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8周出现手痒,这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1、可能是存在比较严重的胆汁淤积症等现象所引起的。2、也有可能是手部受到了真菌感染引起的。3、如果是经常接触过敏原等物质,也可能会引发这种现象,比如动物毛发。
如果出现了手痒,可以根据相关病因对症治疗。
怀孕8周最明显的征兆
怀孕8周最明显的征兆,女性再怀孕的过程中是有很多征兆出现的,导致身体上的一些情况也是有很多明显的变化的,女性怀孕的征兆有很多根据时间不同,下面介绍怀孕8周最明显的征兆。
怀孕8周最明显的征兆1怀孕8周的症状也就是女性在妊娠早期的一些临床症状,女性的在妊娠早期有大约一半的孕妇会出现有一些临床表现,主要常见的有头晕、头疼、恶心、呕吐、嗜睡或者有一些下肢水肿的现象,这种症状都称为早孕反应。早孕反应根据症状的轻重不同,往往轻度的不需要特别处理,一般在8-10周左右会达到高峰,是由于激素水平作用所造成的。而在12周以后,随着激素水平下降,症状就会逐渐缓解,大多数不用处理。
但是也有一部分女性在怀孕早期会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的现象,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水电解质的紊乱,电解质的紊乱有可能会造成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等。同时还可能会引起肝肾功能的异常,尿中出现酮体,也就是出现酮症,这种情况就是比较危险的了,不仅对于孕妇的身体有不良影响,还会影响胚胎的生长和发育。
所以,如果有严重的恶心、呕吐的现象,建议要到医院检查,如果发现有电解质或者是生化指标的异常,要进行输液处理。所以,这样的病人就需要住院,进行定期的观察和治疗了。女性在怀孕之后相关的征兆比较明显,比如最为常见的.征兆表现有:停经、小腹刺痛、胸部胀痛、尿频、白带增多等相关症状表现。不过因为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有些女性征兆表现不太明显,而有些女性征兆表现得非常明显。
在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在自己怀孕1~2个月左右时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才意识到此前的一些症状表现属于孕期的征兆。但是由于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怀孕,所以在生活中没有任何顾忌,出现小痛小病也会服用药物改善,以至于怀孕之后才发现这样就对于胎儿的正常发育极为不利。因此了解怀孕后的一些明显征兆表现是非常重要。那么,怀孕最明显的征兆是什么?
一、停经
女性在怀孕之后最为明显的征兆之一是平均对于月经周期比较稳定的女性来说,如果月经推迟,超过7天以上,且性生活正常,基本上可以确定已经怀孕。这时不妨选择早孕测试纸,或者是到医院做B超检查确定。
二、小腹刺痛
有不少的女性在刚刚怀孕之后都会有小腹刺痛这一症状表现,尤其是在排卵期后的三、四天,小腹刺痛感会比较明显。
三、胸部胀痛
胸部胀痛是怀孕初期最为明显的症状表现之一,尤其是在怀孕8周左右,胸部会有明显的变化,乳头和乳晕发生明显的改变。
四、尿频
由于在怀孕之后胎儿不断增大会压迫到膀胱,所以在怀孕4周左右,有部分女性会出现尿频的症状。如果在怀孕7周之后,发现上温期间的次数特别增多,即便是不喝水,一中午也要去五六次,起夜次数明显增加,但是每次小便时发现排尿量很少,这时就需要慎重考虑是否已经怀孕。
五、白带增多
正常的白带没有任何气味却呈乳白色的粘液,当女性在怀孕之后,白带量会明显的增多,同时颜色也会发生改变,白带颜色会加深,而且呈红色的出血状,这时候就需要慎重,考虑时候已经怀孕这一问题,可以到医院咨询相关医生了解。
怀孕8周最明显的征兆2怀孕八周时主要的症状有:第一,停经。月经不来了是怀孕最明显的标志。第二,怀孕8周时因为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孕妇的身体也会出现一些特点,特别是乳房明显增大,有乳房的胀痛感,伴有乳晕加深,有蒙氏结节。第三,出现早孕反应。不少女性在怀孕两个月前后开始有早孕反应,一直持续到怀孕3-4个月,主要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有时可能发生胃口的改变,以前喜欢吃的食物,突然不喜欢吃,见到就恶心。此时要根据孕妇的情况来调整饮食,可以少食多餐,减少孕吐反应。
在受孕的第一个月,孕妇不会感觉到新生命的开始。但是,有一些重要的征兆,会提醒育龄女性,她可能怀孕了,准妈妈们可以根据这些轻微的反应和表现来进行判断是否怀孕了。
妊娠反应是正常的妊娠生理现象,一般从孕六周开始到12周结束,妊娠反应表现为妊娠 呕吐、偏食、恶心等。怀孕一个月后就会出现这早孕反映的,在怀孕49天内可以用药也可以做人工流产。下面是早孕的症状希望对你有帮助。
1、恶心呕吐
孕妇大部份在前三个月都难免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反应,老人家说这就是“害喜”,常发生在早上。
治疗方式可以食物疗法,即避免油腻及油炸的食物。如早晨下床前先吃几片苏打饼干,另外喝果汁也可以改善症状。如果还是很严重,则可以服用“止吐药”及“维生素B6”来改善;严重到引起低血糖、脱水及肝功能异常,则需要住院治疗。
2、腰酸背痛
怀孕引起的腰酸背痛,大部份皆源于姿势的改变。当子宫日益增大,腰部为了克服突出的腹部,会不自主的往后仰,而造成局部肌肉之拉扯。严重的话应请教骨科医生,是否有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3、下腹痛
下腹痛除了考虑病态外,例如流产、膀胱炎、肠胃炎、子宫肌瘤等,两侧的腹痛有可能是涨大的子宫,拉扯了两侧固定子宫位置的圆轫带,且特别容易发生在左侧。通常发作于某些姿势后,如突然站立、弯腰、咳嗽及打喷嚏时,通常这种情况会在2~3周后消失。
4、头痛
由于激素的作用,使得脑部血流的改变,所造成的头痛是比较常见的。不过鼻窦炎、视力不良、感冒、睡眠不足等,都是可能引起的原因。如果头痛持续,药物亦无改善,宜就医考虑有否脑瘤的可能性。
5、频尿及便意感
怀孕后由于子宫渐渐的变大,往前压迫到膀胱,膀胱的内容量愈来愈小,所以当尿液积到某一程度时,便有尿意感以致于勤跑洗手间,可是却仅涓涓细流,不像以前澎湃。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大肠,大肠一被刺激,就有便意感。这种情形会持续3个月,当超过3个月后,骨盆腔便容不下涨大的子宫,子宫往上升到腹腔内,对于膀胱、大肠的压迫逐渐消失,频尿及便意感也将同时缓解。
怀孕早期发生的呕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分紧张,通常对健康没多大影响,不需要治疗。只要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注意休息即可。多数人到怀孕12周以后,这些症状可以自行消失。当然,那些吐得特别厉害,吃什么吐什么的孕妇,代谢变得紊乱,就需要去医院加以治疗,必要时要住院输液。
腾讯新闻前几天报道:
美国的一位准妈妈称自己在脸书上吐槽自己身体发痒,本以为只是正常的孕期反应,但是好心的网友提醒她去检索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结果这位准妈妈发现自己的症状和妊娠期胆汁淤积症一模一样,幸亏及早发现,她及时的住院接受治疗,不然身边可就没有这么可爱的宝宝了。
作为孕妈一枚,在妊娠期间,水肿、失眠、恶心呕吐、瘙痒等等反应是很常见的,而据悉,有20%的孕妇会出现瘙痒症状。
但是很多时候产妇孕期皮肤瘙痒现象不能小觑,因为这往往是胆酸增高的一种信号,会发生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是一种母源性疾病,一般是对产妇没什么危害,但是对胎儿的影响比较大,而且这种病在产后一般会自动消失,预后良好。但是在产前发生该病,会大大增加围产儿的死亡率。该病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加强对胎儿监护,是可以避免不良后果的。所以一般发生孕期瘙痒,最好是到医院做检查判断,检查会发现产妇的胆红素、胆汁酸指标偏高,胆汁酸甚至可达正常孕妇的100倍左右。
主要症状1.瘙痒:无皮肤损伤的瘙痒是ICP的首发症状,约80%患者在妊娠30周后出现,有的甚至更早。瘙痒程度不一,经常呈持续性,白天较轻,晚上加剧。瘙痒一般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以发展到面部,这种瘙痒症状常出现在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之前平均约3周,也有长达数月的患者,多于分娩后24-48小时缓解,少数在1周或1周以上缓解。
2.黄疸:10%-15%患者出现轻度黄疸,一般不随孕周的增加而加重。ICP孕妇有无黄疸与胎儿预后关系密切,有黄疸的患者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都会显著增加。
3.皮肤抓痕。四肢皮肤出现因瘙痒所致的条状抓痕。
4.一般没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少数准妈妈会出现上腹不适,轻度脂肪痢。
相关检查1.血清胆酸(胆汁酸)测定
是诊断ICP最有价值的方法,也是ICP最主要的特异性证据。胆汁中的胆酸主要是甘胆酸(CG)及牛磺酸,其比值为3:1,测定孕妇血清甘胆酸是早期诊断ICP最敏感方法,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及时监护、处理,均有参考价值。
2.肝功能测定
大多数ICP患者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轻至中度升高,为正常水平的2~10倍,ALT较AST更敏感;部分患者血清胆红素轻—中度升高。
3.病理检查
产后胎盘病理检查可见胎盘及羊膜均呈不同程度黄色和灰色斑块,绒毛膜板和羊膜有胆盐沉积,滋养细胞肿胀、数量增多,绒毛基质水肿、间隙狭窄;ICP患者肝组织活检见肝细胞无明显炎症或变性表现,仅肝小叶中央区胆红素轻度淤积,毛细胆管胆汁淤积及胆栓形成。电镜切片发现毛细胆管扩张合并微绒毛水肿或消失。
病因1.女性激素
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妊娠后体内雌激素代谢失调有关。妊娠后,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造成某些孕妇肝细胞内酶的异常,导致胆盐代谢能力的改变,造成肝内胆汁淤积。当肝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时,就可出现黄疸。又由于胆盐存积于皮下, *** 感觉神经末梢,就产生了瘙痒症状。
2.遗传因素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家族性的特点,常常母女或姐妹都会发病。
3、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ICP发病率与季节有关,冬季高于夏季
治疗方法1.本病确诊后,可服用消胆胺、苯巴比妥或地塞米松等药物,中药茵陈汤加减也有较好治疗效果,可以降低血中胆酸水平及其对母儿的不良影响。
2.除药物治疗外,还需注意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改善胎儿宫内缺氧的状况。并且应认真进行胎动计数,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1小时。
3.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加强胎儿电子监护及腹部B超检查,以监测胎盘功能和胎儿情况。
4.妊娠35周后应住院监护胎儿安危,一旦发现胎儿存在宫内险情,及时处理,抢救胎儿。
5.妊娠达到37孕周后,应及时予以终止妊娠,以免在延长孕期过程中,发生胎儿宫内猝死的严重后果。
6.分娩过程中,应加强胎儿监护,预防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并作好新生儿抢救的准备。对合并有胎儿宫内窘迫或其他高危因素者可酌情采取剖宫产术结束分娩,以确保新生儿的良好预后。
7.维生素K的应用:当伴发明显的脂肪痢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时,为预防产后出血,应及时补充维生素K,每日5-10mg,口服或肌内注射。
不良影响1.对孕妇的影响:
ICP患者伴发明显的脂肪痢时,脂溶性维生素K的吸收减少,致使凝血功能异常,导致产后出血。
2.对胎儿的影响:
由于胆汁酸毒性作用使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可发生胎儿窘迫、早产、羊水胎盘胎粪污染。此外,尚有不能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等。
预防措施1.有研究表明,通过补充一定量的钙、维生素C、维生素E、硒,都有利于ICP的预防。一般来说,营养良好的准妈妈发病率明显会低于营养欠佳的准妈妈。
2.经常 *** 双脚的十二指肠(位于双足底第跖骨近端)与右脚的胆管反射区(位于右脚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因为胆汁是通过十二指肠进入肠道,如果这个区域出现功能状态不佳就会导致肝胆排泄不畅而使胆汁淤积。
3.准妈妈要保持情绪平稳,饮食要清淡,不乱用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