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小板高,这可能是因为身体受到细菌的感染所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体内出现溶血的情况所引起的。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消炎治疗,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如果是身体溶血引起的,还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
新生儿血小板正常情况是在100/300之间,如果新生儿血小板只有70,可能时新生儿身体出现了问题,所以,家长必须带新生儿去医院复查一下,如果还是70,就要入院进行治疗。那么,新生儿血小板70怎么办
?感染
新生儿血小板70可能是因为感染导致的,比如弓型体病、疱疹病毒感染等,如果是感染引起的,应尽快治疗,否则会对新生儿的身体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药物
如果孕妇在怀孕的时候吃了一些药物,就会破坏血小板,也会对胎儿的血小板造成影响,所以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可能和妈妈有关。
?巨大血管瘤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也可能是因为患了先天性血管瘤。血管瘤不仅能捕捉血小板,而且还能破坏血小板,所以如果新生儿患有血管瘤,就会导致血小板减少。
?及时治疗
因为导致新生儿血小板70的原因很多,所以建议家长还是带孩子去医院治疗,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
宝贝生病去医院的时候,医生一般都会让 抽血 检查血象。其实,血象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项目,又被称之为? 血常规 ?。当医生说?血象高?时很多父母会很焦虑,这是摊上大事了吗?
什么是血象?
让我们先看看气象。气象是指气温、湿度、地温、风向、风速、降水、日照、气压等天气现象。我们每天都会通过气象台发出的气象预报来了解天气状况。与之相似,当我们想了解人体的健康状态时,医生通常会建议我们采点血,测定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与比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血象。血象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项目,也是住院患者血液必查的项目,所以又被称之为?血常规?。
血象是对血细胞的测定
血细胞是由造血系统产生后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又称?血球?,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血细胞分为三大类,分别承担着不同的重要功能。1.红细胞(红血球) 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庞大的一支队伍,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具有携带氧的能力,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为身体的各种组织运送氧。
2.白细胞(白血球) 是血液中的精锐兵团,分为5个兵种,按照体积从小到大排列分别是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白细胞主要的功能是构成体内的防御系统。白细胞能做出各种变形,具有很活跃的移动能力,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也能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哪里有外敌入侵,它们就冲向哪里,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并发挥产生抗体的作用。如同不一样的兵种对付不同的敌人,不同的白细胞也会对抗不同的感染。
3.作为最重要的兵种之一,中性粒细胞 主要对抗的敌人是细菌与霉菌。在这类感染发生时,血液中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就会明显增多。血小板(凝血细胞),是血液中体积很小形状不规则的细胞片段,聚集在血管的破损处形成凝块,在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特别提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细胞有相对稳定的数量与比例,但是不同年龄儿的血象有所不同,尤其是婴幼儿与成人有很多的不同。由于目前血象检验单上的正常参考值都是成人的数值,我们在看婴幼儿的血象结果时,如果简单地与之相比,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不正确的。
血象高是怎么回事?
当医生告诉我们宝贝的?血象高?时,指的是白细胞总数增多和/或者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或比例增高。
血象的正常高限与年龄因素有关,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白细胞总数为15~20?109/L,生后6~12小时甚至高达21~28?109/L,之后逐渐下降,1周岁时为12?109/L,婴儿期维持在10?109/L上下,8岁以后接近成人值为4~10?109/L。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也与年龄相关,出生时中性粒细胞占65%,淋巴细胞占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上升,生后4~6天时二者比例相等各为50%;1~2岁时中性粒细胞降为35%,淋巴细胞升至60%;之后中性粒细胞比例逐渐上升,淋巴细胞比例随之下降,至4~6岁时二者比例又相等各为50%;直至8岁左右与成人相似,中性粒细胞占65%,淋巴细胞占30%。
在我们考虑了年龄因素之后,如果宝贝的血象确实高于正常值,往往意味着是细菌性感染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的炎症。急性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会迅速升高,而且和感染程度呈正比。由于各种组织损伤、外伤、手术后、急性失血、中毒、恶性肿瘤、急性中毒等白细胞也会有明显升高,这时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其他检查手段进行判断和分析,才能确定疾病的诊断。
血小板偏高意义不大,400以内看做正常,太多多数是炎症引起。
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它是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换算而来,单独偏高意义不大。
MON%
单核细胞百分比,轻度增高意义不大,临床意义供参考
单核细胞增多,正常儿童较成人高9%,新生儿达15%。病理性增多(1)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2)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及骨髓异常综合征等。
什么病别在这里问
首先这里专业人士不多,
其实你给的数据太少,
再说你去检查医生没给你个说法吗?你不相信医生,却相信网上根本没见过面的人?
这里的答案价值不大。
很多病都有可能,但是也可能没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