胆管狭窄。

      ***6***寄生虫:华支睾吸虫病、胆道蛔虫病。

      5。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l***Rotor综合征。

      ***2***Dubin-Johnson综合征。

     黄疸的中医辨证论治

      阳黄

      1、热重于溼

      治法 清利溼热退黄

      方药 茵陈蒿汤加减

      2、溼重于热

      治法 利溼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 茵陈五苓汤和连朴饮加减

      3、急黄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 千金犀角散加减

      阴黄

      1、寒溼困脾

      治法 温阳健脾,化溼退黄

      方药 茵陈术附汤加味

      2、脾虚溼滞

      治法 健脾养血,利溼退黄

      方药 黄芪建中汤加减

      十种型别介绍

      1.阴黄: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溼,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2.阳黄: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正常;病因是轻微溼,治疗宜用“去黄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黄芩等,数剂即愈。

      3.热黄: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4.寒黄: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米、附子等,温命门,10-15剂痊愈。

      5.溼黄:一身上下尽黄,眼目具黄;身浮肿、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溼之病。治疗宜用“去黄散”12-15克加升麻、牵牛子、车前子、泽泻等,慢慢调理即愈。

      6.燥黄:胸前发黄病因是肺金燥极,发于胸前。治疗宜用“去黄散”3克加麦冬、栀子、白芍、陈皮、天冬、元参、花粉、白芥子等,数剂痊愈。

      7.血黄:上下一身,眼目具黄,发热、烦闷、腹痛。病因是血瘀。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丹皮、牛膝、当归、栀子、川芎、大黄等,长服即愈。

      8.气黄:头面多黄、不发热、轻微活动乏力、小便不数,大便燥。病因是气虚不能运化。治疗宜用“去黄散”12克加人参、白术、茯苓、车前子等,气旺则愈。

      9.新生儿黄疸:出生2-3天即可出现黄疸,10天左右达到高峰。病因是胎儿感受孕母溼热之气。治疗宜用“去黄散”10克加栀子、郁金、白术、鸡内金等7剂大部分痊愈。

      10.手足黄:身不黄手足反黄。病因是溼热壅闭与中焦。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等,慢慢调理可治愈。

      黄疸的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甜瓜蒂10克,研末搐鼻,每日数次,黄水流尽则愈。

      ***2***茵陈蒿1把,生姜1块,捣烂,擦于胸前、四肢。

      2.针灸疗法

      针刺章门、太冲、脾俞、肝俞、劳宫、脊中等穴。若嗜卧、四肢倦怠者,可灸手三里。

  • 空青
    回复
    2024-05-21 07:07:39

    小孩子黄疸高的原因有哪些?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生理性黄疸
    首发于面部和脖子,然后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通常在出生2至3天时出现,4至5天时可达到顶峰,约1周后大多可自行消退。
    ?溶血性黄疸
    往往伴随有贫血和水肿现象,新生儿的肝脏、脾脏等也会随之肿大。
    ?感染性黄疸
    有原发性疾病,往往伴随发热等症状。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发的黄疸,患儿食欲将严重下降,并有肝功能损害。
    ?阻塞性黄疸
    皮肤泛黄或呈现绿色,肝肿大,硬化,大小便皆变深色,粪便呈现出类似陶土的灰色或白色。血胆红质超标,有出血的可能。部分病人会出现骨骼疏松。

新生儿脸上突然长红点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流鼻涕吃什么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