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标准的两岁宝宝的头围应该是48厘米,对于两岁5个月的宝宝头围是54厘米来说,确实是比较偏大了一些,建议具体去小孩儿的生长发育门诊,进行检查一下,排除一些可能引起臀围增大的一些颅内病变的问题,如果只是单纯的头围增大的话,那就是个体差异的原因引起来的不要紧,如果有问题的话及时处理。
宝宝头围是指头部一圈的最大长度,所以应该使用一个软尺来测量宝宝头围。用软尺围绕宝宝的头部,前面经过眉毛正中,后面经过后脑勺最突出的一点,也就是枕骨粗隆最高处,这样绕过宝宝头部一周所得到的数据就是宝宝的头围大小,一般宝宝的头发比较少,所以可以忽略头发的厚度,不过如果是头发较多的大宝宝,应该把头发拨开测量比较准确。2岁的宝宝,男孩头围应该介于44.6厘米到52.5厘米之间,女孩头围应该介于43.6厘米到51.4厘米之间。两岁3个月的宝宝头围应在这个指标内会存在个体差异。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宝宝头围大是病吗?
虽然头围不能直接反映脑功能,但是如果头围异常肯定说明宝宝的脑发育存在问题。例如,狭颅症的表现就是头围小,而患有此病的宝宝智力肯定会受到影响;而患有脑积水的宝宝头会特别大,也会显示出头围的异常。但是这些都是极端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宝宝的头围如果在曲线水平上正常增长,那么就是正常的。
另外,需要提醒爸爸妈妈的是,在监测、观察头围曲线的时候,不要认为宝宝的头围增长越多就越好。父母要走出“头大即聪明”的误区,不要单纯地追求宝宝头围的增长,更不要在为宝宝测量头围的时候过于紧张,其实单次测量的数字意义并不是特别大,家长需要关注的,是宝宝每次测量头围后,所得出的曲线水平,以此监测宝宝的头围生长速度是过快还是过慢,由此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如果宝宝的头围一直都按部就班地增长,那么就表示生长发育是正常的,无需过分纠结。
一旦发现宝宝头围偏大或偏小、发育异常迅速或缓慢,就要尽快就医。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一个家庭的未来。父母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忽视不管,平时如期带宝宝到医院进行生长发育的体检,无事则求心安,有事则早发现早治疗。
2岁多的宝宝头围应在48cm左右,宝宝出生后一周岁之内发育比较快,第二年发育慢,大约长两厘米,5岁时50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约54~58cm,头围测量在2岁前比较有价值。
更多关于两岁四个月宝宝头围多少正常值,进入:/ask/808dc91616094308.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出生时平均头围34cm,前半年增长8-10cm,后半年增长期2-4cm。6个月时44cm,1岁时头围46cm(同胸围),2岁为48cm,5岁时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头围是偏大,但是头围和头型的关系是非常大的,只要孩子其它方面发育都正常就没有关系。
1-10岁的儿童的头围,一般在1岁的时候是在46cm,后期到2岁的时候是在48cm,在2-5岁之间是在48-50cm左右。后期是持续性地发育,但是并非匀速,6-10岁左右到54cm左右。
每个孩子的头围会有一些个体差异,会与体重、身高、增长的规律基本相似。一般在除了第一年的时候是一个生长高峰,后期孩子的身高、体重以及头围都是缓慢地增长状态。宝宝在一到六岁之间测量头围的意义比较显著,7-10岁测量头围意义不太显著。
父母要想测量孩子的头围,首先需要准备一根软尺,从孩子的眉间开始然后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绕头一周,这种方式测量的数据即为宝宝的头围。在测量的时候,软尺应该紧贴孩子的皮肤,不要将软尺打折,给女童测量头围的时候应该将头发分开,以免造成太大的误差。
宝宝语言发育标准
1~3个月宝宝发出没有意义的咕咕声音,主要是因为宝宝的口腔活动发出来,并没有特殊的语言含义。4~6个月如果有人和他说话,会咿咿啊啊地回应,发出笑声;会因为高兴而尖叫;哭闹时,大人的安抚声音,会让他停止哭闹或转移注意力。
6~9个月宝宝会有说话的倾向;会转向声源如电视、收音机;知道自己的名字;会试着模仿大人的声音。1岁出现有意义的语汇,如爸爸、妈妈;会挥手表示再见;会模仿简单的声音,如汪汪。
1岁半会说的语汇增多,可以使用简单语汇与人互动、表达意思;会了解别人给予的简单指令,如抱抱、亲亲;会跟着大人仿说单字,如狗、花、车。
2岁会用语汇或不完整句子,要求别人做什么,如喝水、给我;会重复句子的最后一二个字;会认得电视上常见之物;如果语言发展快速的孩子,甚至可以说出清楚的常用句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