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周羊水早破的症状,大多数女性可能会出现下体分泌物变多等现象。若出现上述症状没有及时的进行缓解,也有可能会表现出从阴道内流出大量的液体等情况。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到医院内的妇产科进行腹部超声检测等检查,以免对胎儿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大家都知道怀宝宝需要十个月,怀孕的每个阶段都要格外注意孕妇的身体情况及胎儿的发育状态,尤其是孕中期以后很容易出现胎膜早破,那么孕中期出血如何确定胎膜早破?30周胎膜早破保胎成功率?下面请跟着我一起来探讨下吧!
孕中期出血如何确定胎膜早破一般来说,胎膜早破的症状是无痛阴道分泌物。当腹压升高或孕妇排尿或大便时,孕妇突感液体自阴道流出,常为持续性,也可时多时少,羊水既不无色也不粘。与白带不同,白带是粘性的;另一个症状是,当孕妇站立时,阴道流量显著增加,当她平躺时,阴道流量减少甚至停止。孕妇突感液体自阴道流出,常为持续性,也可时多时少。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负重时,羊水流出量增加。肛诊时,触不到羊膜囊,上推胎头,可见羊水流出。若为高位破膜,阴道流水量少,破口可被胎体压迫而羊水停止流出。一般来说,胎膜早破的信号是不伴疼痛的阴道流水。常发生于腹压增加或大小便之后,阴道内突然有大量水流出,可湿透内裤,然后时断时续。流出的羊水无色无粘性,与粘性的白带不同;另一特点是,此种阴道流水于起立时增多,平卧时减少(甚至停止),羊水微混,有时可见混杂其中的胎脂。所以与排尿有区别。孕中期也是可以出现胎膜早破的,但是一般临床症状不是非常的明显,需要进行检查才可以明确。而且首先给与促进胎肺成熟的药之后生育。如果破水有感染的风险,请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早点中止妊娠。也可以在住院之后进行遗产,因为只要一破水就会导致自身感染。
30周胎膜早破保胎成功率一般破膜后常于24小时内临产,不论孕龄大小,均不宜阻止产程进展,因此医生会通过如下手段来处理胎膜早破的征兆,防止恶化。先露高浮的孕妇,破膜后应卧床休息,抬高床脚,使头低臀高,以防脐带脱垂,尤其是臀位和双胎产妇。保持外阴清洁,破膜超过12小时者,应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保胎的几率不大,胎膜是胎儿的保护膜,如果 胎膜早破 就会使 羊水 过早地流出,失去对胎儿的保护作用.由于羊水流出后,子宫就会变小,不断刺激子宫收缩,这时胎儿若是不足月就会发生早产,最好定期检查的。首先应该明确是否是胎膜早破,如果30周胎膜早破,必须要住院观察。在医院保胎治疗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口服还是静脉用药,抗生素也不能随便乱吃,建议你住院治疗。复查B超检查看,绝对卧床休息,服用保胎药物,怀孕期间最好是不要过性生活,怀孕四个月后可以做四维彩超和唐氏筛查检查看看,预防胎儿先天畸形的可能。
羊水破水很多人都知道这是马上就要生产的征兆,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胎膜早破是怎么回事。其实羊水破发生在马上就要生产的时候,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胎膜早破是一种意外情况,不一定发生在生产之前。我将详细介绍一下胎膜破裂和破水的区别。
胎膜破裂和破水的区别?胎膜破裂之后,羊水外流,容易出现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绒毛膜羊膜炎,胎儿吸入性肺炎,胎儿颅内感染及败血症等风险。胎膜破裂之后,孕妇应取臀高头低位卧床休息,避免羊水进一步减少。34周之前的胎膜早破,应尽量安胎延长孕周。破膜超过12小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安胎期间动态监测体温变化,羊水指数以及感染的指标。
发生胎膜早破后,多数情况下,规律性子宫收缩随即开始。但也有持续一段时间后才出现规律宫缩者,没有经验的孕妇往往容易忽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胎膜早破有哪些症状:
胎膜早破,又称破水,表现为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如果患病时怀孕时间少于三十七周则被称为早产,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大概2、0%~3、5%。常出现在怀孕期间,一旦产生不仅会提高早产率,还会降低新生儿存活率。此外该病对准妈妈影响也很大,例如宫内、产褥感染的可能性变大。
准妈妈仰卧时,可能有液体从阴道流出。如果没有液体流出,那么在进行肛门检查时,可以做一些辅助操,比如向上托起阴道后穹窿、向上推动胎头、按压宫底、改变准妈妈体位。通过上述方法流出的液体大多比较稀薄,同时还含有胎粪或胎脂。因为急症而住院观察的病人需要携带内衣、纸巾,方便做进一步的检查。
胎膜早破和破水都是破水,区别在早字上。自然的破水是在临产以后,宫颈快要开全的时候发生了破水,随之孩子再分娩。胎膜早破是临产之前胎膜破裂了。胎膜早破因为发生的时段不一样,分为足月和非足月胎膜早破。非足月的胎膜早破是在37周之前发生了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常常是因为感染引起的,所以对于足月胎膜早破,要尽量让孩子尽早分娩出来。
破水的感觉?偶尔一次留些液体可能是白带(孕妇白带比较多)或者是漏尿。如果持续30分钟陆续有无色液体流出就可能是破水了,一般破水没有什么感觉。羊水流出时,如果量多,会有温热的感觉,且较清亮,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量少时,总是感觉有些湿,象排尿,但又不受自己控制。一般破水的时候,会感觉突然有一股水从阴道流出来,当胎头下降挡在宫颈口的时候,流水会减少,但是随着你的活动还会有一些流出来。你最好到医院让医生检查一下,如果确实是破水,就不能再等了,必须住院分娩,破水时间长不处理容易造成宫腔感染。有些人不到预产期也会提前破水。只要没破水,就可以继续等。并不是每个人破水后24小时就会临产,我见过破水一周还没有产兆的,所以还是检查一下放心。破水与排尿的区别:
气味是重要的分辨标志:尿液的气味浓,甚至刺鼻;而羊水的气味自然,甚至发甜。在孕晚期,因为膀胱受到很大的压迫,有时遗漏几滴尿液也是正常的。 如果发现有液体流出,而无法确定是羊水还是尿液,为了保险起见,可以购买试纸,将它贴在内裤上,从颜色的变化可以分辨究竟是羊水还是尿液,羊水pH值为7.0~7.5,尿液为5.5~6.5。另外,如果是羊水,很快就会感觉到阵痛。破水后操作:
羊水破了就意味着子宫口打开了,一定要平躺,切不可起身行走等大动作,就是怕羊水把胎盘冲脱落了,那就特别危险,危机到胎儿的生命。 羊水破的感觉就像尿失禁了一样,应该是哗的一片,很多水的,不是少量的一点点。羊水是无色无味的。
胎膜早破俗称破水,指胎膜在胎儿未足月时破裂,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胎膜破裂时,孕妇突感有液体自阴道流出,随后变为持续性,量时多时少。怀孕期间任何孕周均可发生胎膜早破,但更多见于妊娠中晚期。
什么是胎膜早破
怀孕30周后,由于胎儿在不断增大,而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若引起尿频,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发生尿床应警惕是否存在胎膜早破的可能性。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它有可能引起各种炎症,需要引起警惕。
胎膜早破,又称破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37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称为早产(未足月)。怀孕37周前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约为2.0%~3.5%。 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是围生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率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均升高。
胎膜早破的类型
1、未足月胎膜早破: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37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称为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
2、足月胎膜早破:如发生在妊娠满37周以后,称为足月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的原因
1、胎膜发育不良: 除胎膜本身因素外,孕早期准妈妈维生素C缺乏、铜缺乏和孕妇吸烟等因素可导致胎膜发育不良。准妈妈营养不良、维生素C、D和氨基乙糖(羊膜细胞间质组成成分)缺乏,可使胎膜脆性增加,易导致胎膜早破。若缺乏铜、锌等微量元素,致使胎膜变脆,缺乏弹性,容易引发胎膜早破。
2、子宫颈功能不全: 在非妊娠的状态下,子宫颈内口可以无阻力地扩大到8.0号即可以诊断子宫颈功能不全子宫颈功能不全主要表现在内口松弛和峡部缺欠。
3、宫腔内压力异常: 宫腔内压力不均常见于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宫腔内压力过大常见于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剧烈咳嗽和排便困难等。
4、创伤和机械性刺激: 主要分为医源性和非医源性2类。非医源性常见的为妊娠晚期的性交活动;医源性的包括多次羊膜腔穿刺,多次阴道检查和剥膜引产等。
5、生殖道炎症: 阴道炎、宫颈炎容易引起胎膜感染,导致胎膜破裂。引起胎膜感染的病原体较复杂,有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尤其是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不易为准妈妈发现。
6、胎位不正: 多胎、羊水过多准妈妈,由于羊膜腔内压力过高,容易发生胎膜早破。臀位、横位及头盆不称的准妈妈,可因羊膜腔内压力不均而发生胎膜早破。
7、其他因素: 剧烈咳嗽、便秘及提拿较重物体等因素,可导致准妈妈的腹压骤增,也易促发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的症状
胎膜早破诱发早产、脐带脱垂和宫内感染。早产由胎膜早破引起者约占30%。其临床上表现为下身流水,流水可多可少。由于胎膜破裂时并无痛感,因此,许多准妈妈往往会以为是排尿(羊水多时)或白带流出(羊水少时)。
1、症状: 有或没有各种原因突然阴道排液,排液的量可多可少。排液通常为持续性,持续时间不等,开始量多然后逐渐减少少数为间歇性排液,阴道排液通常与孕妇体位变动、活动与否有关。
2、体征: 孕妇仰卧位可能见到阴道口有液体流出,也可能无任何液体流出;如无液体流出,肛查时上托阴道后穹隆上推胎头按压宫底或孕妇变动体位可有液体由阴道口流出,注意这些辅助操作后可能仍不见液体流出。所流出的液体通常稀薄,可能混有胎粪或胎脂。急症住院病人可能带内衣卫生巾或卫生纸来医院,需进一步仔细检查。
胎膜早破的诊断
1、肛查
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啑、负重等羊水即流出,肛查时,将胎先露向上推动,可见液体自阴道流出。
2、窥阴器
窥阴器检查时,可见混有胎脂的液体自宫颈口流出。
3、阴道液酸碱度检查
平时阴道液pH值为4.5-5.5,羊水pH值为7.0-7.5,尿液为5.5-6.5。以硝秦纸测试,阴道液偏碱性,即试纸由黄色变为蓝色或淡蓝色时,视为阳性,倾向于羊水,胎膜早破的可能性极大。
4、阴道液涂片检查:从宫颈管或阴道后穹窿吸取液体作涂片。
(1)将阴道液涂于玻片上自然干燥,在镜下观察到羊齿状结晶,提示胎膜已破。
(2)取阴道液涂玻片上,干燥后用0.5%尼罗兰染色后,如找到成堆的、不规则的桔黄色细胞(鳞状细胞),或以苏丹III染色,如发现桔黄色颗粒(脂肪小粒)均提示胎膜早破。5、5、羊膜镜检查
可以直视胎先露部,看不到前羊膜囊,即可确诊胎膜早破。
6、B超检查
B超诊断胎膜早破主要通过B超对羊水量的变化和羊水分布情况的观察协助诊断,如与近期或近几天B超羊水量相比较明显减少,可以帮助诊断胎膜早破;羊水量分布局限,如第1大羊水池和第2大羊水池径线差距较大,可以协助诊断胎膜早破。
注意事项:典型的羊水早破很容易诊断,但非典型的胎膜早破往往因为延误诊断而造成严重的后果。临床常见的情景是准妈妈自觉少量阴道流液,但到达医院后流液停止,检查者未见到液体流出,同时检测阴道口液体,pH值<7.0,除外胎膜早破而未予处理或严密观察,如此反复发生,最后直到出现羊膜腔感染才意识到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的处理
胎膜早破应根据所处孕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应急处理措施:
足月胎膜早破
足月胎膜早破治疗观察12到24小时,百分之八十产妇可自然分娩。临产后观察体温、心率、宫缩、羊水流出量、性状及气味,必要时B型超声检查了解羊水量,胎儿电子监护进行宫缩应激试验,了解胎儿宫内情况。
若产程进展顺利,则等待自然分娩,否则,行剖宫产术。若未临产,但发现有明显羊膜腔感染体征,应立即使用抗生素,并终止妊娠。如检查正常,破膜后l2小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破膜24小时仍未临产且无头盆不称,应引产。
未足月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治疗是胎膜早破的治疗难点,一方面要延长孕周减少新生儿因不成熟而产生的疾病与死亡;另一方面随着破膜后时间延长,上行性感染成为不可避免或原有的感染加重,发生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同样可造成母儿预后不良。目前足月前胎膜早破的处理原则是:若胎肺不成熟,无明显临床感染征象,无胎儿窘迫,则期待治疗;若胎肺成熟或有明显1临床感染征象,则应立即终止妊娠;对胎儿窘迫者,应针对宫内缺氧的原因,进行治疗。
1、期待治疗:密切观察孕妇体温、心率、宫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变化,以便及早发现患者的明显感染体征,及时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肛门及阴道检查。
(1)应用抗生素:足月前胎膜早破应用抗生素,能降低胎儿败血症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亦能大幅度减少绒毛膜羊膜炎及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尤其对羊水细菌培养阳性阳性者,效果最好。b族链球菌感染用青霉素;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选择红霉素或罗红霉素。如感染的微生物不明确,可选用fda分类为b类的广谱抗生素,常用酽内酰胺类抗生素。可间断给药,如开始给氨苄西林或头孢菌素类静脉滴注,48小时后改为口服。若破膜后长时间不临产,且无明显临床感染征象,则停用抗生素,进入产程时继续用药。
(2)宫缩抑制剂应用:对无继续妊娠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应用宫缩抑制剂预防早产。如无明显宫缩,可口服利托君;有宫缩者,静脉给药,待宫缩消失后,口服维持用药。
(3)纠正羊水过少:若孕周小,羊水明显减少者,可进行羊膜腔输液补充羊水,以帮助胎肺发育;若产程中出现明显脐带受压表现(cst显示频繁变异减速),羊膜腔输液可缓解脐带受压。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妊娠35周前的胎膜早破,应给予倍他米松12mg静脉滴注,每日l次共2次;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次。
2、终止妊娠:一旦胎肺成熟或发现明显临床感染征象,在抗感染同时,应立即终止妊娠。
对胎位异常或宫颈不成熟,缩宫素引产不易成功者,应根据胎儿出生后存活的可能性,考虑剖宫产或更换引产方法。
胎膜早破的危害
胎膜早破可对母婴安危造成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脐带脱垂、早产和母婴感染。
对母体的影响
1、绒毛膜羊膜炎:亦称宫内感染,发生率约在1.5%-10%之间。临床体征有发热、脉率增快至100次/分、胎心率快、子宫有压痛,如羊水有臭味则提示感染已较严重。血白细胞总数≥15×109/l,中性粒细胞≥90%.羊水培养可能阳性。宫内感染对围产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危险很大,其败血症、肺炎等发生率很高,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2、难产率增加:胎位异常可导致胎膜早破,故对发生胎膜早破的准妈妈应注意有无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及头位异常。发生难产,产程必然延长,容易导致宫内感染,宫内感染又使子宫肌层包括剖宫产、产钳或胎吸助产等。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下降,产程停滞,手术产率增加。
3、产后出血:宫内感染可以累及蜕膜和子宫肌层,影响子宫收缩而使出血增加,严重者需切除子宫。
4、羊水栓塞:胎膜早破后静点催产素时,如催产素使用不当,可迫使羊水特别是含有胎粪的羊水从子宫颈静脉进入母体循环,发生羊水栓塞,严重威胁产妇生命。
5、胎盘早剥:可导致胎儿死亡及准妈妈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危害胎儿和产妇的生命安全,增加剖腹产率。
对胎儿的影响
1、早产儿:30%~40%早产与胎膜早破有关。早产儿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儿及新生儿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炎等并发症,围生儿死亡率增加。
2、感染: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时,常引起胎儿及新生儿感染,表现为肺炎、败血症、颅内感染。感染程度与破膜时间长短有关,若破膜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感染率将大大增加。
3、脐带脱垂或受压:胎先露未衔接者,破膜后脐带脱垂的危险性增加;因破膜继发性羊水减少,使脐带受压,亦可致胎儿窘迫。如果羊水流完,可导致“干产”。
4、胎肺发育不良及胎儿受压综合征:胎儿肺发育不良常引起气胸、持续肺高压,预后不良。破膜时孕龄越小、引发羊水过少越早,胎儿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越高。如破膜潜伏期长于4周,羊水过少程度重,可出现明显胎儿宫内受压,表现为铲形手、弓形腿、扁平鼻等。
如何预防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积极发现并及早处理高危因素,全面预防。要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除了要重视孕期营养,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外,还应从日常护理、运动等方面预防。
1、加强性教育,加大避孕知识宣传,降低流产及引产率,保护妇女身心健康;计划妊娠前的妇科检查也是必要的,可了解有无阴道炎症及生殖道畸形合并症等,积极治疗与预防下生殖道感染。
2、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妊娠合并症及早治疗;胎位不正可于孕28~32周予以纠正。有骨盆狭窄者更应注意。宫颈内口松驰者,于妊娠14~16周行宫颈环扎术并卧床休息。
3、预防胎膜早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摄入;多食用一些含铜量高的食物,如坚果类、海产品、动物肝脏、小麦、干豆、根茎蔬菜、牡蛎等。怀孕期间,准妈妈还要特别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紧张情绪,以避免早产的发生。
4、在整个怀孕期间要避免重体力劳动,防止疲劳过度。孕中晚期不要进行剧烈活动,生活和工作都不宜过于劳累,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适当地到外面散步。
5、怀孕期性生活应注意,特别是怀孕晚期3个月,怀孕最后1个月禁止性生活,以免刺激子宫造成羊水早破。还要防止腹部外伤和受到冲击。一旦发现“尿床”,要立即就医,以防不测。
6、不宜走长路或跑步,走路要当心以免摔倒,特别是上下楼梯时,切勿提重东西以及长时间在路途颠簸。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