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可能会传染给新生儿。因为乙肝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乙肝的患者在与宝宝接触时,唾液分泌物不小心与新生儿进行接触,所以新生儿就有可能会患有乙肝。
如果新生儿的父母或者周围亲戚患有乙肝,则新生儿在一出生之后就要及时的接种乙肝疫苗,并且避免患有乙肝的患者与新生儿进行密切接触。
有很多乙肝妈妈都因为乙肝而不怀孕,担心自己的乙肝会传染给宝宝,但其实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宝宝吗?
大三阳小三阳都可以生小孩,携带者更是如此,到时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医生医院会做小孩的病毒阻断工作,其阻断成功率达97.3%以上(如果是男性情况会更好),就是说传染给宝宝的机率是比较低的,妈妈们可以放心。
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肝功能正常,是可以要宝宝的,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的保护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感染,即使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只要在出生后接种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便可以获得有效保护。
另外要留意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乳中也会含有乙肝病毒,但只要新生儿接种了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仍应该鼓励母乳喂养。但母亲乳头有损伤时还是应尽量避免母乳喂养。
对于肝功能不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应该先治疗再怀孕,这样除了避免传染给宝宝之外,主要是为了患者本身的生命安全来考虑的。
如果B超检查发现肝炎已经发展到肝硬化程度,最好不要怀孕。对于活动性肝炎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肝功正常半年以上,怀孕较为安全。乙肝患者一旦怀孕,应该终止使用各种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结核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等。乙肝孕妇,尤其是乙肝?大三阳?的孕妇,应该在怀孕的第7、8、9月,分别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预防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使新生儿健康出生。
虽然正常怀孕不会加重肝脏损坏,但一些产科并发症如剧吐(孕早中期严重的呕吐)、怀孕期间高血压综合症,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肝脏病变。
新生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发生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围产期传播率很高,尤其是HBsAg与e抗原(HBeAg)同时阳性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90%以上HBsAg阳性,这是由于母体血液中的HBeA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对感染肝细胞的免疫反应,使胎儿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HBeAg阳性母亲携带的病毒量愈大,侵入新生儿的病毒量就愈多,导致新生儿HBV感染,其中80%将发展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母婴传播中男女机会相近,但婴儿感染后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以男性为多。HBsAg携带与遗传关系的调查表明乙肝病毒携带者遗传率达60%以上,推测其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
婴幼儿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主要是水平感染所致,可因输血、预防接种、与家庭成员中HBV感染者的密切接触等而感染。3岁以内婴幼儿也因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于造成乙肝病毒持续携带。
乙肝患者妊娠或孕期发现乙肝都有可能传染给胎儿,因此一旦发现应当立刻就医,进行规范的干预阻断治疗。只要处理及时得当,是可以保护宝宝不被感染的。成功率在99%以上。乙肝母亲小孩出生后是否可以母乳喂养,是很多乙肝妈妈非常关心的问题。乙肝小三阳患者,肝功能正常,没有接受其他治疗的话,是可以母乳喂养的。一定要注意选择身体状况合适的时间怀孕,同时注意及时注射疫苗做好病毒阻断,注意孕期保健,合理补充营养物质,避免身体劳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
然后你告诉医生想母乳喂养,医生会建议让你去做一个奶水检测(费用差不多500左右)检测结果出来以后,大多数都是可以母乳喂养的!可以的,我自己就是乙肝患者,不过没有病毒携带,母乳喂养到14个月,医生说乳头不咬出血就可以母乳喂养,我本身也是一个乙肝妈妈大三阳,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的儿子三岁了,很健康,出生后,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情况,医生会给婴儿注射乙肝球蛋白。没事的。可以放心哺乳即专业上所说的高病毒载量(>108 拷贝/ml)。所以病毒含量高的患者如果计划怀孕,建议与医生商议并制定好周密的治疗方案,待时机成熟后再怀孕。
孩子是未来,只有孩子健康的成长,才能看得到未来。我们知道,母乳喂养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营养,而对母亲也有很大益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母乳喂养,妈妈可以在产后开始母乳喂养,而且不必等到免疫接种完成。母乳里还有抗乙肝病毒的物质。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新生儿接触母亲的血液引起。乳汁中虽有少量的病毒,但不至于引起乙肝传播。
妊娠期或育龄期慢性HBV感染者的生育和抗病毒治疗问题一直是困扰病人也是困扰临床医生的实际问题,对于此问题,国内外的意见尚未统一,但在美国肝病年会、亚太地区肝病年会以及一些研究中,均有一些循证医学的依据。
一 HBV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的感染率:
新生儿出生后未接受正规的免疫预防,其HBV感染率为70%~90%,其中,HBeAg(+)妇女的新生儿感染率明显高于HBeAg(-)妇女。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接受规范的免疫预防,其抗HBV感染的保护率可以达到90%以上。
二 关于HBV的母婴传播是如何发生的?
有研究显示:HBV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期(妊娠第28周至产后7天),HBeAg(+)和HBeAg(-)母亲妊娠妇女所生新生儿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85%和31%。
1、传播途径可以分为产前、生产时和产后水平传播三种。我们再将我们将妊娠分为三期:
第一期:妊娠第0-12周;第二期,妊娠13-27周;第三期:妊娠28-40周。而85%的新生儿HBV感染是由于产时母亲的血液和阴道液暴露给婴儿所致,也就是在妊娠的第三期;其次是宫内感染(产前),其传播率小于5%。在感染产妇的乳汁中可检测到HBV,生后如果采用母乳喂养,而新生儿的母婴阻断失败,由于新生儿的口腔粘膜受到损伤,那么是可以发生水平传播的!但如果新生儿经过规范的免疫接种并且达到了预期效果(新生儿产生了HBsAb,)是可以考虑母乳喂养的。
2、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主要和孕妇HBV-DNA病毒载量有关:
若母亲血清HBV-DNA水平 107IU/ml( 5 107copies/ml),其新生儿免疫预防成功率达100%;若母亲血清HBV-DNA水平 107IU/ml,则成功率仅有68%。还有研究表明,在没有接受疫苗预防的HBV感染的母亲,将血清HBV-DNA降低到 106copis/mL(例如服用拉米夫定),则可以使新生儿的HBV感染由78.8%下降为44.4%,下降幅度高达30%。
三 正规的新生儿免疫预防策略是什么?
我国的免疫预防策略是HBsAg(+)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特异性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疫苗,接着在出生后1个月、6个月再分别接种10ug疫苗各一次。
对于母亲是HBsAg阳性者,无论是大三阳或者小三阳,对新生儿的计划免疫一律采用上述方法,而对于父亲HBsAg阳性者,母亲HBsAg阴性(或HBsAb-抗体阳性者),给新生儿只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即可以了。
对于HBsAg(-)母亲,可用5ug重组酵母疫苗注射即可。有学者进行对照研究表明:对于HBsAg(+)母亲,单一疫苗接种的保护率为72%;疫苗联合HBIG的主动+被动免疫(即注射乙肝疫苗)的保护率则为95%;而不经预防的新生儿只有5%的极小比例不被感染HBV。
四 阻断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的选择:
1、近期准备妊娠,一般抗病毒时,尽量选择α干扰素制剂,因为它有固定的疗程,至少48周,可以延长到1年半,疗程达到1年半时,如果HBsAg滴度有所下降,可以再坚持半年,以求达到获得理想的治疗目标-表面抗原的阴转,甚至表面抗体的出现。但能够达到此目标的患者较少。
2、可以选择的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和和替比夫定
妊娠期核苷(酸)类似物分类: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曲他滨和替诺福韦被归入B类,如果应用这些药物对于母亲和胎儿所带来的收益超过风险,则可以应用这些药物。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在动物实验中证实有胚胎和胎儿毒性,被归入C类。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由于具有抗增殖作用在妊娠期间禁忌应用(均指妊娠妇女)。
拉米夫定的优点是:它是目前核苷(酸)类似物中使用时间最长,经验也最为丰富的药物,也是最为安全的药物;有大量的用于妊娠妇女的循证医学的依据。尤其是在用于阻断HIV(艾滋病)母婴传播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在抗HIV时,患者服用的拉米夫定是300mg),因此,在治疗与预防HIV时,它被划分为妊娠B类药物。
替比夫定的优点是:美国FDA将替比夫定归为妊娠B类药物,其属于强效、中耐药的核苷类似物,用此可以相对安全地用于妊娠妇女。但目前尚在在积累关于母婴阻断的研究资料。
3、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妇女,应当主动采取避孕措施!达到治疗目标停药后,如果使用的是α干扰素,必须在停药6个月后再考虑妊娠;如果使用的为核苷类似物,在达到治疗目标后,可以在停药后3个月~6个月即可妊娠(三个月后体内药物早已完全清除)。
病情分析:
你好。怀孕三个月查出245是阳性不是小三阳。145阳性才是小三阳。乙肝两对半245阳性是曾经感染过乙肝。现在已经恢复健康了。没有传染性,所以不会传染宝宝。
意见建议:虽然你没有传染性,不会传染宝宝,但宝宝出生后与其它人接触也可能传染,所以宝宝出生后及时注射乙肝疫苗预防。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