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宝宝输液是否会有副作用与输液的药物有关。如果使用的是药物来进行治疗,就会出现副作用,一般会出现过敏、免疫力下降、发烧等不适症状。但是如果是通过输液来补充水分,就不属于药物,也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还可以促进病情恢复。
 
 
  输液如同用药一样,人体有时也会发生不良反应,即“输液反应”。据统计,最常见的输液反应为发热反应,约占80%以上。静脉输液是把药物直接输入血液,不良反应最猛也最快,有的几分钟内就置人于死地。静脉输液的副反应要比口服药更为凶猛。—般认为,输液反应基本特征如下:
1.体温更高
在输液的过程中,宝宝突然畏寒或出现寒战,数分钟后发热,体温迅速上升至39~41℃或者更高。
2.输液反应的时间与量
如有反应,一般多发生在输液开始后30~60分钟内,滴八液体100~250毫升时。
3.立刻停止输液
通常在停止输液后数小时或使用镇静、脱敏药后,宝宝畏寒或寒战现象消失,体温能较快地恢复正常。
一旦发现宝宝出现输液反应,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若宝宝的病情还需要输液,应及时更换输液管、药物及液体;注射非那根,严重者(发生休克)常规静脉注射地塞松,并予以吸氧及抗休克治疗。
 
?通血管?针,这是很多中老年病人心中所好,不管有事没事都欢喜输点中成药注射液?通血管?,那么,下面是我给你介绍的婴儿输液的危害,希望对你有帮助。
婴儿输液的危害普通药剂对宝宝失效
当宝宝流鼻涕、打喷嚏时,一般吃些感冒药就会好转,但是对于长期输水的宝宝,吃药都不管用了,主要是药片的药效慢,不如输液来的快,很多家长都想宝宝快些好,所以还是去输水,如此会造成了恶性循环。
增加了过敏的危险
输液的药物有些宝宝会过敏,比如头孢等药,虽然在当时察觉不出来,时间长了容易出现副作用。而且频繁的扎针会影响宝宝血管的健康。
降低宝宝抵抗力
长时间的输液,宝宝身体对药物产生了依赖,以至于再发生感冒发烧时,宝宝即使只是普通的鼻流清涕,也会慢慢出现发烧病症,主要就是因为宝宝的抵抗力越来越低了。
输液的分类及临床用途1.电解质输液 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等。
2.营养输液 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营养的患者。营养输液有糖类输液、氨基酸输液、脂肪乳输液等。糖类输液中最常用的为葡萄糖注射液。氨基酸输液与脂肪乳输液将在后面专门论述。
3.胶体输液 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 胶体输液有多糖类、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类等,如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4.含药输液 含有治疗药物的输液,如替硝唑、苦参碱等输液。
儿科: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1. 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 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 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输液的四大危害一、微粒沉积在心、肝、肺等部位的毛细血管中,对身体造成影响;
二、输液次数过多过快易引起急性心衰,加重心脏、肾脏负担;
三、输液过多伴随抗生素滥用,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力降低;
四、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会导致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
输液的弊端第一是容易引起感染
输液时如果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可能使针眼红肿、化脓,严重的还能引起全身感染。
第二,输液更易引发不良反应
相比口服药和肌肉注射,输液时药品不经过任何屏障直接进入血管,一旦过敏,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输液速度过快,有可能因循环负荷过重造成肺水肿。
第三,耗时费钱
输一次液,少则一小时,多则四、五小时,显然比口服药和肌注浪费时间。而相同剂量的同样药物,费用比口服或其他常用的用药方法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