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吃饭多久合适

时间: 阅读:14353
吃饭多久合适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4-03 12:35:52

正常人吃饭花20分钟左右为宜。因为吃饭要细嚼慢咽,吃太快对胃不好,吃太慢饭菜又凉了,也对胃不好。重点是吃太快不易消化,容易胖。
 “狼吞虎咽”、“三扒两拨”常用来形容某人吃饭快,这种进餐习惯会带来消化系统疾病,如果再经常吃得太烫,则会导致食道癌。每顿饭吃2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饭菜的温度以37℃左右为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3-01-31 04:04:50

    宝宝不爱吃饭,家长可以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1、孩子真的饿了么

    很多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到吃饭时间就一定要吃饭,不停地追着孩子喂饭,其实孩子不愿意吃饭,很可能是因为还不饿,并不是不想吃。

    试一试稍微等一会再喂,如果还是一直不愿意吃,那才是因为其他问题。

    还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不饱,每次总是再来一口,非得孩子吃完,才算吃饱了。喂孩子吃饭千万不能用“一碗”“两碗”这种量词来衡量,要适可而止。

    古人讲过“要想婴儿安,三分饥与寒”,就有孩子不能喂太饱的意思。如果孩子吃得太饱,积食了,后面连续几天就都会不想吃饭。

    2、吃饭还在玩

    宝宝本来好奇心就比较大,容易分心。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就让宝宝玩玩具、看电视,边吃边玩。或者一边开着手机,一边骗孩子张嘴。

    殊不知,这样转移孩子注意力,造成人在吃饭,心却不在吃饭,脑子里在想其他的事情,这样不仅对肠胃是不好的。

    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吃饭就一定要看电视和玩玩具的思维以后,就会变得越来越难喂了。

    3、厌食、挑食

    孩子挑食厌食有可能是因为饭菜不合口,当然也与家长或代养人的饮食习惯有关。

    人往往会在第一次接触一样东西的时候对它形成一种深刻的印象,更何况孩子的思维很单纯,如果吃了一次觉得不好吃或者不喜欢,很自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再吃。

    或者含着不愿意吞下去,也是因为对食物没有产生出兴趣。

    还有一点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不能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又打又骂!&l

  • 景天
    回复
    2023-01-31 04:04:50

    你好,作为一名育儿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简单的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如果家里的宝宝不爱吃饭,我认为如果是饿几顿是从根本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所谓的是治标不治本。另外还很有有可能还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 宝宝不爱吃饭可能有以下原因 1、 寒凉之物伤着了 最近是不是吃了不少大凉之物,比如:香蕉、西瓜、或者冰激凌等,这些寒性较大切忌不可多食。大寒之物吃多了,就会伤害宝宝娇弱的脾胃,脾胃不运行了,自然就不爱吃饭的。 2、 给孩子吃撑了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所谓饥饿不是让妈妈饿着孩子,是尊重宝宝的意愿,如果宝宝不愿意吃了,那说明他已经饱了,千万不要哄着把碗里的粥全部吃完,因为那只是你认为的量不是宝宝实际需要的量。 3、孩子是多餐制,往往是三餐两点,就是早饭午饭中间还要吃的,午睡起来到晚饭之间也要吃得,要么水果要么酸奶,或者其他东西,这个相信每位妈妈都知道也都做到了。正因为如此,到了吃饭的时间,宝宝可能还没消化完中间加的点心呢,怎么会饿呢 这是我个人一些观点,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 山亭柳
    回复
    2023-01-31 04:04:50

    宝宝在家是块宝,吃饭爸妈追着跑,刚吃一口又吵闹,不吃饭菜零食找,爸妈无奈又苦恼,专家这里有妙招!

    &l

  • 泠青沼
    回复
    2023-01-31 03:03:40

    一般而言,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半小时左右。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

    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扩展资料:

    日常饭食的摆设是在各座席摆上一个饭碗、一双筷子、一只汤匙、一碟调味酱,用饭后通常会给客人一条热毛巾,代替纸巾抹手及抹嘴巴。

    所有菜肴同时端上餐桌中央,各人用自己的筷子直接从各碟共享的菜肴夹取食物;汤水一大锅的端上,各人同饮一锅汤。

    客人用饭时绝对不可以来一招“飞象过河”,夹取放在远处的菜肴,由于中国人喜欢全体共享菜肴,他们的餐桌大多数是圆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长形餐桌。

炒面煮多久

菌类煮多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