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突然抽搐,可能是因为缺钙的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高烧惊厥的原因导致的。
如果是缺钙造成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鱼肝油等药物进行补钙治疗,也可以多到户外晒太阳促进钙吸收。如果是高烧惊厥导致的,可以服用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降温治疗。
新生儿的脑部未发育健全,大脑皮层很薄,中枢神经系统并未发育完善,出生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四肢的调节是由皮层下中枢来控制,因此,容易导致新生儿会发生抽搐现象。新生儿发生抽搐情况很常见,不少新妈妈对此感到非常紧张,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新生儿抽搐的呢?
新生儿抽搐是什么原因
1.患感染性疾病
比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破伤风、肺炎,多于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发病。这些疾病病症不典型,若是不能够及时治疗,易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2.代谢异常
比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高血钠、VB缺乏等。除此之外,某些病症如脑部发育不良、溶血症引发的核黄疸也是引起抽搐的原因之一。另外,如胆红素、氨基酸等在体内的代谢异常,也是导致新生儿持续性抽搐的重要原因。
3.颅内疾病
(1)脑组织缺血缺氧:有三分之二患儿由于这个原因发病,一般在出生一天内发生该病症。
(2)颅内出血:一般在出生后两到三天发作。
(3)脑梗阻:最常见的是动脉梗阻,一般在出生后四天内出现。
4.感染
一部分的病原体微生物感染也是导致新生儿抽搐的原因之一,主要有脑膜炎、破伤风、脑脓肿、败血症等。倘若新生儿本身患有破伤风,一旦发生抽搐会有牙关咬紧的症状。
若感染发生在出生之前,也就是尚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一般会在出生后3天时发作。若感染发生在出生之后,一般会发生在出生后一个礼拜时。
5.药物中毒或者药物副作用
超量服用兴奋剂、过度服用抗哮喘药物、因误服有机磷农药而中毒,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抽搐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在怀孕期倘若使用麻醉类药物或者抗癫痫药物,会通过胎盘这道屏障对胎儿产生影响。由于新生儿在出生后环境发生变化,不再继续从母体中获取营养,因此也不会通过母体摄入药物成分,从而发生撤药反应,由此会导致抽搐现象的发生。新生儿在出生后发生抽搐和痉挛,通常在一至两天时间内会恢复健康。
6.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良或者畸形
比如脑积水、脑功能不全、透露发育畸形等。
7.家族遗传
通常在刚刚出生几天内发作,发病概率比较大但病情往往不是很严重,多数患儿即使不进行治疗,也会在几周至几月时间内自动痊愈。
8.其他原因
比如高血压、红细胞数量增多等。
新生儿睡觉时抽搐症状有哪些
1、全身强直性抽搐:全身肌肉强直,一阵阵抽动,呈角弓反张(头后仰,全身向后弯呈弓形),双眼上翻或凝视,神志不清。
2、局限性抽搐:仅局部肌肉抽动,如仅一侧肢体抽动,或面肌抽动,或手指、脚趾抽动,或眼球转动,眼球震颤、眨眼动作、凝视等。大多神志不清。以上抽搐时间可为几秒钟或数分钟,严重者达数分钟或反复发作,抽搐持续30分钟以上者称惊厥的持续状态。
3、高热惊厥:主要见于6个月到4岁小儿在高热时发生抽搐。高热惊厥发作时间短暂,神志恢复快,多发生在发热的早期,在一次患病发热中,常只发作一次,可以排除脑内疾病及其它严重病疾,且热退后一周做脑电图检查正常。
惊厥***Convulsion***俗称抽筋、抽风、惊风,是指由于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区域性或全身肌肉的抽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一起来看看吧!
按年龄阶段分
新生儿期:产伤、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脑膜炎、破伤风和胆红素脑病多见。有时也应考虑到脑发育缺陷、代谢异常、钜细胞包涵体病及弓形体病等。
婴幼儿期: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手足搐搦症、婴儿痉挛症多见。有时也应注意到脑发育缺陷、脑损伤后遗症、药物中毒、低血糖症等。
年长儿: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癫痫、中毒多见。有时须注意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高血压脑病等。
引起惊厥的几种常见疾病:高热惊厥,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婴儿痉挛症,低血糖症,低镁血症,中毒,低钙血症等。
从按感染的有无的角度来分,可分为感染性***热性惊厥***及非感染性***无热惊厥***。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颅内与颅外两类。
***一***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
1.颅内疾病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形成。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弓形虫病。
2.颅外疾病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败血症为原发病***,破伤风等。
***二***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
1.颅内疾病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血管畸形、头大***小***畸形、脑性瘫痪及神经面板综合征。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癫痫综合征如大发作、婴儿痉挛症。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性脑病、脑黄斑变性。
2.颅外疾病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1或B6缺乏症等。遗传代谢性病如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粘多糖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病、尿毒症、心律紊乱、严重贫血、食物或药物及农药中毒等。
小儿惊厥的并发症
新生儿惊厥存活者出现后遗症的约占14%~61%***平均20%***。主要表现为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癫痫,其他还有共济失调、多动、视听障碍、语言障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1.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与脑性瘫痪发生有关的因素:
①生后5分钟Apagaf评分越低者脑性瘫痪的发生率越高,在生后5分钟以后仍需复苏的新生儿惊厥的患儿中,仅这一项便能预示可能发生中度或重度的脑性瘫痪。
②新生儿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越长,后来发生脑性瘫痪的可能性越大。发作1天者其发生率为7%,3天以上者有46%发生脑性瘫痪。
③新生儿惊厥发作的型别,强直型发作与后遗脑性瘫痪的关系更密切。
④中度或严重异常的脑电图者发生脑性瘫痪的危险性大。
2.智力障碍 新生儿惊厥后遗留智力障碍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出生5分钟Apgar评分0~3分者,45%有智力障碍;4~6分者,33%有智力障碍;7~10分者,只有11%有智力障碍。
②出生5分钟以后仍需要复苏的患儿发生智力障碍的危险性较大。
③惊厥发作时间超过30分钟、新生儿期肌强直和肌阵挛发作及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与智力障碍关系均很密切。
3.癫痫
惊厥发作持续1天者后遗癫痫的发生率为11%,惊厥发作持续2天者为22%,3天者为25%,3天以上者为40%。强直型惊厥发作与后遗癫痫有密切关系。
4.引起智力低下
脑损伤可以引起惊厥,惊厥发作也可造成脑损伤。有人证明,一次惊厥发作对近记忆力有一过性影响,相当于脑震荡所致损害;惊厥持续状态可产生严重脑损害,而致智力低下。因为在惊厥性放电时,脑组织有大量的神经元发生快速、反复的脂除极化,需较多的能量维持钠?钾泵的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也增加,细胞代谢过程加快,而且惊厥时体温升高,肌肉抽搐也使全身代谢增加,高热可使动物脑代谢增加25%,这些活动所需能量比正常高出2~4倍。脑的异常放电活动即惊厥放电本身对能量的需要也明显增加,这也是引起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惊厥给脑造成了最大的代谢负担。
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预后一般良好,引起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很低,这是因为一般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无异常神经征,因此惊厥发作时对大脑的影响较少。但是其中有少数患者可以引起智力低下,目前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严重的热性惊厥可以引起脑损伤,以致出现癫痫及智力低下,这是指惊厥持续时间越长,惊厥复发次数越多,出现脑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热性惊厥前,神经系统已出现异常,这种小儿即使不发生热性惊厥也会出现智力低下,即认为热性惊厥病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并非惊厥本身所致,而是存在于热性惊厥起病之前,热性惊厥与智力低下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共同原因所决定的。
另外惊厥引起脑损伤和年龄也有密切关系。小儿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就可以产生神经元缺血性改变,而成人惊厥超过6小时才发生这种改变。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脑组织代谢活跃,神经细胞处于生长、分化旺盛时期,正在发育的脑组织最易受损害,所以惊厥发病年龄越早,其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可能会越高。总之热性惊厥之前如已有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将来的智力低下,严重惊厥本身也能引起脑损伤而影响智力。
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
(1)颅内病变:①缺氧缺血性脑病。②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③脑梗死。
(2)感染: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
(3)代谢异常:①低血糖。②低钙血症。③低镁血症。④高钙和低钠血症。⑤维生素B6缺乏症。⑥胆红素脑病。⑦氨基酸代谢异常。
(4)药物:①药物过量或中毒。②撤药综合征。
(5)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
(6)家族性良性惊厥。
(7)其他:包括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高血压脑病等,或原因不明。
新生儿抽搐的主要原因
颅内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引起的脑组织缺氧
新生儿抽搐是常见症状之一,发病率较高,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其临牀表现不典型,有时不易辨认,常表现为阵发性眼部活动(瞬目、眼球转动或震颤)及口颊部抽动。颅内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引起的脑组织缺氧是新生儿抽搐最常见的原因。多发生于生后12天,幸存者日后有可能出现癫痫、偏瘫、智商低下、脑积水等。
其他原因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颅内出血、脑膜炎、核黄疸及脑发育畸形等。
2、 新生儿破伤风常于生后4-6日出现抽搐,同时伴牙关紧闭。
3、 代谢紊乱低钙、低镁血症以及低血糖患儿可发生抽搐。
新生儿抽搐如何判断1、感染性疾病:
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破伤风、肺炎等也常引起抽搐,多发生于生后3-7天。这些疾病在新生儿期由于体现不典型,不能及时诊断和医疗,也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2、代谢异常:
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缺少等,也是新生儿抽搐比较常见的原因。其余,如脑发育不全、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核黄疸等也会发生抽风。
3、抽搐自身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抽搐火候体耗氧、耗热大大增加;机体处于缺氧状况使糖代谢紊乱。抽搐延续时间越长,缺氧、低糖的水平越严重。大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最差,完整断氧6分钟,脑细胞就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缺氧对大脑皮层的影响不仅可以引起许多后遗症,如癫痫、智商低下等,而且还可能造成小儿以来性格和行径的异常,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新生儿抽搐的预防措施遇到新生儿抽搐,家长务必维持镇静,不要把抽搐的小孩子抱在怀里摇来晃去,震动会加重抽搐。应迅速把小孩子平放在牀上,躺好,维持小儿呼吸道通畅,头倾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用拇指按患儿人中、合谷,有一定效果。待抽搐停止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检验医疗。如抽搐延续不止要及时去医院医疗。
新生儿抽搐的护理方法
1、 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预防。例如癫痫病人需按医嘱服药,如果突然停药,即使是1天-2天,都会导致癫痫抽筋的发作。小儿高热易抽筋,及时退热可预防抽筋;缺钙会引起抽筋,所以小孩要补足钙(多吃含钙食物,必要时服葡萄糖酸钙,钙片等),同时要多晒太阳,服食鱼肝油等。
2、 一旦发生全身性突然抽搐,应镇静止痉,同时马上找医生。一般抽筋不会立即危害生命,所以不必过分惊慌,在医生到来前,应采取以下 应急方法:
(1)立即将小儿平放于牀上,头偏向一侧并略向后仰,颈部稍擡高,将患者领口,皮带,腰带等松解,注意不要使患者跌落地上。
(2)迅速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与呕吐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为防止牙齿咬伤舌,应以纱布或布条包绕的压舌板或筷子放于上下牙齿之间.并以手指掐压人中穴位及合谷穴位,以上要求必须迅速完成。
(3)防止患者在剧烈抽搐时与周围硬物碰撞致伤,但绝不可用强力把抽搐的肢体压住,以免引起骨折。
3、 关键是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确定发病原因,确诊以后治疗才有针对性,才会有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新生儿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生病有什么症状 新生儿健康状况这样看]
[新生儿消化不良的症状是什么 预防和护理措施推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