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六个月宝宝有痰怎么帮助排痰

时间: 阅读:12270
六个月宝宝有痰怎么帮助排痰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10-26 10:00:22

六个月宝宝有痰可以多给宝宝喝温水,从而稀释痰液的方法进行改善。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小儿止咳化痰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多注意宝宝的保暖。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还需要多注意宝宝所处环境的干净与整洁。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3-15 14:14:01

  • 南絮
    回复
    2024-03-15 14:14:01

    婴儿有痰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对于家长来说,看到宝宝不舒服的样子,心里总是很着急。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轻松帮助宝宝排痰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家长们。
    ?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稀释痰液,让宝宝的呼吸更加顺畅。家长可以适当增加宝宝的饮水量,帮助宝宝更好地排出痰液。
    ?使用加湿器
    使用加湿器可以保持室内湿度,缓解喉咙干燥和咳嗽。家长可以在宝宝的房间里放置加湿器,让宝宝呼吸更加舒适。
    ?帮助宝宝打嗝
    帮助宝宝打嗝可以将胃里的气体排出,减轻不适感。家长可以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打出嗝。
    ?轻拍背部
    轻拍背部可以让痰液松动,更容易排出。家长可以将宝宝放在自己的腿上,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排出痰液。
    ?及时就医
    如果痰液严重或持续时间长,请及时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使用药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15 13:13:51

      春季许多宝宝都咳嗽了,有些宝宝是干咳;有些宝宝咳嗽还有痰;这时家长就要注意帮宝宝止咳化痰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宝宝咳嗽有痰的护理方法。

      一、位置排痰法

      1、俯卧:用几个枕头做成一个有斜度的平面,倾斜度约为20—30度左右,然后让宝宝俯卧在枕头上,头低脚高。这样利用地心引力,使肺部的痰液自动流出。

      2、侧卧:让宝宝侧身睡在枕头上,左侧或右侧都可以,同样头低脚高。因为采取不同的位置摆放身体,会令肺部不同部位的积痰容易排出。

      3、仰卧:让宝宝仰卧在枕头上,头低脚高,令痰液容易排出。(每个位置约停留5分钟,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的现象,应立即停止)

      二、拍背排痰法(痰咳不出时的应急方法)

      在患儿咳嗽的间隙,让患儿侧卧或抱起侧卧。

      家长一手五指稍屈,握成空手拳状,轻轻地拍打患儿前胸及侧胸背部。拍左侧向左侧卧,两侧交替进行。拍击的力量不宜过大,要从上而下,由外向内,依次进行。每侧至少拍3—5分钟,每日拍2—3次。拍背法不仅能促使患儿肺部和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向大气管引流并排出,而且可促进心脏和肺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支气管炎症的吸收,使疾病能早期痊愈。

      三、食疗排痰法

      爸爸妈妈也可以通过食疗偏方来帮助宝宝的痰液咳出,比如川贝炖雪梨等。

      宝宝的咳痰能力差,大多数情况下,痰液会堵在咽喉及气管导致细菌感染,从而发展成肺炎。所以,宝宝咳嗽时,除了药物对症治疗外,掌握一些家庭常见的排痰法是十分必要的。

      四、水蒸气排痰法

      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在它放凉喝下去之前,可以利用其上升的水蒸气通过鼻翼的一张一翕来稀释痰液。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稍大些的孩子,且家长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好防护,以防孩子烫伤。

      具体方法是让孩子的口鼻对准盛有开水的杯子,深呼气、深吸气,从而使水蒸气吸入气管、支气管达到稀释痰液、减轻呼吸道黏膜充血和水肿的目的',每次持续20分钟左右。

      五、开窗透气排痰法

      宝宝所处的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爸爸或者是妈妈要定时为有宝宝的房间开窗通风换气,同时也要避免让冷风直吹到宝宝的身上。此外,最好是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8—22度,湿度控制在60%—65%为宜,这样的环境下才有助于宝宝痰的排出。

      六、饮水排痰法

      咳嗽的患儿,经过呼吸道的不显性水份丢失会很高,气道内相对缺水,可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稠度,使之不易咳出。让患儿多饮水,尤其是23℃左右的凉开水,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多饮凉开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释,容易被咳出,利于止咳和祛痰,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除。同时,凉开水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从尿中排出,从而减轻其对呼吸道的刺激。

六个月宝宝有口臭是怎么回事

六个月宝宝怎样添加辅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