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六岁儿童白天尿裤子正不正常

时间: 阅读:12667
六岁儿童白天尿裤子正不正常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10-29 05:04:03

孩子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也就是常说的遗尿症,最好带孩子去市级以上正规三甲医院的儿科咨询医生,积极进行系统性的治疗,按疗程治疗效果好,平时要注意不要打骂孩子,只会使孩子加重这种情况的,平时建议少喝一些水,家长可以带宝宝经常做一些体育锻炼,可以重点训练盆盆底肌。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4-03-14 13:13:08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4 13:13:08

    你好,儿童尿失禁的常见病因包括神经原性膀胱、泌尿系感染、精神刺激、尿崩症、泌尿系统畸形等。引起神经原性尿失禁的常见疾病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疾病的主要是脊柱裂和遗传病变;后天性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因素:受惊吓,受寒冷刺激,骤换新环境和药物后遗症等。临床中以神经原性膀胱引起的尿失禁多见。
      儿童白天尿裤子一般与膀胱括约肌功能差(俗称小膀胱),白天尿频、尿急,憋不住尿。有尿时来不及去厕所就尿裤子了。或者贪玩不去厕所,感到尿意明显时来不及蹲下或来不及脱裤子以至于尿到裤子里,还有的患者晚上不尿床,中间有尿憋醒了,来不及跑到厕所就尿了。
      您可以观察下孩子是不是无知觉的尿?还是因为尿急来不及解裤?最近出现有什么受惊吓或刺激等等,原因找到,才能对症下药,进行科学的治疗【运城遗尿专家闫胜利】答

  • 空青
    回复
    2024-03-14 13:13:08

    1、家长要放松心态:小孩子尿裤子是很正常的情况,当孩子出现尿裤子或尿床的行为时,家长不要责备孩子,因为孩子还小,难免会有控制不住的时候,不要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能够自己大小便而自己的孩子总是尿裤子就感到非常沮丧,每个孩子掌握自己大小便的能力不同,时间也有先后。责备的话语会加深孩子的紧张情绪,只会让孩子尿裤子或尿床的行为更频繁。相反,家长要帮孩子宽心,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小时候尿裤子的趣事,缓解孩子的紧张与自责。事实证明,孩子尿裤子后家长不责备比责备更能帮助孩子改善自己的行为。

    2、教会孩子有了便意怎么办:有的孩子在想上厕所时害怕和老师说,最后忍不住了拉在裤子里。这种情况一般在刚进幼儿园时发生的比较多,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如果想上厕所了主动告诉老师,老师就会带你去,千万不要害怕。在某些传统的幼儿园里,老师为了方便管理,都会统一安排上厕所的时间。例如到了时间会让孩子们去一次厕所。提醒孩子到了上厕所的时间,无论有没有想上厕所的感觉,都去排泄一下。有的孩子在上厕所的时间到厕所里去逛了一圈,或者玩了一圈没有上厕所就回来了,结果没过多久又想要上厕所了,不敢告诉老师,最后尿在了裤子里。一些比较现代的幼儿园则不会提醒这个问题,无论哪种情况,家长都要教会孩子有了便意怎么办,孩子才会慢慢学会处理。如果老师没有照顾到孩子,家长也不用责备老师。一个老师要同时管理很多学生,不可能随时兼顾到每一个孩子,偶尔疏忽是很正常的。责怪老师,反而会带给老师压力,而老师很有可能再把这种压力转回给孩子,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加深孩子的恐慌,导致他适应幼儿园的速度变慢。

    3、选择方便穿脱的裤子:对于孩子穿着的衣裤家长也要注意。孩子的裤子要简洁,便于脱和穿,避免因为一时着急而脱不下裤子。最好选择那些比较宽松,裤头不太紧的类型。避免背带裤、紧身裤等不方便的裤子,更不要选择那些带拉链或需要扣扣子的裤子。有的孩子入园后,因为不适应,有憋大便的习惯,这样很容易造成儿童便秘。对于孩子憋大便的行为,家长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孩子多吃一些含丰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每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的孩子不习惯在幼儿园大便是不习惯幼儿园的小马桶,关于这一点,家长在训练孩子大便时,最好让孩子逐步习惯家里的马桶,而不要让孩子使用专属的便盆,这样孩子到了幼儿园使用小马桶时才不会有抗拒感。孩子上幼儿园尿裤子是普遍的现象,家长们不要过于紧张。上幼儿园有一个适应过程,家长根据幼儿园和孩子的具体情况多进行引导和纠正,慢慢孩子就会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 半夏
    回复
    2024-03-14 12:12:58

    在一岁到两岁之间,小孩子的排尿次数逐渐减少,从每天20次降至每天10次左右。在二到四岁的时候开始懂得憋尿。在四到六岁这个阶段已经可以控制自如。然而,偶尔还是会失控(几周有一次尿失禁),这是可以容许的。事实上12岁时仍有3%的少年偶而会尿床,医学上以6岁为分界:6岁以下尿床算正常,6岁以上需要治疗。

      尿床对儿童自尊心的影响很大,对儿童情绪及行为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尿床的小朋友来说,除了给予治疗之外,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非常重要。

      不羞辱,不惩罚,同担责

      没有孩子是故意尿床的。面对尿床的孩子应有同理心,不应嘲笑、处罚甚至羞辱孩子。不要伤害孩子自尊心。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亲和他是同一阵线,多鼓励多关怀。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

      不要把宝宝尿床的事随意讲给别人

      尊重宝宝的隐私,不要把宝宝尿床的事随意告诉别人。有的妈妈可能对宝宝尿床不以为然,还会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比如「我们宝宝昨天又画地图了」,虽然是无意的,却会让宝宝感觉自卑,甚至对宝宝的心理产生更大的伤害。

      对六岁以上孩子的建议

      当孩子大于6岁,但仍总是尿床且上述行为治疗无效时,医生可能就会考虑使用药物,它的作用是增加尿液浓度、减少尿量产生,一般建议短期使用。尿床警报器

      尿床警报器是用来控制尿床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建议七岁以上的孩子再使用。尿床警报器在感应到第一滴尿时就会开始发出声音、光甚至震动,叫醒孩子去尿尿。可惜的是,这种孩子通常是闹钟也叫不醒的,最后是父母邻居全都吵醒了孩子还在睡。国内很少用。

      半夜叫孩子起床尿尿

      这是最后一招,也是父母最不情愿的一招,且这个方法是否有效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半夜叫孩子起床尿尿的次数最多一次,因为半夜叫孩子会打乱孩子渐渐成形的睡眠规律,使得只有在熟睡时才会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无法正常分泌,反而造成尿床,也使得孩子的生理发育受到影响

进口五价轮状病毒疫苗效果好不好

6个月辅食和奶怎么安排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