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组织学结构包括宫颈、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子宫浆膜层。子宫是女性卵子与精子结合后受精卵着床安胎的位置,女性需要注意保护子宫健康。
女性要定时妇科检查,打宫颈癌疫苗预防妇科疾病。注意腹部和脚底保暖,不可食用寒凉生冷食物,避免不洁性行为。
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一)阴道
是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通道。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为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9cm,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长10~12cm,与直肠贴近。上端包绕宫颈阴道部,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称阴道穹隆,分前、后、左、右4部分,后穹隆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阴道壁自内向外由黏膜、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黏膜层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无腺体;有许多横行皱襞,伸展性较大;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肌层由内环和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纤维组织膜与肌层紧密粘贴。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二)子宫
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宫底位于骨盆入口平面以下,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
子宫是有腔壁厚的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子宫上部较宽称宫体;宫体顶部称宫底;宫底两侧称宫角。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宫颈。宫体与宫颈之比,女童为1:2,成年妇女为2:1,老年妇女为1:1.宫腔呈倒三角形,两侧通输卵管,尖端朝下通宫颈管。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部,非孕时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成为软产道一部分。宫颈内腔呈梭形称宫颈管,成年妇女长2.5~3.0cm,其下端称宫颈外口,通向阴道。宫颈下部伸入阴道内称宫颈阴道部。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受分娩影响形成横裂。
1.组织结构宫体和宫颈的组织结构不同。宫体壁由内向外分为子宫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3层。
①子宫内膜 分为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3层。内膜表面2/3为致密层和海绵层统称功能层,受卵巢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基底层为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不受卵巢性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变化。
②子宫肌层 较厚,非孕时厚约0.8cm,由大量平滑肌束和少量弹力纤维组成,分为内层(肌纤维环行排列)、中层(肌纤维交叉排列)、外层(肌纤维纵(环)行排列)3层。子宫收缩时压迫血管能有效控制子宫出血。
③子宫浆膜层 在子宫前面,形成膀胱子宫陷凹;在子宫后面,形成直肠子宫陷凹。
④宫颈 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含少量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宫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黏膜内腺体分泌碱性黏液,形成黏液栓堵塞宫颈管。黏液栓成分及性状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宫颈阴道部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表面光滑。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2.子宫韧带共有四对韧带
①圆韧带 有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作用;
②阔韧带 有前后两叶,其上缘游离,外1/3部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或称卵巢悬韧带。卵巢内侧与宫角之间的阔韧带称卵巢固有韧带或卵巢韧带。在输卵管以下、卵巢附着处以上的阔韧带称输卵管系膜。在宫体两侧的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称宫旁组织。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
③主韧带 在阔韧带的下部,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纤维束,是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的主要结构;
④宫骶韧带 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短厚有力,向后向上牵引宫颈,维持子宫前倾位置)4对。
若子宫韧带、盆底肌及其筋膜薄弱或受损伤,可导致子宫脱垂。
(三)输卵管
为一对细长、弯曲的肌性管道,位于阔韧带上缘内,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呈伞状,与卵巢相近。全长8~14cm,是精子和卵子相遇受精的场所,也是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通道。输卵管由内向外分为①间质部(潜行在子宫壁内部分,长约1cm,管腔最窄)、②峡部(细而较直,管腔较窄,长2~3cm)、③壶腹部(管腔宽大且弯曲,长5~8cm,内含丰富皱襞)、④伞部(长1~1.5cm,开口于腹腔,开口处有许多指状突起,有“拾卵”作用)4部分。输卵管由外层(浆膜层)、中层(平滑肌层,肌肉收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协助拾卵、运送受精卵、阻止经血逆流和宫腔内感染向腹腔内扩散的作用)和内层(黏膜层)3层构成。黏膜层由单层高柱状上皮覆盖。上皮细胞分为纤毛细胞(纤毛摆动,能协助运送卵子)、无纤毛细胞(有分泌作用又称分泌细胞)、楔状细胞(可能是无纤毛细胞的前身)和未分化细胞(又称游走细胞,是上皮的储备细胞)4种。输卵管肌肉的收缩和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分泌及纤毛摆动,均受性激素影响而有周期变化。
(四)卵巢
为一对扁椭圆形性腺。卵巢大小、形状随年龄而有差异。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青春期开始排卵后,表面逐渐凹凸不平。成年女性卵巢约4cm×3cm×1cm大,重5~6g,灰白色;绝经后卵巢变小变硬,阴道检查不易触到。卵巢有生殖功能和内分泌作用。卵巢表面无腹膜,由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发上皮覆盖。上皮深面有一层致密纤维组织称卵巢白膜。再往内为卵巢实质,外层称皮质,内层称髓质。①皮质是卵巢的主体,由各级发育卵泡、黄体和它们退化形成的残余结构及间质组织组成;②髓质由疏松结缔组织及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以及少量与卵巢韧带相延续的平滑肌纤维构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女性只有了解自己,才能进行科学的保健,对抗疾病和衰老。女性生殖器官比男性生殖器官复杂得多,很多女性对自己的结构也不是很清楚。女性生殖器官由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组成。
女性生殖器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是什么?
外生殖器是指生殖器官暴露在外的部分,又称外阴,包括阴阜、大**、小**、大前庭腺、尿道口和阴道口等。
(1)耻骨丘:是覆盖在耻骨联合前上部的脂肪垫。成年女性的耻骨丘有**,呈倒三角形分布。
(2)大**:是耻骨丘两侧向下延伸的皮褶,下部融合于会阴前方。它包含脂肪、结缔组织和静脉丛。
(3)小**:在大**,内侧有两层薄皱襞,皮脂腺多,表面湿润。而且神经血管丰富,感觉灵敏。
(4)**:是圆柱形的勃起组织,位于两侧小**的顶端,相当于男性的**。它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感觉非常敏锐。
(5)**前庭:是两个小**之间的菱形区域,前有尿道口,后有**口。**口腔周围有粘膜皱襞,称为“处女膜”。处女膜通常在第一次性生活时破裂,但剧烈运动和外伤也会破裂。
(6)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前庭下方**口两侧。它在性冲动**时分泌粘液进行润滑。
(7)会阴:嘴与肛门之间的一块软组织,由皮肤、肌肉和筋膜组成,对盆腔器官起支撑作用。
内生殖器包括**、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后两者常被称为附件。
(1)**是**的器官,也是经血排出和胎儿娩出的通道。它呈扁平管状,外窄内宽,顶端有突出的子宫颈。**前壁长约7~9厘米,后壁长约10~12厘米。**黏膜有很多皱纹,非常有弹性。黏膜细胞中含有糖原,糖原被**杆菌分解产生乳酸,使其保持一定的酸度,从而阻止致病菌的繁殖。
(2)子宫:产生月经并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盆腔中央,形如倒梨,前后略扁平。子宫的下三分之一称为“子宫颈”,子宫颈的下半部分伸入并在**处张开。子宫壁从外到内由三层组成:浆膜层、肌层和粘膜层(即子宫内膜)。青春期,受卵巢激素影响,子宫内膜周期性增生、分泌、脱落,形成月经。
(3)输卵管:位于子宫底两侧,长约8~14厘米,开口于腹腔内。它是运输卵子的器官,也是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地方。(4)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可以产生卵子,分泌性激素。卵巢呈扁圆形和椭圆形,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成年女性的卵巢大小约为431厘米。
解剖学内口——子宫峡部的上端部分因解剖上较为狭窄,这种情况被称为是解剖学内口;
组织学内口——下端部分因粘膜组织在这个部位由宫腔内膜转变为了宫颈粘膜,这种情况被称为是组织学内口,也被叫做子宫颈内口。
子宫体与子宫颈中间所形成的最狭窄这个部分,这个部分被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期的时候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
扩展资料:子宫颈主要是由结缔组织来构成的,还含有平滑肌纤维,血管以及弹力纤维。
子宫颈内腔呈梭形,呈子宫颈管,成年妇女的大约在3cm左右,其下端部分称为子宫颈外口,开口于阴道。宫颈下端部分伸入阴道内的部分称宫颈阴道部,在阴道以上的部分称之为宫颈阴道上部。子宫颈管粘膜上皮细胞能分泌碱性粘液,并受性激素影响,也有周期性变化。
参考资料:-子宫颈内口
子宫内膜即子宫粘膜,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固有层由增殖能力较强的结缔组织构成,内含子宫腺和螺旋动脉。子宫内膜按其功能特点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称功能层,深层称基底层。功能层较厚,自青春期开始,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可发生周期性脱落。每次月经来潮时功能层发生脱落,约28天为一个周期,脱落的子宫内膜与血液一起经阴道排出,即为月经。受精卵也在功能层植入。基底层较薄,不发生脱落,有增生、修复功能层的能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