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妇科

子宫什么样容易得子宫瘤呢

时间: 阅读:3169
子宫什么样容易得子宫瘤呢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07-20 20:42:50

容易得子宫瘤的子宫,一般是进行过多次分娩的子宫,就会导致子宫内部的内膜受到严重的影响,诱发子宫部位出现肿瘤的可能。

建议在怀孕过程中,一定要多次进行产检,可以很好的了解身体状况。在分娩完成后也要按时去医院进行复查,可以了解子宫的恢复状况。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17 11:11:28

  • 紫苏
    回复
    2024-03-17 11:11:28

    子宫肌瘤是一种长在女人子宫里面的瘤状物,子宫肌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有些女性特别容易患上子宫肌瘤,而有些女性朋友则不容易患上子宫肌瘤,临床上子宫肌瘤是可以治愈的,那么,哪些女人最易患子宫肌瘤?来看看四类女性最易中招!
    1、易患子宫肌瘤的人
    子宫肌瘤最亲睐的是四种女性,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是否最容易中招。
    第一类、未婚育的女性
    如今社会节奏快,大龄单身女性群体也逐渐壮大。虽说很多单身女性都是白富美,能自给自足,但未婚未育还是给她们埋下子宫肌瘤的祸患。未婚育,女性就得不到孕激素的保护,使妇科肿瘤的发生几率升高。
    第二类、不够性福的女性
    有性福,才会更幸福,但现实总是骨感的,很多女性并不能得到想要的性福。长期的性生活不和谐,使女性盆腔慢性充血,激素分泌失调,使子宫肌瘤悄悄潜入子宫里。
    第三类、流产多次的女性
    做妇科手术对身体或多或少有伤害,即使常见的刮宫、剖腹产等流产手术,也会使女性子宫受损,让女性更易患上子宫肌瘤。据统计,有七成子宫肌瘤患者曾有过两次流产,所以,若不是非不得已的情况,千万别随意流掉孩子。
    第四类、绝经前的女性
    随着岁月的流逝,女性婚育后慢慢步入中年,如果中年时期压力仍大,思虑之事太多,容易出现抑郁、失眠、多梦等现象。情绪低落又会促使雌激素分泌增多,作用增强,产生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良性疾病,但它的存在会给女性朋友生活带来不便。知道了子宫肌瘤是怎么引起的,你就要从这些方面着手,预防子宫肌瘤。
    2、子宫肌瘤的治疗
    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并不是非治不可的
    子宫肌瘤是一个常见的女性良性的肿瘤。虽然子宫肌瘤的本质是肿瘤,但是是良性的肿瘤,它变成恶性肿瘤的机会也很少。
    大多数的子宫肌瘤是不需要治疗的,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子宫肌瘤很容易检查出来,直径大于一公分的肌瘤在体检做B超的时候就能被查出来。
    在这里提醒广大女性朋友,世界上有超过50%的女性患有子宫肌瘤,只有少数几个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观察就可以了。
    哪些情况下,子宫肌瘤也需要治疗?
    如果子宫肌瘤导致一些不适症状,例如压迫症状:尿频,排小便的次数特别多;总有大便的感觉。或者子宫肌瘤引起月经出血量多,导致贫血。
    除此之外,子宫肌瘤如果变性也需要治疗。恶性的变性包括红色变性、囊性变性。另外还有一个情况需要治疗,那就是子宫肌瘤的位置不好。
    什么样子宫肌瘤位置不好呢?我们都知道,子宫是孕育下一代的宫殿,它如同宽敞明亮的大堂,内部非常整洁干净。如果子宫肌瘤长在靠近子宫腔的地方,或者子宫肌瘤占据了子宫腔的位置,肌瘤就会占据子宫的空间。甚至一些位于宫腔里的子宫肌瘤由于子宫的收缩,会突出到女性私处口里。宫腔内的子宫肌瘤会导致子宫墙面的不规整,除了影响怀孕之外,还可能引起白带增多、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疼痛等症状。所说,子宫肌瘤越靠近子宫腔,越需要手术治疗。
    还有一些子宫肌瘤体积实在太大,我们也是需要考虑做手术切除的。

  • 远志
    回复
    2024-03-17 11:11:28

    分类:医疗健康 >> 妇产科
    问题描述:

    请问子宫肌瘤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和做流产手术有关系吗?

    解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 35~50岁。据资料统计,35岁以上妇女约20%发生子宫肌瘤,但多数患者因肌瘤小、无症状,而未能发现,临床上报 告肌瘤发生率仅在 4~11%之间。

    子宫肌瘤的病因

    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 *** 有 关。

    (一)偶见于初潮后妇女,多见于中年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

    (二)肌瘤多并发子宫内膜增生;

    (三)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可分泌雌激素)患者常合并子宫肌瘤;

    (四)妊娠时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多迅速增大;

    (五)外源性雌激素可加速肌瘤生长。

    子宫肌瘤的分类

    肌瘤原发于子宫肌层,当继续增大时可向不同方向发展,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 位,而分为以下几类:

    1.肌壁间肌瘤

    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均为肌层所包围,初发病时多为此类肌瘤,故最常见,约占 60~70%。

    2.浆膜下肌瘤

    肌壁间肌瘤向浆膜而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约占 20%。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韧带内肌瘤。

    3.粘膜下肌瘤

    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粘膜层直接接触,约占 10%。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 *** 内。

    4.子宫颈肌瘤

    较少见,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顿于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 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 子宫肌瘤常为多发性,并且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的发展

    由于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 继发变性愈多。

    1.良性变

    ⑴透明变性(玻璃样变)

    因肌瘤生长迅速,造成相对供血不足,使部分组织水肿变软,旋涡状结构消失,代之以均匀的透明样物质,巨检时易与肉瘤变性相混淆,光镜下看不到细胞结构,病变部分为无结构的均匀伊红 *** 域。

    ⑵囊性变

    为透明变性进一步发展所致,在透明变性的基础上供血不足,使变性区域内组织液化,形成内含胶冻样或透明液体之囊腔,整个肌瘤质软如囊肿。

    ⑶坏死

    由于瘤蒂扭转或重度感染而形成,肌瘤中央部位距供血较远,最易发生坏死。组织呈 灰黄色,柔软而脆,也可形成小腔隙。

    ⑷感染

    多见于粘膜下肌瘤突入 *** 者,供血受阻,发生坏死,继以感染;也有少数患者因盆 腔有感染病灶,多累及子宫肌瘤。

    ⑸脂肪变性

    常在透明变性后期或坏死后发生,也可能系肌瘤间质化生而形成脂肪组织。质软,易 使诊为肉瘤。光镜下见肌细胞内有空泡,脂肪染色阳性。

    ⑹红色样变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肌瘤坏死,多见于单一较大的壁间肌瘤,常发生于妊娠或产褥期,可能与局部组织缺血、梗死、瘀血、血栓阻塞,而致局部组织出血、溶血有关,使血液渗入 瘤体,肉眼见肌瘤呈红色,似生牛肉状,完全失去原旋涡状结构。

    2.恶性变

    肉瘤变性约有 0.5~1%的子宫肌瘤恶变为肉瘤,多见于年龄大,肌瘤较大且生长快者,特别是绝经后肌瘤增长迅速或绝经后再出现的肌瘤患者。机制不详。肉瘤病变区域组织灰黄, 质软如生鱼肉样。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为月经过多与继发贫血,也有一些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肌瘤的症状一般与股瘤生长部位、大小有密切关系。

    (一)月经增多

    多发生于粘膜下及肌壁间肌瘤,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 *** 流血。引起流血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因雌激素作用至子宫内膜增生,肌瘤妨碍子宫 收缩,并影响血循环而使内膜充血。由于长期流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二)下腹部包块

    当浆膜下或壁间肌瘤增大超越盆腔时,患者多能自己扪及包块而去医院就诊,可伴有 下坠感。

    (三)压迫症状

    位于宫体下部及宫颈的肌瘤,如嵌顿于盆腔内,可压迫盆腔组织及神经,引起下腹坠痛及腰背部酸痛。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其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 肾盂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四)疼痛

    比较少见,除因盆腔神经受压有疼痛外,带蒂的粘膜下肌瘤在宫腔内引起宫缩而产生疼痛,当肌瘤阻塞宫颈管,妨碍经血外流,可引起痛经。当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

    发生于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或感染时,均可引起较剧烈之腹痛。

    (五)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

    浆膜下肌瘤一般不影响受孕,当位于子宫角的壁间肌瘤压迫输卵管间质部以及粘膜下肌瘤引起子宫内膜感染,肌瘤并发子宫内膜增生时,均可引起不孕。若能受孕,有时可因供血不足或宫腔变窄而妨碍胎儿发育,引起流产及早产。当妊娠足月时,尚可因宫腔变形至胎 位不正,且肌瘤可妨碍宫缩,引起难产及产后出血等。

    子宫肌瘤的诊断

    (一)病史

    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下腹部包块史等。

    (二)妇科检查

    发现子宫不规则增大或均匀性增大,如浆膜下肌瘤在子宫表面可扪及单个或数个结节状突起,质硬;粘膜下肌瘤有时可使宫口开大,并通过宫口触到宫腔内肌 瘤的下端;如悬垂于 *** 内,可看到瘤体并触摸到其蒂部。

    (三)辅助检查

    较小的肌瘤,尤其是粘膜下肌瘤,仅靠妇科检查诊断比较困难。 B型超声可以较明确显示肌瘤大小及部位;是诊断子宫肌瘤主要手段之一;诊断性刮宫可以感觉到内膜有突起或明显不平,通过以上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对肌瘤增长速或绝经后仍 继续增大,由硬变软者,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

    子宫肌瘤的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肌瘤大小、生育情况及全身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考虑后再 作决定。一般采取下列不同治疗措施。

    (一)随访观察

    对肌瘤小于妊娠 8周,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妇女子宫小于妊娠12周大小,月经正常,无压迫症状者可暂时观察。坚持每3个月复查一次,一般在绝经后肌瘤可逐渐萎缩。在随访 期间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二)药物治疗

    对月经量多而子宫增大约 8周妊娠大小患者,在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癌后,可采用雄激素治疗。雄激素有对抗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萎缩,使子肌层及血管平滑肌收缩,减少出血量之作用。常用甲基睾丸素10mg,每日一次,在经期第5天起舌下含服或口服,每月用药20天,月服总量不宜超过300mg;或丙酸睾丸酮25mg,每周2次,肌肉注射,也可经期时每日注射25mg,连用3~5天,但每月总量不宜超过300mg,以免引起男性化。

    (三)手术治疗

    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明显,肌瘤较大,合并贫血及生长迅速者,应考虑治疗。

    1.肌瘤剜除术

    适于年轻并希望生育的患者。无论浆膜下、肌壁间,甚至粘膜下肌瘤均可经腹剜除,保留子宫;脱出至 *** 内的带蒂粘膜下肌瘤可经 *** 将蒂切断,残端缝扎,或用长弯止血钳 夹住残留蒂部,留置 24小时后取除。

    2.子宫切除术

    对年龄较大、症状明显,无继续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应作全子宫切除术、子宫次全 切,经 *** 子宫切除术。年龄在 50岁左右可保留一侧正常卵巢以维持其内分泌功能。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也可以参考一下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上面的这篇文章tlbaby/illmon/illarticle-/2006-05/illarticle297,上面也有专家在线,可以详细解答您的疑问。

  • 龙葵
    回复
    2024-03-17 10:10:18

    ?5种体质女性最容易得子宫肌瘤
    1、肥胖体质的女性
    据研究数据统计,越是肥胖的人,体内越容易产生雌激素,大约每人每增重10kg,子官肌瘤的
    发病率就提高12%。所以体重问题与子宫的健康息息相关。
    2、精神压力大的女性
    中医上将子宫内出现肿瘤的原因总结为“七情内伤”、气血不畅,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情绪因素的重要性。抑郁的心情会使雌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如果这样的心情长期得不到排解,很容易患上子宫肌瘤。


    3、夫妻生活得不到满足的女性
    夫妻生活的兴奋感能有效地刺激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促进体内激素正常分泌,女性的心
    情也会变得比较好。所以,长期单身或夫妻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女性朋友要时刻提防子宫瘤找上门。


    4、受体体质的女性
    有的女性朋友虽然平常已经比较注意各方面的保养,但是由于激素受体过多或者过于敏感,
    是会得子宫肌瘤,这种情况医治起来比较麻烦。


    5、产次较少的女性
    产次怎样算多怎样算少没有具体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子宫瘤与生产次数是成反比的。这
    有生育过的女性患病的机率是最高,而像老一辈生过好几胎的老婆婆则很少有得此症的。女性什么时候需要手术治疗子官肌瘤呢?根据患者的症状、出血量、肌瘤的位置、大小、是否对生育有影响等进行判断。如果子宫肌瘤的生长位置是在子宫肌壁间和子宫浆膜面上,而且大小在
    3厘米以下的,也不需要手术剥离。
    但如果子官肌瘤生成位置有一定风险的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子宫肌瘤大小在3厘米以
    上,而且血供丰富,则应尽早手术。

孕30周腿痒

子宫贴膜是什么样子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