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产后大拇指和手腕疼痛

时间: 阅读:1973
产后大拇指和手腕疼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5-07-13 04:23:26

产后大拇指和手腕疼痛 可能是由于太过劳累导致的腱鞘炎,平时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手腕不要长期一个姿势,产后尽量不要提重物,不要经常抱孩子等。

产后大拇指和手腕疼痛可以通过按摩、热敷、贴膏药的方法进行缓解,在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保暖,加强个人的护理,如果严重的话,去正规医院骨科进行就诊。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14 02:02:48

    生产后或怀孕后期的妇女要注意,如果出现手腕靠大拇指处疼痛,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即使热敷、药膏、推拿都没效果,小心是迪奎文氏肌腱腱鞘炎作祟。

    生产后或怀孕后期的女性好发迪奎文氏症。(图片提供/新光医院)

    30岁的张小姐,怀孕已8个月,工作经常要打电脑,结果出现右手腕靠大拇指处持续剧烈疼痛,已持续一个月,打电脑、拧毛巾、洗衣服都会感到疼痛。即使使用热敷、药膏、推拿都没效果,由于即将临盆,也不敢吃药,于是至医院求诊。

    新光医院复健科主任谢霖芬表示,经临床检查发现患者手腕靠大拇指处有明显的压痛感,且右手大拇指用力伸直或握拳往小指偏移会诱发疼痛。临床上诊断为迪奎文氏(de Quervain’s)肌腱腱鞘炎,另以超音波检查发现右大拇指短伸肌肌腱,以及包覆肌腱的支持带有肿胀现象,且肌腱外之腱鞘内有积水现象。

    新光医院复健科主任谢霖芬表示,治疗妈妈手首先要让大拇指及手腕作适当的休息。(图片提供/新光医院)

    于是在超音波导引下将少许皮质类固醇,以及局部止痛剂注入腱鞘后,患者症状在1至2天完全缓解。要注意1至2周内大拇指及手腕不宜剧烈活动,以免症状复发。

    谢霖芬表示,迪奎文氏症是大拇指短伸肌及长外展肌之肌腱腱鞘炎,以女性居多,尤其是生产后或怀孕后期的女性。为何此症容易发生于生产后或怀孕后期的妇女,原因包括妇女手部工作多,如拧毛巾、洗衣服、抱小孩、帮小孩洗澡等,易过度使用。还有女性特殊的解剖构造,即大拇指肌腱通过手腕支持带之角度较大,且手腕往小指侧之摆动幅度偏高。以及贺尔蒙的影响,怀孕末期会分泌松弛素,使得身体各部位的肌腱、韧带变松,也连带使得肌腱容易受伤。由于此种肌腱腱鞘炎经常发生于孕妇或产妇,所以又叫「妈妈手」。

    治疗妈妈手首先要让大拇指及手腕作适当的休息,其次可考虑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即是将少量的皮质类固醇注入肿胀的腱鞘内。通常注射1~2次之效果达80~90%,但注射后务须保护肌腱一至二周,即尽量减少大拇指及手腕的活动,以免症状复发,必要时可使用副木来保护肌腱。

    目前由于肌腱超音波检查设备相当先进,在超音波导引下,即使是经验不很多的医师,也可正确地将针剂打入发炎的腱鞘中,成效佳,且可避免注射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误伤肌腱或神经。

  • 木槿
    回复
    2024-03-14 02:02:48

    手腕和拇指又酸又痛?复健科医师教你简单4招预防妈妈手!妈妈手是什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妈妈手的困扰是很多产后妈妈最头痛的问题,但是只要注意并改善4项平时习惯,就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妈妈手

    小莉有个5个月大的宝宝活泼可爱,身为全职妈妈的她每天都陪在孩子身旁,看着他一点一滴的成长与进步,感觉真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事。但最近小莉发现,每当自己抱宝宝、拧毛巾时,常觉得手痛,后来甚至连小水壶也无法提起,经医师诊断后才发现,原来手腕隐隐的疼痛,都是「妈妈手」惹的祸。

    什么是「妈妈手」?不是妈妈也会得妈妈手吗?

    妈妈手,又称为「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s disease)」,医学上的正式名称为「狭窄性肌腱滑膜囊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其发生的位置在大拇指底部、靠近手腕的侧边,是执行大拇指伸展动作的「拇指外展长肌腱」与「伸拇指短肌腱」,因为过度使用而产生发炎的现象。

    坜新医院复健科主治医师林颂凯表示,因为包覆在肌腱外围的腱鞘发炎而变厚,让肌腱滑动的空间缩小受阻,进而演变成,大拇指不时疼痛、无法流畅活动的妈妈手。

    妈妈手主要症状

    举凡手部需要经常重复相同动作者,就有可能患上恼人的妈妈手。患者轻则伸展到某些角度时手部会疼痛,严重者只要稍微活动大拇指便会感觉剧痛,其他还包括下列症状:

    (1)大拇指根部疼痛,尤其翘起拇指比「赞」的手势时会更痛。

    (2)疼痛位置能感觉到压痛和无力感,但外观几乎不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热。

    (3)严重时会觉得大拇指「卡卡的」,甚至要用另一手把拇指扳开才能继续工作。

    妈妈手常见原因+好发族群 虽然名为妈妈手,但这个困扰却不是妈妈一人的专利。除了新手爸妈之外,此症也常发生在照顾孙儿的祖父母身上,因此妈妈手好发年龄层涵盖了25至40岁以及60岁左右的男女,主要是由于长期施力不当或过度使用的姿势不良而导致:

    (1)抱宝宝姿势不当:

    一直以错误的施力方式照顾孩子,例如抱小孩的时候手腕弯曲角度过大、大拇指向上翘太高,或是使用虎口和掌心承受宝宝重量等。

    (2)产后挤乳手势:

    除了亲喂宝宝之外,其他无论是使用手动或电动吸乳器,以单手或双手挤乳,长时间维持过度伸展大拇指的手势也会导致妈妈手产生。

    (3 )做家事姿势错误:

    家庭主妇必须频繁的进行炒菜、打扫洗衣等家务劳动,或者需要上市场买菜提重物,施力不当或过度使用后又没有好好休息,也可能加重妈妈手的问题。

    (4 )其他好发族群:

    会造成妈妈手症状的原因也与职业有关,包括手指反复点钞、盖章、使用订书机的会计和银行行员,或是整天重复贴标签、转压零件的工厂生产线作业员,以及常单手端盘的餐厅服务员、园艺和花艺工作者等。

    除此,还有频繁从事大拇指需要反复用力投掷、抓握球拍的运动,例如棒球、网球、桌球等,都是妈妈手的好发族群。

    简易妈妈手自我检测法 伸出手掌张开五指(大拇指朝上,类似握手的手势),以其他四指包覆大拇指呈现握拳的姿势,再做出拳头下压的动作,此时大拇指侧边会和手臂呈一直线。若下压时,大拇指根部与手腕连接位置会疼痛,有超过八成的机率已经患上妈妈手。 告别妈妈手!治疗&舒缓疼痛技巧

    妈妈手虽然常见,但许多患者却因为无法立即暂停工作或家务,往往拖延到症状十分严重才就医。林颂凯医师提醒:「反复发作的妈妈手很容易进一步演变成慢性发炎,虽然就医治疗能纾缓症状,可是若能从运动或工作的姿势着手调整,更能得到真正治本的改善。」

    临床上对于急性发作期剧烈疼痛的妈妈手,以借由药物或副木、护具治疗,可立即明确的改善症状。

    就医治疗5方法

    (1)局部药物注射:

    若患者形成妈妈手的原因单纯,治疗时会优先考虑局部的药物注射,让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不仅疗效好,恢复速度也快。且局部注射对仍在哺乳的妈妈来说,可以免于药物经全身性吸收后进入乳汁,是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会以具消炎、止痛的功效为主。但手指属于肢体末梢,血液循环不佳,口服药物吃下肚再被吸收,能发挥在患部的剂量却不高,所以对于治疗妈妈手效果不尽理想。

    (3)配戴副木:

    副木是树脂制支架,主要会在急性疼痛期使用。其作用在于紧贴手部轮廓,固定姿势并强迫大拇指休息。一般副木的材质坚固且舒适感佳,治疗妈妈手效果非常良好,但需经复健科医师诊断再由职能治疗师协助订制。

    林颂凯医师表示,副木在急性发作期最好能完全配戴3~7天,让大拇指获得充分休息;非急性期且仍有工作要进行,则建议至少在休息及睡觉时配戴。确切的配戴时间长短,仍应听从医师指示决定。

    (4)配戴专用护腕:

    除了量身订制的副木,妈妈手也有专用的软性护腕,能加强对大拇指底部的保护,减轻患者工作或照顾小孩时大拇指的负担,同时也不会因为妈妈手而那么疼痛。

    (5)复健治疗:

    可能会使用的复健治疗项目,包括了热疗、蜡疗、电疗、运动治疗、远红外线、雷射、超音波等,主要目的是利用热能帮助组织自我修复,达到纾缓疼痛、改善发炎的效果。

    纾缓妈妈手疼痛小撇步

    除了就医治疗外,林颂凯医师也提供几个纾缓妈妈手疼痛的小撇步给读者参考:

    (1)急性期过后局部热敷:

    妈妈手急性期发生剧烈疼痛、反复发炎的症状时,患者可以针对患部进行冰敷或热敷。冰敷能降低疼痛感;热敷则可以促进循环、有利组织修复。

    (2)使用专用护腕:

    如同前一段落提及,除了使用副木强迫拇指肌腱休息之外,软性的妈妈手专用护腕亦可以有效减轻工作、照顾小孩时的疼痛。

    (3)复健运动:

    林颂凯医师提醒,症状好转后倘若不再疼痛,一定要时常缓慢转动手腕进行复健运动,促进肌腱力量增强是妈妈手确切改善的重要关键。

    (4)局部 *** :

    顺着原先疼痛的肌腱局部 *** ,慢慢按压时感觉到轻微的酸痛属于正常现象。

    延伸阅读: 产后运动瘦小腹,5招式轻松打造小蛮腰

    妈妈手治疗后1周内改善症状

    一般来说,妈妈手接受治疗后约1周内,不适的症状就会陆续改善。林颂凯医师提及,临床上也常有许多患者表示,接受局部药物注射后的第二天,疼痛感就好了一半以上,其实对症下药治疗的安全性很高,妈咪也无须担心药物影响宝宝而拒绝就医。

    但如果患者长期反复发作却置之不理(长期反复发作也常发生在工作因素的妈妈手身上),可能因为严重慢性发炎而导致肌肉沾黏,甚至需要进一步考虑开刀治疗。

    同场加映:腕隧道症候群

    俗称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过度使用手腕而产生的疾病──手腕骨骼及韧带中间的「腕隧道」狭窄,造成通道内的正中神经受压迫所致,时常在需要重复手腕动作的家庭主妇、作业员、文字工作者身上出现。

    除了新手妈妈容易有腕隧道症候群的困扰,怀孕后期肢体水肿的孕妇,也会因为水肿压迫到正中神经而产生酸麻感,但产后多半会逐渐改善。另外也常发生在工作或家务过度操劳的女性身上,但最大宗的好发年龄层仍是约40至50岁的中年女性。

    有别于妈妈手带来的疼痛感,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状以刺麻感居多,且刺麻感集中在掌面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一半的范围。由于症状的差异,腕隧道症群并不会和妈妈手混淆,但的确偶尔也会有患者同时患上两种疾病,导致双手又酸又麻、疼痛难耐。

    几个月前新闻曾报导,有位保母因为腕隧道症候群发作双手突然酸软无力,结果失手让新生儿摔落地面致死的悲剧。林颂凯医师提醒,腕隧道症候群发作后,酸、麻、痛感会不时出现,不适的状况会比妈妈手持续的时间更长,若不接受妥善的治疗,严重时也往往必须走向开刀一途。

    伸出双手动一动!4个运动预防妈妈手上身 无论是患上妈妈手后的复健运动,抑或是发生妈妈手前的及早预防,以下的4个运动都对增加手指和手腕的力量非常有帮助。急性期过后不妨以「不会疼痛」为前提,伸出双手跟着动一动吧! (1) *** 动作: 对大拇指根部至手腕处进行按压,单手 *** 3分钟后换另一只手,每天可重复 *** 多次。 (2)肌腱伸展运动: 以大拇指指尖碰触小指的指尖,做出类似比「3」的手势,对于伸展大拇指侧边的肌腱有所帮助。 (3)腕关节运动: 以其他4指包覆大拇指做握拳的姿势,再尽量以最大角度旋转、伸展手腕关节。 (4)拇指肌腱训练:

    手指套上橡皮筋做开合的动作,藉著橡皮筋的弹性训练肌腱强度,等肌肉习惯橡皮筋弹性再逐渐增加条数,以不会产生急性剧痛或感觉无力为原则。

  • 景天
    回复
    2024-03-14 02:02:48

     女性在产后出现手关节的疼痛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而女性在产后是需要精心照顾宝宝的,如果手指的疼痛没办法解决,对日常的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产后会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先跟着我来看看这个问题:产后手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呢?

    产后手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

     1.神经受到压迫

     怀孕时,身体内水循环的次数增多,这会使手腕处的韧带产生水肿的现象,进而使手部的正中神经受到挤压。所以会产生麻或痛等感觉,即腕管综合症。

     2.缺乏Vb12

     若是摄入的Vb12不能满足体内的需求,会使末梢神经产生障碍,导致关节出现麻木或疼痛的症状。

     3.手部负担过重

     若是妈妈们生完孩子后,没休息完全就开始做家务,或是做了过多的家务,或是长时间地抱着孩子,或者使用凉水,都会加重手的负担,致使手指关节出现疼痛的症状。常见的病例表现是患者的大拇指在末端出现肿胀的现象,对患者日常的手部活动产生阻碍。当做一些简单的捏握动作时,会产生疼痛。这种疼痛感有时会从手指关节慢慢延伸到手臂上或者拇指的末端,类似神经痛,严重者还会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

     4.缺乏运动

     妈妈们在坐月子的时候,因为不常运动,会导致脚跟处的脂肪垫变薄、退化,从而对体重的支撑和对运动时产生的震动感的缓冲能力变弱。

     5.体内有淤血

     根据中医药理,产后的缺血、淤血等也会造成手指关节痛。缺血会导致四肢产生问题,经脉、关节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若有淤血,则血液循环受到阻碍,易使风寒滞留在筋脉、关节之间,阻碍血液流通。

    产后手指晨僵怎么治疗

     考虑为产后风湿,产后风又叫月子病,病症类似于风湿、类风湿疾病,全身关节疼痛难忍,遇冷、遇风后,疼痛的症状会加重。月子病月子治确实效果更好,否则在体内滞留时间过久,治疗起来难度更大。产后风是一种痼疾,得上后一定要有心理上的准备,治疗的过程中治治停停往往会事倍功半,效果不好。顺产的产妇,产后第二天即可起床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使身体很快得到恢复,但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衣。 已经得了产后风的女性,治疗以中药为主,进行补血养气祛风湿,并辅以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中医手法。

     缺钙的话,也会有引起手指僵硬的可能性,如果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话,会有对称性的多发性关节红肿疼痛,以及是晨僵的症状。而且是慢性疾病的,不会突然之间就出现关节炎,不放心的话,可以去医院进一步的关节拍片还有化验一下血自身免疫全套来明确的。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14 01:01:38

    产后月子期间,妈妈们需要全力照顾新生儿,但也容易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产后月子病症状,以及如何应对。
    ?情绪难以自控
    产后抑郁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易怒,脾气暴躁等症状。为了更好地应对,妈妈们应多与朋友倾诉,和家人沟通,或选择阅读来平复心情。
    ?眼部不适,视力模糊
    产后妈妈们可能会感到眼部干涩、酸胀,甚至看东西模糊。为保护眼睛,妈妈们应避免长时间用眼,减少强光刺激。玩手机时,请保持适当距离,并补充胡萝卜、叶黄素等营养素。
    ?手腕疼痛,大拇指无力
    产后妈妈们可能会感到手腕疼痛,尤其是大拇指使不上力。这可能是患上了产后妈妈手,也称狭窄性腱鞘炎。为预防此病,妈妈们应适量做家务,注意手部保暖,减少活动。感到酸胀时,可甩手、转圈或按摩来缓解。
    ?关节痛、腰痛
    长时间照顾宝宝可能导致关节痛和腰痛。为预防腰疼、关节疼,妈妈们应避免过早进行繁重家务或长时间抱孩子。多吃牛奶、豆制品、鱼等含钙食品,保持营养均衡。

孕期脚肿多久可以缓解

碰到头就会有一阵痛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