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顺产后漏尿

时间: 阅读:7633
顺产后漏尿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7-29 13:23:03

顺产后漏尿一般可以通过做盆底肌训练的方式进行改善,能够改善阴道松弛的情况,缓解漏尿的症状,同时也可以做提肛运动。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一般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盆底肌修复手术。

产后漏尿通常是由于盆底肌群松弛的原因引起的,有也可能是由于盆底损伤的原因导致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29 22:22:07

  • 紫苏
    回复
    2024-03-29 22:22:07

    产后漏尿的原因如下:
    原因1、怀孕时子宫长期压迫骨盆肌肉组织,造成骨盆底肌肉松弛。
    原因2、生产伤害:像是第二产程过长、产次近、生产次数多、生产前的孕期体重过重、胎儿体重过重、孕妇年龄层较高,又或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会阴切开术都可能造成。
    产后漏尿是需要及时的解决,否则会出现这些危害现象:
    1.引发尿路感染
    2.会阴部发生湿疹、皮炎
    3.易发生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
    4.易发生子宫脱垂、膀胱尿道膨出
    5.影响夫妻感情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29 22:22:07

    顺产会导致漏尿是什么原因

    顺产后有漏尿的情况是比较正常的,主要是因为女性盆底肌松弛而导致的。

    有些女性发现自己自从生完孩子之后就会很容易漏尿,偶尔打个喷嚏或者大笑就会有尿液流出。其实这样现象都是正常的,主要是盆底肌松弛导致膀胱括约肌松弛导致的漏尿,随着时间延长慢慢会恢复的,也可以通过盆底肌锻炼促进盆底肌力量恢复有助于更快改善症状。

    剖腹产会导致漏尿吗

    产后漏尿是因为当怀孕的时候,子宫会被撑大,而且还会压迫到膀胱,所以很多人在怀孕的时候,会尿频。一些人认为都是因为顺产才会漏尿的,剖腹产就没有这种烦恼。其实不是的。

    当女人生孩子的时候,这是因为生孩子的时候子宫扩大导致骨盆底部的肌肉松弛,或者是神经受到了损伤。所以生完孩子之后,尿道有的时候不受控制,就会漏尿。

    宝妈们不要太过担心,这是刚生完孩子,身体还没有得到恢复。等孩子大点之后,就自动消失了。宝妈们也可以经常运动,做一些肌肉收缩等动作,但是活动不能太激烈。如果长时间没有改善,可以选择就医。

    产后漏尿怎么办

    不要盲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轻度的产后尿失禁,可作凯格尔运动来帮助复原盆底肌功能,中重度的产后尿失禁,则需要借助于手术治疗。大部分的人都是属于一种情况,都是轻度的,产后恢复比较快也容易。

    调查显示,已育妇女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为30%~40%,四五十岁的人最集中,其中,一半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这要根据产妇在顺产后的检查来判定,因此产妇一定要定期接受检查,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 龙葵
    回复
    2024-03-29 21:21:57

    顺产后小便失禁多久能恢复

      顺产后小便失禁多久能恢复,有些顺产的宝妈妈们会在生完宝宝后小便失禁或者漏尿。妈妈们就会感到尴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让她们整个人都消极。顺产后小便失禁多久能恢复

      顺产后小便失禁多久能恢复1

      很多宝妈妈们就会特别想知道在顺产后小便失禁多久能得到恢复或者漏尿多久能恢复。而顺产后小便或者漏尿失禁,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不需要过度的紧张和焦虑。

      根据宝妈们的身体情况小便失禁程度是不同的,一般顺产后的小便失禁在2~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逐渐恢复。建议宝妈们可以做一些做缩肛运动,训练盆底肌肉,改善盆底的功能,达到缓解在顺产后小便失禁的这种症状。

      或者有些宝妈妈在怀孕前有锻炼的习惯,身体状况也因此特别好,恢复能力强,有可能1-2周也可能会恢复正常了。而有些在顺产完小宝宝后身体情况较差的宝妈妈,如果在正常恢复期还没有恢复顺产后小便失禁这种状况的,建议及时去医院做相关的治疗。

      还有一些宝妈妈们伴随着顺产后漏尿这种情况,但不必太过于担心,这种状况是可以恢复的,自己可以进行一些盆底肌恢复训练。

      例如:在吸气时同时尽力收缩肛门,坚持10-15秒左右,然后轻轻的吐气,并放松肛门,每天进行2-3次,每次大概15分钟,如此反复训练,宝妈妈们坚持一段时间,一般在1个月左右就能够有明显的恢复。

      顺产后小便失禁多久能恢复2

       孕妇分娩顺产的优势

      1、胎儿长期处于在孕妇羊水内,呼吸系统内会存有着一定量的孕妇羊水和黏液。在分娩顺产的过程中,胎儿会历经子宫收缩和产门的挤压,这一环节能使胎儿肺里和呼吸系统内的孕妇羊水和黏液得到有效排出,这样一是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概率,二是新生儿会产生肺部感染的状况也会降低。

      2、胎儿膈肌会在分娩顺产的过程中发生有规律的缩小和扩大,这会促进胎儿的肺脏形成一种支气管表层活性化学物质,使胎儿在出世后支气管颇具延展性,非常容易扩大。

      3、阴道分娩时,胎儿头顶部持续受挤压成型,刺激性胎儿呼吸中枢,有益于新生儿在产后顺利呼吸。

      4、阴道内自然分娩的产妇,生完孩子身体恢复大大的快于剖腹产,能有较多精力照顾宝宝。

      5、自然分娩的产妇还能防止剖腹产的很多病发症和并发症。因而,如果你具有自然分娩的标准时,应遵从医师的具体指导,采用阴道分娩这类当然、安全性、对母婴用品都有益的分娩方式。

      6、在自然分娩的全过程中母亲身体有一种独特的抗体,能够发送给小宝宝,出世后小宝宝的抵抗能力会提高一些。

       常见问题

      1、分娩顺产前,产妇要留意适度地进行小幅度的健身运动,运用子宫收缩空隙歇息、节约精力,切勿焦躁不安而耗费过多的精力。假如胎盘未破,能够下床活动,适度的活动也能够推动子宫收缩,有益于胎儿头位降低。

      2、焦虑不安的心态会严重影响到子宫的收缩,并且会使产妇食欲不佳,造成疲惫、困乏等状态,这对分娩过程进度有极大的影响。产妇要学好做深慢、匀称的丹田呼吸法,在每一次子宫收缩来临时性用力吸气,另外慢慢鼓高腹腔,呼吸时慢慢降低,能够降低痛楚。

      3、分娩顺产的时候会耗费很多精力,产妇必须及时地补充维生素和水份,尽可能吃些高热量食物的食材,如粥、牛乳、生鸡蛋等,多饮滋补汤以确保有充足的精力来担负孕妇分娩重担。

      4、分娩顺产要采用最好姿势:若非特殊需求,不必采用特殊的姿势。能使产妇觉得缓解了疼痛的姿势,便是最好姿势。

      5、分娩顺产要勤排小解。膨胀的膀胱会妨碍先露的降低和子宫的收缩。应在确保充足的水份摄取前提条件下,每2-4钟头产妇需积极小便1次。

       决定自然分娩的因素

      一般来说,产道、产力、胎儿和精神心理因素是决定自然分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产道是指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将胎儿及附属物从子宫腔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胎儿因素主要指的是胎儿的大小以及在宫腔中的位置。

      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即精神心理因素。这四者缺一不可,相互制约,全面发挥作用,才能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有些初产妇从各种渠道了解有关分娩时的负面诉说,就怕自己不能坚持、怕疼痛、怕出血、怕发生难产甚至吃二茬苦再去剖宫产,致使临产时情绪紧张。

       临产的征兆

      分娩过程会给你很多先兆,让你知道你的宝宝什么时候降生。分娩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见红——这是子宫颈释放排出的黏液栓,从阴道排出的时候伴有少量的血液;破水——包围宝宝的羊膜囊自行破裂,你会感觉到有水流出,就像无法控制的排尿。

      排出的水可能淅淅沥沥,也可能是突然喷出,这种水一般是透明无色的;产前阵痛——是由于宫缩引起的,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下腹部有轻微的疼痛,然后每隔20分钟有一次阵痛,每次持续大约20-30秒钟。随着时间延长,疼痛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

       临产与产程

      临床开始的标志为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分娩可分为三个产程。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指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10cm)为止。

      初产妇的宫颈较紧,宫口扩张缓慢,需11-12小时。经产妇宫口扩张较快,需6-8小时。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的过程。初产妇需1-2小时,不应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也有长达1小时者,但不应超过1小时。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过程,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自然分娩中缓解疼痛的方法

      分娩时应稳定均匀地呼吸,在宫缩停歇的时候放松休息,蓄备体力,等待下一次宫缩的到来。如果难以忍受宫缩痛,可及时告知医生,适时(宫口扩张3cm,羊水清)的情况下应用分娩镇痛术。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可以导致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产妇产生血管收缩、酸中毒等。

      对产妇及胎儿产生相应影响,因此良好的分娩镇痛非常有意义。分娩镇痛的必备条件有:1、对产妇及胎儿不良作用小;2、药物起效快,作用可靠,便于给药;3、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4、产妇清醒,能配合分娩过程。

      有条件顺产的妈妈们一定要放松心情,为顺利分娩小宝贝,早早储备相关知识,做聪明妈妈!

怀孕20天尿血跟流产有关吗

顺产后孕妇吃什么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