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婴儿母乳性黄疸怎么治

时间: 阅读:2176
婴儿母乳性黄疸怎么治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5-10-31 23:40:45

婴儿母乳性黄疸要根据检查结果的数值来定,如果血红蛋白的数值不超过257μmol/L,就可以继续选择母乳喂养,如果血红蛋白的数量超过了257μmol/L,但幅度不是特别大,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控制,但可以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如果血红蛋白的数量远超于257μmol/L,就要停止母乳喂养了。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4-03-15 03:03:03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15 03:03:03

    退母乳性黄疸的方法

     你们知不知道退母乳性黄疸的方法是什么吗?很多的婴儿在出生以后会出现黄疸的情况,有一些黄疸是正常的生理表现,那么退母乳性黄疸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了解一下吧。

      退母乳性黄疸的方法1

      一、退母乳性黄疸的方式

     1、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持续至1-2月的情况。与新生婴儿黄疸的症状同样,便是皮肤和眼白会发黄。

     2、假如黄疸状况持续2-3周还没有消散得话,要到医院门诊接纳查验,确定小宝宝是不是为母乳性黄疸。父母能够中止纯母乳喂养3天,改成奶粉喂养,以精确测量小宝宝血液中总胆红素的量。留意,食量以150Ml/kg.d测算。中止奶水期内,母亲应当用手动吸奶器将奶水吸出来,以维持奶水充足代谢,出示黄疸消散后再次纯母乳喂养。

     3、假如总胆红素有降低,那表明造成黄疸的原因可能是奶水,这个时候小宝宝可以不需要做一切的医治,父母能够喝平时一样为是,不必由于怕黄疸而终止哺母乳喂奶。黄疸症状较比较严重的小宝宝能够给与护肝、酶诱导剂等用药治疗。

     4、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母乳喂奶后黄疸即消散,迄今并未有以其造成胆红素脑病的报导。以便降低该病的产生,应激励乳妈早通奶,数次小量喂母乳,提升便量,降低肠胃对总胆红素的消化吸收,可减少黄疸发病率。此外,要给与患者以防寒保暖、提升发热量、防止感染等支持疗法,避免 加剧黄疸。

      二、母乳性黄疸如何预防

     1、提升新生婴儿早初期奶水摄取量,可使新生婴儿身体发热量增加,减少葡萄糖醛酸苷酶促反应。能推动胃肠功能,使胎便尽快排清。降低总胆红素肠肝循环,减少血清胆红素水准。进而减少了新生婴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病率。并可使新生婴儿立即得到营养丰富的初奶。对身心健康新生婴儿的母乳黄疸要严实检测和提升随诊尤对要后2-3天即住院回家了的母乳黄疸新生婴儿需创建必要的随诊,便于早干涉避免 脑危害。

     2、妈妈在怀孕期留意饮食卫生安全,戒烟戒酒和辛热之品,不能乱用药品。

     3、新生儿出生后,宜紧密观查皮肤黄疸状况,便于立即确诊和医治。

     4、提升新生儿初期奶水摄取量,可使新生婴儿身体发热量增加,减少葡萄糖醛酸苷酶促反应。能推动胃肠功能,使胎便尽快排清。降低总胆红素肠肝循环,减少血清胆红素水准进而减少了新生婴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病率。

      退母乳性黄疸的方法2

      一、暂停母乳喂养

     1、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较高的话,是可以暂停母乳喂养三天的,当胆红素水平下降≥50%的时候,再用母乳喂养,这时候黄疸即使再出现,也不会有原来的程度高。不过这要根据宝宝的体质和实际情况来。

     2、停奶期间宝宝以配方奶进食,而宝妈的奶水也要及时排空,有利于孩子恢复母乳喂养后能够获得充足的奶量。

      二、少食多餐

     1、当宝宝黄疸较轻时采用母乳喂养,黄疸较重时可改为配方奶喂养,也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通过加大喂奶频次的方法来刺激宝宝的肠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降低黄疸发生率。

     2、不要给宝宝添加过量的水,特别是糖水,这样一方面容易让宝宝的口味变得挑剔,从而拒绝母乳,另一方面孩子的消化系统还在发育中,摄入水分过多也会增加肠肝循环,增加胆红素重吸收。3、照蓝光

     3、一般宝宝的血清胆红素大于15.0mg/dl时,才需要进一步治疗,也就是照蓝光,可先通过光疗把峰值降下来。将宝宝置于光箱前应用黑眼罩(纱布裹黑纸)遮盖好双目,每小时改变一次体位以增加光照面积,应注意给小儿补充水分以防脱水。一般应连续照24小时,或间隔照10小时,歇半天后再继续照,疗程为2-3天。

      三、晒太阳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在家中就可以进行。对于症状不太严重的宝宝来说,晒太阳就可以退黄,因为阳光中也是有蓝光存在的。但要注意不要隔着玻璃,那样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温度很高了,那不妨就让宝宝裸体享受日光浴。照射中应注意遮盖住宝宝的双眼,以防刺激。

  • 半夏
    回复
    2024-03-15 02:02:53

    1 母乳性黄疸降了又升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临床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功能、转氨酶都是正常的,没有溶血的一些表现。一般母乳性黄疸,像晚发性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以后一周左右出现,两周达到高峰期,持续时间会比较长,一般最长可以延长到四到十二周,黄疸还没有完全的消退,如果停母乳喂养,黄疸可以迅速下降,继续喂母乳,黄疸有可能会上升。

    黄疸如果是明显的升高,一般超过十五建议是停母乳喂养三天,黄疸下降百分之五十左右,如果是黄疸超过二十,是需要光疗退黄的,所以家长要监测黄疸的情况,另外要明确一下是不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需要排除其他所有可能会影响黄疸的一些病理因素,才能够明确母乳性黄疸。所以母乳性黄疸它的诊断也是不是特别准确的有实验室的指标,家长要多观察宝宝的情况,黄疸高及时去医院监测,必要时候还是需要干预治疗。

    2 母乳性黄疸该如何退黄

    母乳性黄疸分为两类,一类是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另一类是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通常是在生后一周以内的宝宝出现黄疸,一般是指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最初三到五天由于摄入母乳量不足,导致胎粪排出延迟,从而使胆红素的水平高于正常的新生儿,甚至达到需要干预的标准,一般这种宝宝他的体重下降比较明显,有生理性体重下降大于百分之十二,处理一般是帮助妈妈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确保新生儿摄入足量的母乳,如果是母乳量实在不足,是建议补充配方乳,如果是黄疸的值已经超过了正常的标准,需要干预的,则需要干预的治疗,像蓝光照射退黄。

    晚发性母乳性黄疸通常是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一周后,两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四到十二周方消退,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然后可以排除其他的一些病理因素引起黄疸升高,当胆红素水平小于十五毫克每分升的时候,是不需要停母乳喂养的,当胆红素水平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可暂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养,黄疸一般可以下降百分之五十左右,当黄疸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的时候,则需要光疗退黄。

    3 母乳性黄疸几天能退

    母乳性黄疸临床目前是缺乏一些相关的实验室指标确诊,是根据它的临床表现来明确是不是母乳性黄疸,因为生后一周以内的母乳性黄疸,主要是喂养不够引起的,他的持续时间跟他的正常生理性黄疸的时间可能是相符合的,一般如果是晚发性的母乳性黄疸,通常是在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生后一周以后出现,两周左右达到高峰期,如果是继续母乳喂养,黄疸持续可达四到十二周才会逐渐的消退。一般母乳性黄疸,他的生长发育的是良好的,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黄疸升高的一些病理因素,然后停母乳三天左右,黄疸可以下降百分之五十左右,母乳性黄疸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是比较好的,预后一般也比较好,如果是黄疸持续升高,必要时是要干预治疗。一般最长可以延长到十二周左右,黄疸才能够完全消退。

    4 母乳性黄疸妈妈吃什么

    目前对于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不是很明确,所以对妈妈的饮食没有特殊的要求。早发性的母乳性黄疸,像生后一周以内的宝宝,妈妈注意加强营养,就是有足够的母乳喂养,有助于黄疸的减轻,适当地增加哺乳的频次,如果妈妈母乳实在不够,必要时补充配方乳的喂养。一周以后的母乳性黄疸,跟妈妈的母乳喂养量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所以对于母乳的宝宝,妈妈的饮食没有特殊的干预,所以正常饮食就够了,监测黄疸的情况,如果黄疸高,需要干预治疗的话,就是及时的干预治疗。

婴儿马牙的症状

两个月宝宝有时候对眼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