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需要补充以下东西:1、新生儿需要补充维生素A,如果体内缺乏这种元素,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夜盲症的发生。2、还需要补充铁剂,因为如果体内缺乏铁元素,就可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新生儿除了补充营养元素之外,还需要注意保暖,因为患者的免疫力比较低下,容易生病。
新生儿生后最需要补充的就是维生素AD,一般在生后几天就开始补充维生素AD。维生素A是预防夜盲症的,维生素D是预防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也就是常说的缺钙。这么早就要补充维生素AD是因为早期新生儿特别是满月里面,宝宝没有见到阳光,维生素D都是通过阳光照射皮肤以后在体内合成的,如果没有阳光照射,宝宝就会缺乏维生素D,所以新生儿生后都要补充维生素D来预防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如果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要及早的进行治疗。
1、新生儿最主要的食物是母乳,如果母乳不足,需要搭配配方奶粉。
2、另外,可能需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足月的孩子,生后会直接注射维生素K1一次,如果是早产的孩子,需要连用三次。
3、一般生后4天,可以补充维生素C。
4、生后10天,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一般是500-1000IU/d。
5、生后4周左右,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贫血期或者贫血,需要补充铁剂,比如乳酸亚铁,足月的孩子是补充2mg/kg,早产和极低出生体重的孩子,每天要补充3-4mg/kg。
作为一名 月子中心资深从业者 ,也作为一名八个月宝宝的 超级奶爸 ,特来回答一波。
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需要补什么?
1、 双歧杆菌
新生儿肠胃未发育完善,建议 从出生开始每日补充双歧杆菌,直至满月 。目的是调整肠道菌群,避免宝宝消化不良,出现腹泻等情况。
2、 维生素D
新生儿建议 从出生开始每日补充400单位维生素D,直至两周岁 。目的是促进钙质吸收,因为宝宝处于生长发育黄金期,对钙质需求极大。(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基本不需要考虑直接补钙的问题,切记! )
3、 铁剂
如果宝宝是早产儿,则需要补充铁剂,至少3个月。 早产儿提前离开母体,先天储备铁不足(孕期最后三个月是储备铁最多的时期),容易造成贫血。
温馨提示,新生儿如果无特殊症状或病情,不建议随意进补,容易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妈妈要补什么?
1、 补气血的食物
生产过程相当于大病一场,妈妈需要进食一些能够补充气血的东西尽快恢复身体。
2、 利于下奶的食物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没有之一!因此为了宝宝 健康 ,妈妈需要保证产奶量。
温馨提示,妈妈们不要再去迷信乳汁检测了,没有必要,也没有指导意义!另外,妈妈们也需要明白一点,在营养上身体会自发的优先满足产奶需要,所以一般母乳里不会缺什么,倒是妈妈自己身体容易缺什么!
希望上面的回答能对新手妈妈们有所帮助!
吃母乳的新生儿要补充什么?
这个问题我特意咨询过医生,答复是,宝宝出生15天后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
什么是维生素D?
维生素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营养素,婴儿如果缺乏维生素D,即使吃了含钙食物,身体也无法吸收利用,最终导致其缺钙,甚至有可能患上各种疾病。
维生素D需要吃多久?
我家宝宝从出生1个月到现在13个月,一直在吃维生素D,医生建议补充到2-3岁。
维生素D的作用?
宝宝补充适当的维生素D,可以使食物中的钙进入血液,加强骨骼的钙化,使骨骼变硬,预防儿童佝偻病,让宝宝 健康 成长。维生素D还可促进宝宝对钙、磷的吸收,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
另外,等到宝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我们要多给宝宝吃一些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等食物。并且需要保证适当的日光浴,因为人体接受足够的日光,体内就可以合成维生素D,可以补充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千万不要隔着玻璃在家里晒,这样是没任何作用的。
当然,维生素D虽好,但也不能补充过量,否则会危害宝宝的身体 健康 ,引起高血钙和高尿钙。
愿每一个宝宝 健康 快乐地长大。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粮,只要母乳充足,宝妈要坚持纯母乳喂养!坚持纯母乳喂养并不是只吃母乳只够了,还需要额外补充一些营养成分,虽然母乳营养全面,但还是缺少一些宝宝需要的营养成分。
15天左右补充维生素D
吃母乳的新生儿在出生15天左右要补充维生素D,可每天要坚持给宝宝吃一粒维生素D,这一点新手爸妈很容易忽略,之前我也忽略过,因为身边没有人提醒,自己也不懂,直到宝宝满月体检的时候医生才说要补充维生素D,才急忙买回来给宝宝吃。
吃母乳的宝宝补充维生素D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母乳中不含有维生素D的成分,而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帮手,如果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所以新生儿15天左右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
现在市面上有维生素AD和单纯的维生素D,在宝宝没有添加辅食的阶段我是每天给吃一粒维生素AD,因为维生素A对宝宝的发育也很重要,等到宝宝吃辅食之后,能够通过食物获得维生素A了,我就买单纯的维生素D给宝宝吃。
如果宝宝消化不好,可以适当的补充婴儿益生菌
我妹妹今年六月生的宝宝,在生产出院的时候,医生就建议他们适当给宝宝补充益生菌,因为宝宝肠胃发育尚未完善,消化功能较弱,适当的补充益生菌有助于调理肠胃,促进消化,减少新生儿消化不良的一些症状。
在新生儿阶段,不要盲目补充营养素,只要母乳充足,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奶量,适当的补充维生素AD,就能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如果要补充钙质、铁剂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轻易听信市面上的推广宣传。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我是一名儿科护士,很高兴为您解答!
新生儿需要补充维生素AD,每日一粒(药店都有卖,而且分为一岁以内和一岁以上两种类型,按照宝宝年龄买就行),一直吃到两周岁。另外还需要补钙,补钙要和奶分开,至少间隔半个小时!其他的没有必要常规补,只是缺什么在额外补就行!
另外,妈妈一般产后会失血,多少会有些贫血,可以吃上补血的药或者食补,还可以吃上钙片!妈妈要哺乳,吃药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谨遵医嘱!
新生儿是需要补充的,但是具体补充什么就要区别对待了。
1.我们从宝宝刚出生时说起,想要母乳喂养成功,必须早开奶、早吸吮、早接触,这样不仅有利于乳汁分泌,还对宝宝肠道菌群的形成很有帮助,给宝宝的消化系统第一时间建立了一道屏障,在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再补充益生菌的。
2.虽然现在已经提倡给新生儿退黄疸不用茵栀黄之类的黄疸药了,但是还是有宝宝在饱受用药之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肠道,就要补充双歧杆菌或者其他益生菌了。
3.在宝宝出生后两周一般都会开始补充维生素D,在这兰姐建议补充AD,不仅可以帮助钙的吸收,还可以对视神经发育有利。
4.在这往后的几个月里,母乳喂养的宝妈要保证奶量充足,并且饮食营养均衡。奶粉喂养的宝宝要挑选适合宝宝体质的配方奶粉,奶粉中添加的奶粉一般比较全面,不需要再额外添加营养素,包括那些奶粉伴侣、菊花晶之类的,适当给宝宝喝水就好。
5.再往后就到宝宝五六个月的时候了,这个阶段,母体自带的铁元素消耗殆尽,不管是奶粉和米粉都需要加强铁元素。
6.再再往后应该补充什么,就要看宝宝辅食添加的情况和宝宝的脾胃功能啦!
题目是问的新生儿,兰姐越聊越远了,但是还是希望兰姐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熊猫]
从妈妈的提问能感觉到,我们爸妈对宝宝的爱,但是我们也不要以爱之名义做一些不恰当的事情,就比如给宝宝的各种补品。所以还是要多学习,多了解哦。
母乳可以满足半岁之前宝宝所需的几乎全部营养,但母乳有VD含量比较低。所以呢, 母乳喂养儿,在宝宝出生15天后就要开始给宝宝补充VD剂或鱼肝油。一天一粒。
如果宝宝可以出去晒到充足的阳光(直接晒到皮肤上),且有两三个小时,就可隔一天吃一粒。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人类皮肤中的维生素D变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
切记:不可多吃。
VD剂或含鱼肝油中的VA/VD,都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会在体内累及,吃多了会造成宝宝中毒反应。
购买时候有疑问,可以阅读,我的作品里 鱼油、鱼肝油、VD的区别。可以更好的做出选择。
什么阶段该补什么
首先我想说,大家都听过“药补不如食补”吧。
所以每个阶段是有重点的营养素摄入,但是我们摄取的方式一定是通过食源的,而非营养补充剂。
0-6个月
半岁之前母乳几乎可以宝宝身体所有的营养,所以在母乳充足,宝宝身体指标生长正常的情况下,只需添加VD即可。
4个月以上
宝宝达到4个月时,体内储备铁、锌已经耗尽。而母乳又是贫铁贫锌食物。所以宝宝必须通过富含铁的辅食去补充,所以我们都知道,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是米粉,但也要切记是富含铁的米粉哦。随着月龄增加可以添加其他富铁食物如动物肝、动物血、红肉等,合理加工给宝宝食用。
奶量:600-800ml/天
1岁以上
1岁以后,辅食基本是主食了,这时很多家庭会觉得宝宝能吃饭了,也喜欢吃,那就多吃饭喽。不太重视奶的摄入。奶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最佳来源。每天保证500ml的奶,加上VD的适当补充,宝宝就不会出现缺钙现象。而非是通过钙剂给宝宝补充。
建议奶量:500ml
饭是主食了,保持食物均衡。蛋肉豆类等高蛋白食物均衡每天摄入一两到二两,蔬菜保证150g,水果保证150g,适量坚果,优质油脂的提供亚麻籽油、紫苏油、菜籽油、大豆油!
希望可以帮到你!
我之前做个奶粉销售然后这方面了解一些,吃母乳的新生儿要补充的营养与孕妇怀孕有很大关系,所以一般孕妇怀孕建议多吃营养丰富食物既能给孕妇补充适量的营养又可以给孩子在发育过程中满足需求,所以看宝宝生下来根据早产或是剖腹产或是双胞胎情况而定,宝宝缺啥给补啥,不缺的话不建议给补因为营养短缺不好,但是过剩也不行,看宝宝身体需求而定。
妈妈注意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就可以吧,宝宝刚出生,给宝宝喝母乳就行,不需要再吃其他。母乳是宝宝最 健康 的食物,宝宝出生以后,能够坚持母乳喂养,给宝宝坚持喝母乳是最好的。我当时母乳不够,还去国妈买了喜宝催乳茶,植物配方,还是国外直接发的,喝了以后效果挺好的
新生儿出生后吃母乳的,在日常还要给新生儿喝温开水,要确保水的温度刚刚好,不要烫到宝宝。宝宝到4个月可以让宝宝吃苹果泥,香蕉泥(拿小勺在苹果或香蕉上轻轻刮一层,反复几次后苹果成泥状),还可以喝点米汤或莱汤(记得是汤,不能有米粒或菜)七八个月就可以吃碎面或米粥,到1岁后就可以吃米饭和莱了,要记的这时宝宝吃的东西要软还有不能太咸。平时一定要给宝宝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
2个月的宝宝,保证母乳充足,必要时适当添加维生素D,给宝宝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
3个月宝宝,第二次口服脊髓灰质炎混合疫苗,注射百白破回合制剂;
4~6个月宝宝,除了母乳,还应逐渐添加辅食,多补充含铁的食物;
5个月宝宝,添加一些米糊、米粥、软面条、鱼泥、菜泥;
6个月宝宝,补充一些鱼肉、虾肉,补充DHA;
7~10个月属于断奶期,母乳逐渐减少,可以添加碎菜、碎肉、碎水果,小丸子等;
9个月的宝宝,注意蛋白质、淀粉、维生素、脂肪这些营养物质之间的均衡
新生儿饮食方面的喂养指南
新生儿饮食方面的喂养指南,期待许久的宝宝终于出生了,,你们一家肯定很高兴,但在高兴的同时不要忘了给宝宝好的喂养与护理哦!下面是新生儿饮食方面的喂养指南!
新生儿饮食方面的喂养指南11、海水鱼
女性怎么给宝宝补充营养呢?其实,现在有很多常见的食品都是真正益智健脑的“高手”。
鱼类中富含的球蛋白、白蛋白、含磷的核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铁、维生素B12等成分,都是宝宝脑部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因为淡水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没有海鱼高,因此,可多给宝宝使用海水鱼。
补脑美味搭配:鱼头冬瓜煲粥
原料: 鱼头一个,冬瓜少许,姜片一片,黄酒少许、盐大米(泡2—3小时)
做法:
1、将鱼头去腮洗净,用上等黄酒去腥;
2、铁锅烧热加入油,把鱼头过一下油,然后放入另一锅烧沸的水中,加入姜、冬瓜熬到汤发白;
3、最后加入大米,慢火熬至大米发粘为止。
适合人群: 10个月以上的宝宝
2、各种蛋
无论是鸡蛋、鸭蛋、鸽蛋,都提倡孩子吃全蛋,蛋类不仅是极好的'蛋白质来源,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经吸收后释放出来的胆碱,能合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能显著改善宝宝的记忆力。
此外,蛋黄中铁、磷的含量较高,也有利于宝宝的脑部发育。
补脑美味搭配:什锦蛋丝
原料: 鸡蛋2个、青椒50克、干香菇5克、胡萝卜50克及油、盐、味素、水淀粉、麻油适量
做法 :
1、先将鸡蛋蛋清、蛋黄分别打入2个盛器内,打散后加入少许水淀粉打匀(不可打起泡);
2、再分别放入涂油的方盘中,入锅隔水蒸熟(用中小火,大火会起孔变老);
3、冷却后取出,分别改刀成蛋白丝和蛋黄丝;
4、香菇用温水浸泡变软,青椒洗净挖去籽,胡萝卜洗净,分别改刀成丝;
5、炒锅中加油,放入胡萝卜丝、香菇丝、青椒丝,煸炒至熟,放入蛋白丝和蛋黄丝,加入盐、味素,翻炒均匀,淋入麻油即成。
适合人群: 宝宝皆宜
3、核桃仁
核桃仁能益血补髓、强肾补脑,是强化记忆力和理解力的佳品。核桃仁含油脂较多,不易消化,一般3~6岁的幼儿每天吃3、4颗大核桃仁就够了。
补脑美味搭配:核桃仁稠粥
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增强脑功能。但因为核桃含油脂较多,一次不要给宝宝吃太多,以免损伤脾胃功能。
原料: 核桃仁10克、粳米或糯米30克
做法:
1、先将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后微火煮至半熟
2、再将炒熟的核桃仁压成粉状,择去皮后放入粥里,煮至粘稠即可食用。
适用人群: 4—6个月宝宝
经常给孩子吃含铝量高的食物,会造成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甚至导致痴呆。所以,父母最好不要让孩子常吃油条、油饼等含铝量高的食物。
新生儿饮食方面的喂养指南2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初乳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发展,并提供免疫保护。母亲分娩后,应尽早开奶,让婴儿开始吸吮乳头,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
婴儿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此外,让婴儿尽早反复吸吮乳头,是确保成功纯母乳喂养的关键。
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可满足至少三天的代谢需求,开奶过程中不用担心新生儿饥饿,可密切关注婴儿体重,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准备母乳喂养应从孕期开始。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此外,母乳有利于肠道健康微生态环境建立和肠道功能成熟,降低感染性疾病和过敏发生的风险。母乳喂养营造母子情感交流的环境,给婴儿最大的安全感,有利于婴儿心理行为和情感发展,母乳喂养的婴儿最聪明。
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方便,同时有利于避免母体产后体重滞留,并降低母体乳腺癌、卵巢癌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母乳喂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的积极支持。充分利用政策和法律保护母乳喂养。
3、顺应喂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母乳喂养应顺应婴儿胃肠道成熟和生长发育过程,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婴儿饥饿是按需喂养的基础,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一般每天可喂奶6~8次或更多,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3月龄以前的婴儿。
婴儿生后2—4周就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进食规律,家长应明确感知其进食规律的时间信息。随着月龄增加,婴儿胃容量逐渐增加,单次摄乳量也随之增加,哺喂间隔则会相应延长,喂奶次数减少,逐渐形成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
如果婴儿哭闹明显不符平日进食规律,应该首先排除非饥饿原因,如胃肠不适等。非饥饿原因哭闹时,增加哺喂次数只能缓解婴儿的焦躁心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及时就医。
4、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养儿不能通过母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适宜的阳光照射会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但鉴于养育方式的限制,阳光照射可能不是6月龄内婴儿获得维生素D的最方便途径。
婴儿出生后数日就应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10μg (400 IU)。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骨骼生长对钙的需求,不需额外补钙。推荐新生儿出生后补充维生素K,特别是剖宫产的新生儿。
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由于婴儿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乳 母患有某些传染性或精神性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用纯母乳喂养婴儿时。
建议首选适合于0到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婴儿。
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纯母乳喂养失败后无奈的选择,或者6月龄后对母乳的补充。6月龄前放弃母乳喂养而选择婴儿配方奶,对婴儿的健康是不利的。
6、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疾病或喂养不当、营养不足会使婴儿生长缓慢或停滞。
6月龄前婴儿应每半月测一次身长和体重,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并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婴儿是否得到正确、合理喂养。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过快、过慢生长都不利于儿童远期健康。
婴儿生长存在个体差异,也有阶段性波动,不必相互攀比生长指标。母乳喂养儿体重增长可能低于配方奶喂养儿,只要处于正常的生长曲线轨迹,既是健康的生长状态。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