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天灸要多久

时间: 阅读:13818
天灸要多久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1-18 05:34:06

多年临床发现在给病人施灸的过程中往往是需要21天为一个疗程会受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顽固性的时间较长的一些病症,更需要坚持21天,艾灸是一个能量的堆积的过程,如果灸个三五天或者十天八天看不到效果就放弃了,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只要有耐心坚持21天,往往会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常给我的病人说这样一句话要灸就灸21天,灸两三天还不如不灸。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我们都知道,七夕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不仅有“妻”、“期”、“吉”之意,其实它还是一个生命周期。人们最早过七夕节,隐含着一种生殖、自然、时间崇拜。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它说男子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女子七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来月经,可以生子。三七发育完全成熟。四七身体盛壮。五七脉衰。六七面焦发白。七七形坏而无子。七七,是一个生命周期。

    ∵《周易·复卦》也讲:“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意思是,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七七,是一个轮回循环。

      《伤寒论》揭示人体神奇的“七日节律”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说过这样一句话,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意思是,一个外感病,通俗的说,一个感冒,头疼,发烧,怕冷,没有汗,甚至有点轻度的咳嗽、喘,如果没有去治疗,没有发生合并症和并发症,到第七天的时候它自己就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是这个病的自然病程结束了。

      在张仲景的著作里,不仅谈到了外感病的七日节律,也谈到了外感病的十四日节律,那如果十四天没有好,那可能就要二十一天好。

    节律就是有节奏的时间规律,例如患了感冒,即使不治疗,七天也可自行痊愈,如果继发感染病程延长,痊愈之时或许是7天的倍数,要么是14天,要么是21天。这就是“七日节律”。

      现代医学充分证实了这一规律的存在。而且,在六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曾有过“七日神力”说,认为生命过程(包括疾病的征兆)有7天重复的周期性。

那么,那些疾病有明显的七日节律呢?

  外科医生都知道,多数人手术后拆线的最佳时间是手术后第7天。而在器官移植中令人棘手的排异现象,竟然也遵循着7天一个周期的规律,常发生在手术后的第7、14、21或28天。

    一种疾病首次急性发作,要判断它是否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也常以7天为界限。超过7天,预示急性期已过,疾病可能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期。

感冒与人类共存了上亿年,而机体与感冒斗争的规律也恰巧是7天。医学家告诫人们,患了感冒,治疗要7天,不治疗7天也会自愈。若7天不愈就不再是感冒而可能合并了支气管炎、肺炎、鼻咽炎等疾病,或者压根就不是感冒。

咳嗽是常见的症状,而绝大多数咳嗽会在7天内自愈。要是咳嗽超过7天,就应该去查查咳嗽的病因。

      困扰现代人的心脏病、卒中的发病高峰,居然也有“七日节律”的特点。我国医学专家调查,在我国城市居民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每周的星期一是一周中发病率最高的一天,与世界各地的七日一高峰节律相同。

      中医艾灸调理过程中,要按节律来确定疗程,21天持续施灸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然后可改为一周三次或两次巩固前期艾灸成果,打持久战,首次21天过程很重要,坚持一段时间自然会收获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3-02-03 01:01:24

    #艾灸#我是一个临床医生,我是1968年下乡的老知青,在1970年的3月。开始在农村的生产大队当赤脚医生。1970年的5月我就开始接触了艾灸,当时有一件事让我觉得非常神奇,就是一个老太太,她每天自己给自己做艾灸,她说艾灸治好了她的多种疾病。

    1970年的5月我就开始接触了艾灸,当时有一件事让我觉得非常神奇,就是一个老太太,她每天自己给自己做艾灸,她说我治好了我的心口痛和拉拉尿。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尿失禁。

    由于当时我才18岁,我根本就不相信烟熏火燎的还能治病,我一般都觉得只有是吃中药或者是吃西药或者是打点滴,才能治疗疾病。

    由于那个阶段各种书都当“鲜花和毒草给烧掉了”,所以要想学习,找到一本医学方面的书籍很难很难。我也是无意之中到她们家去给她儿媳妇打点滴,然后看到厢房老太太自己在做艾灸。

    于是我和她唠起了家常,然后她告诉我“姑娘这个艾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我今年80多岁了,我经常用这些方法给我自己做艾灸,解除了我身上很多的病痛”。当时我正好也是胃口有点不舒服,于是我就说能把你那个艾草分给我一把,我回去做艾灸试试效果。

    就这样当我拿回来孙奶奶给的艾草以后,我用了我才觉得这个东西真的好,从此一发不可收,我开始传播艾灸,使用艾灸,在艾灸中受益。

    到现在我已经从医52年了,在我退休这14年之中。我一直在传播艾灸,教会百姓自己治病,我的健康我做主。

    至今我已经先后出版了,11本关于艾灸的书籍。


    关于你说的效果非常满意的事例,说也说不完,如果说都在我的书里。

  • 冉冉云
    回复
    2023-02-03 01:01:24

    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艾灸经历

    我是做批发生意的 一次再搬货时不幸扭伤了脚。第二天正好一个艾灸馆的来进货,他说来我帮灸一下,我说,你开玩笑吧,我就是专门做这个东西批发的,知道艾灸有效果,但我这时扭伤,也能灸吗?

    艾灸馆的老师说,有没有效果灸一下不就知道了吗,有不要你掏钱,试试怕啥。怎么舍不得你的灸条吗

    我一想也对,试试就试试呗,取了她长期进货的那款灸条,开始体验。

    她先灸了我手上的合谷穴,眼看着大概有10分钟出现了灸花后,换灸腿部的阳陵泉大概五分钟,然后就是灸扭伤处,她一边用刮痧板刮痧,一边艾灸,大概有15分钟后,明显感觉不痛了。

    我的反应就是像个傻子一样,艾灸馆的老师说,明天再灸一次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不过我没有等到第二天灸,因为下午,我的脚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从艾条的批发商,开始认真的学习艾灸的知识。

    我感谢哪位给我义务艾灸的老师

    没有她给那次给我艾灸,我可能还仅仅是把艾条当成商品的小生意人。

    所以,灸对穴位,肯定有效

    我还记得哪位老师的一句话,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再次感谢这位老师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2-03 01:01:24

    正在做艾灸。来说说亲身体会!

    想到哪说哪,条理性估计有点乱。

    我是去年开始接触艾灸,我的体质寒湿很严重,严重到已经怕冷怕风,为啥知道自己体质,是之前先去中医调理,中医效果非常缓慢,吃了一年的中药,效果有点,但很慢很慢!

    偶然机会了解到了艾灸,而且知道这个对去寒湿最适合。

    去年伏天开始,我的两条腿冰凉怕冷,夏天不敢穿裙子,脚经常冷不热乎!

    于是艾灸的老师说,腿是水道,我的双腿严重不通,第一疗程20多次,一次一个半小时,着重灸腿部脾胃的经络。老师配合有手法按摩等。

    第一疗程结束脚腕处鼓起了两个大包,摸起来就跟装水的气球一样手感,感觉里面就是水,艾灸师说是排到这排不出去,还得慢慢来灸。我给朋友看了摸了,她们都觉得好神奇!第一疗程结束,我想着接着来吧,续钱,继续!

    第二疗程开始加入了后背,肚子部位的穴位,再配合腿部!不知不觉,我发现脚腕处的大包没了。但有些地方还不是很平坦,左右对应看得出不通畅的地方还是有点点鼓。通畅的就平了。

    随着秋季,天气转凉,减少次数,在就停止艾灸!

    去年冬天,出奇的没觉得冷,而且整体见风就头疼,哪哪都疼的毛病轻了很多很多,人也感觉精神了。不舒服的次数明显减少减轻!

    今年疫情期间,开春天暖,自己在家,按照艾灸师的手法部位,自己灸自己腿部,然而惊奇的发现,开始减肥了,之间腰腹部的虚虚的肉肉,不知不觉腰腹平坦了,体重少了七八斤的样子。

    今年因为疫情,一直没敢去,前段才继续开始了,艾灸师灸背,腰、肚子。我自己灸腿部!

    打算坚持完今年伏天。

    等到再有新的感触,我再来说说!

  • 山亭柳
    回复
    2023-02-03 00:00:14

    从冬至后的第19天开始。三九天,是指从冬至逢壬日算起的三个寒天,其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具体计算方法是,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每九天算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第三个九天叫三九,第四个九天九天叫四九,第五个九天九天叫五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

    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时间一般是出现在冬至之后。立冬后,表示进入了冬季,并不是进入冬季就意味着开始寒冷,因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还不很冷。在冬天季节,所谓冷在三九,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寒冷是在冬至之后,尤其是三九天、四九天。

    三九天灸是一种中医养生疗法,通常在三九天进行。三九天灸最佳时间是三九天,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样,属于中医治疗学中的天灸。

煲粥需要多久

清宫需要休息多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