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多久把尿

时间: 阅读:1359
多久把尿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2-23 13:24:35

把尿派

崇尚把尿派的人,有的建议3个月以上就可以把尿,认为孩子在3个月以上颈椎脊椎可以承受了,就可以定时给孩子把尿了。

有的建议是6个月开始,晚一点的则是1周岁以后了。

也有一些朋友总结出一些方法来,比如隔一个小时把一次尿,让宝宝形成尿液后再把尿等;

还有的用的方法是如果孩子没有尿,就打开水龙头,或者发出嘘嘘的声音来,让孩子变成条件反射,尿出来。

讲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个朋友说,她一紧张就想尿尿,一听到水声音就想尿尿,会不会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

非把尿派

我是非把尿派,我家纸尿裤用的不少,夏季白天不怎么用,冬天是一定会用的,而且我基本上属于顺应孩子天性,没有经历过训练把尿过程。

一般说来,宝宝一岁半以上才会慢慢有了一点控制尿的意识,在此之前一般即便形成了也是条件反射。

经常看见奶奶或者外婆抱着小宝宝在那把尿,宝宝半天也尿不出来,奶奶或者外婆还耐心地嘘嘘着,感觉老人也累,孩子也累。

所以我会顺应孩子的生理过程,孩子会自然过渡到可以把控自己的尿意时候,这样对孩子心理和生理上都有益处。


宝宝几个月把尿合适?

宝宝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把尿了。这个时候的宝宝,虽然刚开始把尿的时候,会抗拒,会哭闹。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宝宝就会很自然的听虚了,有尿一把就出来,也不会抗拒了。

把尿时需注意保护好宝宝的头和颈部。把宝宝的头和颈部靠着自己都肚子,两手轻握住腿,让腿伸开。

把尿的不好在于花费的时间精力多

把尿就不用被尿布湿包着捂着,可以节省开支,而且宝宝舒服,还方便清洗宝宝屁股。

但把尿需要花费精力,而且宝宝在婴幼儿时期,有时尿多,不易把握时间,尿湿裤子就要洗,很麻烦。

不过孩子小,把尿得看季节。如果是在大冬天,那就没必要了。冬天冷,把尿需脱裤子,担心着凉。

我家宝宝就是在三个月时开始把尿,刚开始把尿,很抗拒,哭闹表示不满。但那时在六月天,热得要命。就不给宝宝垫尿布了,开始把尿。

把尿也没有出现别人所说的肛脱啊什么的情况。现在孩子快两岁了,完完全全已经脱离了尿不湿。

我家宝宝现在一岁八个月了,说说我的经历。六个月以内我是坚决不让把尿的,娃儿太小真心不合适把尿,那么小的娃娃抱着都感觉抱不稳,更别说把尿的时候端着腿了,对小孩发育不好。六个月之后适逢夏天,她爷爷要给她把尿,说天气太热,没有阻拦,结果晚上也不拉尿,憋着非要把出来才能接着睡,极度影响宝宝的睡眠。后来就不让爷爷把尿了,到一岁七个月了,想着天气热孩子也不小,可以试着训练尿尿了,于是重新开始把尿,没多久就自己学会尿尿了。

所以说,宝宝到了一定年龄都会学会如何自己尿尿,而且到了适当年龄更事半功倍,真心没有必要提早把尿。一般来说,到孩子18个月的时候可以开始进行如厕训练,这个时候开始把尿就可以了,至于更早的,除了节约尿不湿,其他的好处也不那么显而易见吧!

我是不建议给太小的宝宝把尿的。虽然把尿有时候的确可以节省一定的开支,但是对宝宝的发育并不好。一般宝宝在2-3岁能够控制大小便,但有时候也会尿床,而完全能控制大小便,在4-6岁。

根据我的观察,当宝宝有这几种反应时,就可以尝试给宝宝排尿排便了。

1. 宝宝可以向我们表达尿不湿尿湿了不舒服或不穿了。

2.宝宝有主动大小便的意愿。

3.宝宝会模仿我们上厕所的动作,在宝宝马桶上坐一会儿。

4.尿不湿可以保持干燥至少两小时。

5.睡午觉醒来后尿不湿是干燥的

老一辈人都有把尿传统,一方面是出于对尿不湿的不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节约。如果是妈妈自己看孩子,孩子要尿便时,可能会有一些反应,这时候妈妈们给宝宝把尿会事半功倍,偶尔可以根据宝宝的反应把尿,但不要强迫。

如果要进行便尿训练,可以在一岁半以后。我们一岁半以后在家时,白天不穿纸尿裤,晚上还穿,两岁的时候,她自己就不穿了,要尿了,她会喊我,所以还是顺应孩子的规律来比较好。

很多家长关心宝宝几个月把便比较好,既能快速掌握排便技巧,又不会发生传说中的"痔疮、脱肛"等问题。


把屎把尿是大小便训练的一种,大小便训练,也叫做如厕训练,是培养宝宝排尿和排便习惯的一种训练。如厕训练的方法在 历史 上不是一成不变的,20世纪初美国的《父母》杂志认为大多数 健康 的婴儿可以在8周龄开始训练,其后,有儿科专家提出家长应该在观察到孩子发育到一定水平再开始训练。再后来,在这个问题上逐渐形成了两大流派,分别是Azrin、Fox两人提出的以家长为中心的训练方法以及Brazelton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训练方法。


对小婴儿来说,不能独立行走,不会表达自己想上厕所的意愿,也不具备穿脱裤子的能力,必须通过家长帮助他们完成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给宝宝把便。而权威机构美国儿科学会的主张是, 在孩子18个月后开始进行如厕训练 ,加拿大儿科协会也是这样建议。

可以看出, 把便和主流如厕训练不同的是,前者是在孩子出生后几个月内,家长把孩子固定在一个特殊体位,去完成这个排便和排尿的动作。 而主流的如厕训练是在18个月后,通过一定的训练方法,让孩子学会主动去蹲厕所排便排尿。

那么,

把便就不好吗?还是有什么危害?

把便不是中国特色,在其他国家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非洲和印度,最早在几周或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把便。 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证实把便会导致肛裂、痔疮、脱肛门等这些问题 ,如果发现这些疾病,需要找其他原因,比如便秘或先天发育异常,而不是把锅甩给把便,最好也不要用把便这件事来指责老人“陋习”。然而,也没有很好的证据支持把便会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因此,把便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它是一个“天平”,如果想给宝宝把便,要仔细观察 宝宝的排便信号(比如扭来扭去,用力憋气,哭闹等) ,而不要强迫去把,强制把便会造成天平的失衡,让宝宝产生不良情绪,把排便当成一种不愉快的体验。

主流如厕训练又怎么做呢?

有的家长会说,我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观察排便信号和多次给宝宝把便,那么可以尝试以孩子为中心的主流如厕训练,一般是在18个月以后,宝宝的发育和行为都准备好了的时候。比如:

1

发育方面

2

行为方面

如厕训练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情,大多数宝宝不能一次做好,即使完全学会了也可能会出现偶尔退步的现象, 爸爸妈妈们要多鼓励宝宝,耐心引导,尽量避免负面评价,可以适当的奖励 ,和宝宝一起努力让如厕这件事变得有趣起来。


总结来说,把便有什么好处或坏处,目前并没有高质量的研究结论,我们没必要把这件事情“妖魔化”,在不强迫孩子的前提下可以把。但是,权威机构美国儿科学会以及加拿大儿科协会主张如厕训练在18个月后开始。

我是虫宝妈,不请自来者!

关于这个“把尿”的问题,说说我的看法: 千万不要相信老一辈“我们小时候都这样”的错误思想,我们要“拒绝把尿”!



不要给宝宝把尿

因为宝宝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三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好,而这是人控制大小便的生理基础之一,在此之前宝宝是没有能力控制排尿排便的

过早把尿的危害

过早把尿把便既不利于宝宝髓关节的发育,同时也容易造成脱肛、肛裂等现象,因为宝宝的括约肌还在发育阶段, 长期频繁把尿会对宝宝的肛周肌肉造成压力,出现肛门脱垂 。不要错爱了宝宝,我们的无知真的会害了宝宝的, 伤害小的则影响宝宝创建自主排尿功能,导致宝宝憋不住尿、尿频等;伤害大的会直接造成宝宝脱肛、肛裂

如何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呢

一岁半左右的宝宝就逐渐会有自主排尿意识了,妈妈们可以因势诱导宝宝,这样就很容易使宝宝养成自主排尿的良好习惯,从而戒掉尿不湿

我们应该选择吸水性比较好的尿不湿,勤换尿片,呵护宝宝的小PP!



感谢阅读,我是虫宝妈,不知道你同意我的观点不?欢迎下方留言

其实宝宝在几个月内最好不要把尿,训练孩子排便大约要一岁半。

对于几个月的宝宝把尿,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有很大影响的,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方面。

孩子过早把尿,不仅不能 帮助孩子更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反而危害很多。 一般来说,孩子长到一岁半之后,都能灵活的坐、站、走、蹲、起。这说明他们的肌肉,神经已经有了一定的发育, 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了,所以此时开始训练坐便如厕比较合适。

能看出来有屎或者有尿就可以把了。

我自己带孩子,刚不到50天的时候就开始两三天甚至四天才拉一次,每次拉都很痛苦,哭闹打挺,屁股不能着地儿,怎么哄都哄不下来,只能抱着。有一次刚拉了抱起来要给洗屁屁就又拉了,拉出来一大堆!之后看到她持续性使劲儿,我就开始把屎,把的过程中她就安静的呆在我臂弯里,东瞅瞅西看看的,能感觉的出来那个姿势她很舒服,虽然有时候出来的是一个屁或者一泡尿,但是把出屎粑粑来的时候更多。

所以,我家是能看出来是拉屎了就开始把了。是我自己主动给把的,虽然孩子爷爷奶奶不管我们,姥姥姥爷顾不上我们,就我自己一个人看孩子,但是的的确确是我自己主动给把的。希望对你有用吧

几个月的孩子,其实还没有控制大小便的能力。所以,我不建议你过早对孩子把尿。

就算孩子能一把就尿, 那也只是形成了条件反射,他的生理发育根本没有达到能自主控制如厕的阶段。

我们一直坚持不要超越阶段培养孩子,不要拔苗助长,而把便把尿就是典型的例子。

此外,为了方便把便把尿,很多老人给孩子 穿开裆裤,让孩子的生殖器暴露在外面。这时候,男孩子容易玩生殖器,而女孩因为尿道短,也容易引起很多卫生问题。

有时候负面影响是长时的,并不是当下就能看得出来,所以 不要总觉得“ 小时候你都是把尿把大的 ”是一件堂而皇之的优良传统。 孩子需要时间慢慢长大,他们的节奏也需要我们的尊重。

我的两个宝宝都是穿尿不湿,都不把尿,到孩子会走了,白天不出门的话就不穿尿不湿,出门的话还是要穿的。在家里就可以光屁股了,慢慢训练孩子到小便盆上厕所,两岁左右,孩子在家上厕所就不用管了,出门他要是尿尿,也会说了,所以最好不要把尿,顺其自然,孩子慢慢就都会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1-06 18:18:13

    女性在分娩时会造成盆腔内神经肌肉组织受损,从而导致骨盆肌肉强度下降和神经功能障碍,进而造成骨盆支撑力的下降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还有研究认为患有尿失禁的妇女其盆腔内胶原蛋白含量下降以及胶原蛋白合成不足,进而造成盆底组织对泌尿生殖道支撑力的减退。

    导致产后漏尿的主要原因包括盆底肌的松弛和阴部神经损伤,在产后应及时进行修复。哪些女性特别需要进行盆底功能恢复?

    1、盆底肌肉松弛:产后42天的妇女,多产的妇女,目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引发临床医学关注,很多医院妇产科已经专门开展了产后42天盆底肌康复训练。

    2、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咳嗽等腹压增加时可能出现漏尿症状)、急迫性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混合性尿失禁;

    3、器官脱垂:轻、中度子宫脱垂、膀胱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直肠脱垂;4、性生活不和谐:性交疼痛、无性快感、性欲下降、无性高潮。

  • 半夏
    回复
    2023-01-06 18:18:13

    谢邀!

    产后漏尿,又叫产后尿失禁,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疾,如果不治疗的话会越来越严重。临床调查显示:产后3个月后还存在尿失禁,那不治疗的话有90%的可能,尿失禁会持续下去。

    产后尿失禁的原因有哪些?

    1.女性的尿道短且直的特点,造成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尿失禁。

    2.怀胎十月,导致孕妇盆底的肌肉弱化。

    3.分娩的过程可能导致骨盆底的肌肉松弛和神经的损伤。顺产发生率更高。

    产后尿失禁是跟怀孕密切相关的,因此预防比较难,但是可以通过运动+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

    1.通过凯格尔运动,恢复骨盆肌肉的活力(具体方法见图)

    2.双频尿失禁电刺激疗法

    3.体外磁振治疗法

  • 离亭燕
    回复
    2023-01-06 18:18:13

    谢谢邀请。

    所谓漏尿,是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于老年人。是盆底肌肉薄弱导致的。

    一般顺产或者多次顺产者容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提前预防的方法是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即提肛训练,又叫凯格尔运动,加强盆底肌肉用的,方法简单:大便结束时候的那种收缩肛门的动作,你自己体验一下。做10个分别3秒钟的收缩和放松。每天至少要做几次。目的在于逐渐能够增多肌肉收缩次数增加收缩强度。如果要进行凯基尔练习至少要持续6周,一直做更好,练习时如果能够收缩与放松自如,可以进行从收缩到放松的快速转变练习,达到一秒钟内可以收缩放松各一次。产前产后多做此项训练,对加强盆底肌肉有效,对预防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有效。

    希望回答对您有用。如果还有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咨询。

  • 半夏
    回复
    2023-01-06 17:17:03

    18个月左右。
    不建议时间过早,大概18个月左右为宜。
    因为婴儿的膀胱括约肌还没有发育成熟,其次是因为宝宝太小的话,髋关节还在发育,如果过早且频繁的话,对孩子髋关节的发育不利。
    再有,若姿势不正确,还有可能会导致孩子髋关节脱位,只有等到孩子18个月以后,身体各功能逐渐完善才可以。

异地恋多久见一次

蒸螃蟹要多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