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骨折手术后多久能下地

时间: 阅读:12995
骨折手术后多久能下地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04-04 16:58:49

左脚踝骨折了,术后100天以后 才可以下地走路。“伤筋动骨一百天 ”这句俗语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说如果骨头发生了骨折,就需要等待100天,才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骨折部位可以根据ct拍片的结果,来判断愈合的程度。骨头内部组织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正常下地行走了。一般情况下,左脚踝骨发生了骨折,患者是不可以自行提前行走的。由于现代的医学越来越发达,会根据ct拍片检查结果来判断病人的恢复程度。骨头骨折的部位长出了骨痂,骨痂在随着时间的增长慢慢地愈合,左脚踝骨折患者尝试走路时不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就可以尝试着锻炼走路了。

一、左脚踝骨折患者,在经过手术以后,是需要长达三个月的时,才可以初步愈合 

骨头在经历骨折以后,是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才可以初步愈合的。一般情况下,四个星期以内才会消肿,八个星期还会长出骨痂,在经过十二个星期以后,骨头才会初步塑型。这段时间也就有了足足100天,骨头只有在塑形以后才会有力度在地面上支撑身体行走,少于三个月是不可以自行在地面活动的。

二、想要确定是否可以行走,还需要根据拍片的结果来判断,老年人需要适当的延长时间,以免提前走路下肢发生肿胀疼痛

总会有一些患者在床上躺不住,想要提前下地行走。其实,骨折的患者并不推荐自行下地,本来受伤的骨组织就已经非常脆弱了,再加上筋腱部位也会受到损伤,怎么也要等到康复以后才可以下地。医生也会让左踝骨骨折的患者每隔半月拍一次片,查看骨头的愈合情况。只要骨头塑形以后,就可以下地行走了。

那么,你知道如何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吗?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3-02-20 10:10:18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如果骨折,是没那么容易痊愈的。如果发生股骨头骨折,动过手术后多长时间可以下地行走呢?

    通常情况下,手术后大约需要六周左右免负重,但是可以下地活动,用拐杖借力,六周后患者就可以拄拐部分负重下地行走。手术后大约三个月到六个月,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开始完全负重行走。

    但其实,患者多长时间才能下地行走需要看具体的痊愈情况,而不能单纯只看时间。因为每个人的骨折程度不一样,身体状况不一样,手术后护理情况不一样,这就导致了骨折后的愈合速度也不同。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的痊愈时间比较短,但部分人可能会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者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具体还需要到医院拍片检查后才能确定。

    那么,怎么做才能促进骨折手术后的痊愈速度,让患者能更快下地行走呢?

    第一,注意补充营养。骨折能否顺利愈合的关键是营养,所以骨折病人要多补充营养,做到食物营养丰富。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比如说西红柿、青菜、包菜、苋菜、萝卜等,另外,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也很重要,如杂粮,这些食物能够有效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第二,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由于骨折患者活动限制,伤痛在身,经常食欲往往不振。有时还容易发生便秘。所以,骨折病人的食物既要做到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患者们平时可以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也可以吃些蜂蜜、香蕉等具有促进胃肠消化、促进排便作用的食物。

    第三,忌过量食肉和喝骨头汤

    部分患者信奉“以形补形”,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多喝骨头汤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但这是不对的,因为,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其实会推迟骨折愈合时间。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需要依靠骨膜、骨髓,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分,主要是钙和磷。如果骨折后大量摄入肉和骨头,就会导致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造成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阻碍骨折进行愈合。

  • 龙葵
    回复
    2023-02-20 09:09:08

    伤筋动骨一百天,难道这么长时间都需要在床上度过?当然不是,大多数下肢骨折都可以早期下床活动。那么究竟什么时候才能下床呢?刚开始练习走路时需要注意什么?其实,从骨折卧床那一刻起,就需要为走路做准备。大家印象中骨折需要卧床多久呢?

    骨折卧床并不只是躺着休息这么简单。

    很多人印象中,骨折了就要打石膏、缠绷带、吊起来躺床上,一动不能动。其实,在骨折得到妥善处理后,绝大多数腿就不用再吊着了,这时候人虽然还得躺在床上,但并不是完全不能动。实际上,这时候医生往往会鼓励患者活动,这是为什么?首先,骨折后由于下肢活动量减少,会导致血液流动减慢,此时血液很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这种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顺着血流堵塞肺部血管,导致突发呼吸困难,咳血,这是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急症,十分危险,早期肢体活动能增加血液流速,有效避免血栓形成。其次,长时间缺乏活动,也会使骨折临近关节变僵硬,有很多患者骨折虽然长的很好,却发现脚脖子抬不起来了,或者膝盖不会打弯了,这种僵直后期治疗起来十分麻烦,而早期通过积极活动是可以避免的。第三,长时间不活动,肌肉也会因为缺乏锻炼萎缩,无力,将来即使可以下地行走,也需要付出更多的锻炼。因此,骨折卧床时医生建议可以通过蹬床,紧绷肌肉,关节活动等办法,开始早期的功能练习。

    第一次准备下床走路需要注意什么?

    当医生允许骨折后下地走路,无疑很让人高兴,但是很多时候,起床时却出现眼冒金星,直出虚汗,这是为什么?其实,在卧床到站立的过程中,不能过于着急,否则容易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和类似虚脱的感觉,所以对于骨折卧床的患者应慢慢地起床,当身体适应后再完全的直立。再者,对于单侧下肢骨折而言,比如单侧的大腿骨折,小腿骨折,踝关节骨折等,手术固定后,骨折大多十分稳定,此时也不必完全卧床,在术后1-2周就可以试着拄拐下床行走,但是注意这时候最好拄双拐,有人搀扶保护,骨折的肢体不能踩地,利用健侧肢体完成上厕所的重任后,仍以卧床为主。一般在2-3个月左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改为单拐,逐步开始行走。

    如果是这些情况,就别急着下床走路了。

月子多久可以吃水果

怀孕要多久才能生孩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