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需要清洁口腔吗

时间: 阅读:5698
新生儿需要清洁口腔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5-10-31 17:45:09

新生儿也是需要清理口腔的。在吃奶的时候,会有奶液残留,会导致有细菌滋生,不清理口腔可能会造成感染,引发其他的疾病,对生长发育不利。

可以在新生儿吃完奶后,用棉签蘸一点温开水,清理口腔、舌苔上面残留的杂质。也可以喂少量的清水,冲洗口腔内部,有效的清理细菌。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3-14 16:16:54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4 16:16:54

    婴儿要洗口腔吗

     婴儿要洗口腔吗?很多新手家长会特别注意宝宝的护理问题,大到喂奶问题,小到口腔护理问题,很多宝妈们发现宝宝喝完奶之后嘴巴里有奶渍,感觉很不卫生,那么婴儿要洗口腔吗?

      婴儿要洗口腔吗1

     有的爸爸妈妈特别注意新生儿的口腔清洁,每天给宝宝清洗口腔,其实这并没有必要。新生儿的口腔一般不需要特别清洗

     因为宝宝还没长牙,唾液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即使喂奶后口腔粘膜上残留一些乳汁,也可以通过唾液达到冲洗的作用,只要在喂奶后喂点温开水,将口腔内残余奶液洗掉就可以。

     个别确实需要清洗的,可用干净棉签蘸上温开水轻轻擦拭宝宝口腔内的两颊部、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轻轻擦拭,小心别擦破粘膜,新生儿口腔粘膜细嫩,容易损伤,尽量不要用纱布擦拭,避免造成溃疡。

      马牙、螳螂嘴、鹅口疮……口腔特殊情况知多少?

     时常碰到家长去挑新生儿的口腔,其实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上常可见黄白色颗粒,俗称“马牙”或“板牙”,那是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为正常现象,可自行消失,不要挑破,以防造成感染。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隆起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有利于吸奶,均不可挑破。

     如果宝宝口腔内有白色膜状物,用温水等无法冲洗掉,应注意口腔霉菌感染,也就是鹅口疮,宝宝患了鹅口疮通常会感到口腔不适,有时会感到疼痛,多半宝宝会因此减少吃奶。鹅口疮还会造成宝宝吃奶时呼吸量不够,使宝宝营养摄入不够,出现营养缺乏症。

     母乳喂养时应注意乳房清洁,奶瓶喂养时,每次用后应冲洗干净,煮沸消毒后使用,接触小儿口腔的物品,用完均应洗净备用,不要重复多次使用。有了鹅口疮,可以用稀释苏打水清洗患部,然后涂抹制霉菌素,大多数可以得到治愈,如果效果不好,可找专科医生处理。

      婴儿要洗口腔吗2

     事实上,很多婴儿都有这种情况。父母不必太担心,两个月宝宝的口腔不需要特别清洁,因为宝宝没有牙齿,唾液可以很好的清洁口腔。新生儿的口腔很娇嫩,因此不能用大人的方式洗宝宝的嘴。

     若想清理,可以协助消毒棉签上的水,轻轻清洁宝宝的口腔。1-3岁可以在饭后用开水漱口。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开始教宝宝如何漱口和刷牙。

      婴儿口腔护理误区

      误区1:画蛇添足

     很多妈妈会用新纱布蘸水给宝宝擦拭口腔黏膜,以为这样就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专家指导:新生儿的口腔黏膜非常细嫩,稍不留意,纱布就会损伤宝宝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损伤。细菌、霉菌随着侵入繁殖,引起霉菌性口腔炎,俗称“雪口”,霉菌在受损的黏膜上繁殖生长,出现一片片的白斑,又称为“鹅口疮”。

      正确做法:

     宝宝睡醒后,先让他喝些温开水,起到滋润和清洁口腔的作用。如果宝宝吃奶后睡着了,难以喂水,妈妈可用消毒棉签沾水,轻轻地给宝宝口腔清理一下。

      误区2:自找麻烦

     细心的妈妈,经常会观察宝宝的口腔,生怕有异常情况没有及时发现。很多新手妈妈并不知道,口腔中的

     “马牙”及“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听从别人的经验之谈,用尽各种方法去除异常情况,结果反而给宝宝增添了痛苦。

      Q:什么是马牙?

     A:“马牙”是齿龈的上皮细胞脱落不完全而形成的,看上去就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对宝宝没有什么任何影响,几天后就会自行消失,不必处理。

      Q:什么是螳螂嘴?

     A:宝宝哭的时候,常常会看见他嘴巴两边的颊黏膜处有明显的鼓起,如糖丸大小,其实是两块脂肪垫,宝宝吸吮乳汁时就是靠脂肪垫的吸力造成负压,使奶汁流出,它有利于宝宝的生理需求,妈妈不需要做任何处理,等宝宝长大一点,自然会消失。

      婴儿要洗口腔吗3

     新生宝宝的口腔不需要特别清洗。因为宝宝还没长牙,唾液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即使喂奶后口腔黏膜上残留一些乳汁,也可通过唾液达到冲洗的作用。

     每次给宝宝喂完奶后,妈妈最好再给宝宝喝少量温开水,将口腔内残存的奶液冲入消化道,以免食物滞留在口腔中,引起病菌繁殖。

      婴儿口腔清洁护理知识

      1、新生儿期的口腔护理

     (1)整个新生儿期(初生至28天),应喂宝宝喝少量温开水,以清洗口腔。

     (2)无论母乳或人工喂养,每次吃完奶,要养成喝少量白开水的习惯,尤其是宝宝发烧、感冒时,更应勤喂温开水。

     (3)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吸奶速度较慢或者吃吃停停时,妈妈不能用橡皮奶头去顶宝宝的口腔黏膜,催促宝宝吸吮,这样频繁操作,容易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4)严格保持奶头、奶具的卫生。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保持乳头的清洁很重要,每次哺乳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乳头,擦试乳头的毛巾要先用热水消毒。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后再使用。

     (5)冲调的奶粉温度要适当,喂之前先在手臂上试一下温度。如果奶温较高,很容易烫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2、长乳牙前的口腔护理

     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生6个月就会开始长牙(也有更早的),并会伴随一些不适症状,如牙龈肿胀、发烧、疼痛等,妈妈就要学会判断宝宝长牙的不适症状,并正确护理。

     给宝宝做口腔护理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先让宝宝侧卧位,用小毛巾或围嘴袋围在他的颌下,以防止护理时沾湿衣服;同时准备好消毒过的筷子、棉签、淡盐水和温开水,妈妈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待准备好一切再开始护理。

     护理时,先用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擦宝宝口腔内的两颊部、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张口不合作的宝宝,爸妈可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捏小儿的两颊,使其张口,必要时也可用勺子柄或筷子帮助撑开口腔,但一定不能用力过猛,会伤着孩子。

     擦洗时应注意使用的物品要保持清洁卫生,已消毒的物品不被弄脏污染。擦洗一个部位要更换一个棉签,同时棉签上不要蘸过多的液体,以防止宝宝将液体吸入呼吸道造成危险。

     口腔护理后,用小毛巾把宝宝嘴角擦干净。口唇有干裂的可涂消毒过的干净植物油;口腔溃疡者可涂金霉素鱼肝油;鹅口疮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或根据需要遵医嘱涂其他药物。

      3、长牙后的口腔护理

     1岁以内的宝宝,刚长出乳牙时,用指套牙刷或纱布蘸上温开水,轻轻擦拭乳牙和牙床。牙齿清洁也要有规律地进行,每天早晚各一次,晚上喂完最后一次奶后要一次,以免奶液长期留在口中,容易导致龋齿。1岁以后,要选择婴幼儿专用的牙刷和牙膏组合。

  • 空青
    回复
    2024-03-14 15:15:44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口腔不需要做特殊的清理,只要给新生儿喂完奶以后再喂一点温开水,将口腔内残存的奶液冲洗掉就可以。如果个别的确实要清洗,可以用干净的棉签蘸上温开水,轻轻的涂抹孩子口腔黏膜。注意家长的动作要轻柔,不要损伤孩子的口腔黏膜,因为孩子口腔黏膜是比较娇嫩。
    ?新生儿口腔清洁
    一般的情况下新生儿的口腔不需要特别的清洗,因为新生儿口腔内没有牙齿,而且口水的流动比较大,就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新生儿口腔清洁注意事项
    注意家长的动作要轻柔,不要损伤孩子的口腔黏膜,因为孩子口腔黏膜是比较娇嫩。
    ?新生儿口腔清洁工具
    没有必要专门为新生儿清洗口腔,也不需要专门的纱布、手绢、棉签来擦洗孩子的口腔黏膜,因为这样非常容易将口腔黏膜擦破,引起细菌感染。
    ?宝宝刷牙
    当宝宝在半岁的时候长出第一颗牙齿,可以用沾湿的纱布缠绕自己的手指,帮孩子完成口腔清洁。孩子开始长牙后,一般刚开始长的是门牙,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湿纱布包裹手指或用指套牙刷帮孩子进行口腔清洁,在清洁牙齿的同时,最好帮孩子清理一下舌苔。当宝宝在2-3岁时,会对很多事情感兴趣,家长可以教宝宝如何刷牙。
    ?定期检查宝宝的牙齿情况
    家长要定期检查宝宝的牙齿情况,需要看口腔内是否有龋齿发生,如果宝宝出现龋齿,需要及时到医院口腔科检查进行修复,避免影响后续恒牙的更换。

新生儿需要每天洗澡吗

新生儿需要洗口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