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放射科杨大夫,关于诊断时依赖影像学检查,我有些看法跟大家分享。
1、现在的时代是高科技时代吗?
X线诞生在1895年,CT和MRI都是诞生在20世纪70到80年代,在这个之前算是非高科技时代吗?我想可能再过百年回头来看,现在也算是茹毛饮血阶段。其实,不管是否高科技,有了好的检查手段,为何不充分利用呢。
2、CT和核磁有啥用呢?
这个问题其实真的没必要回答,笔者作为一名放射科大夫,天天用这些设备和影像给病人做诊断,有些病人因为做了相关的检查得到确诊和及时治疗而挽救了性命,也有些病人是因为做了这些检查发现没有治愈机会而失去希望。
说这些可能比较抽象,举个例子。在CT和MRI广泛使用之前,急腹症患者盲目进行剖腹探查的可能性很高。什么是急腹症?就是突然肚子痛,病因很多,比如胆囊结石,阑尾炎,肠梗阻,胃肠道穿孔,妇科疾病等等。但就肠梗阻一项,就有很多原因,比如大肠癌,肠扭转,肠套叠等等。
X线能诊断肠梗阻吗?严重的能够诊断,但是仅仅能诊断而已,无法判断肠梗阻的具体部位,肠梗阻的原因,以及有无必要手术等等。一切只能打开肚子看,有可能,打开肚子一看,已经肝转移,腹腔转移了,根本无手术机会,也可能打开肚子一看,什么都没发现。
而这一切,因为CT和MR的诞生发生了彻底改变。
3、是不是医生都是完全依赖CT和核磁等影像进行诊治?
当然不是,而且临床工作中,绝大多数不可以完全依赖影像的。这里感性的读者可以了解下多学科会诊或多学科团队(MDT)是怎么回事。一些简单的病例,一名主诊的医生可以根据化验,体检,症状,影像等作出诊治,当然,有的也不一定需要影像。但很多复杂的病例,需要多个不同专业的大夫进行集体会诊才能得到最优的诊治,这种MDT才是现代医学提倡的,也能反映一个医疗结构的真正水平。比如,肺间质病变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其诊治,需要呼吸科,病理科,放射科三个学科的专家集体讨
你这种说法就是错的,高科技时代的医生,在诊断上从来都不是完全依赖于CT、MRI。
CT/MRI的出现,是医疗的巨大进步,所以发明这两项检查的科学家是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
当一个病人来到医生面前之后,医生通过询问病情和体格检查大致判断出患者的疾病,然后再开出针对性的检查来进一步鉴别诊断,明确到底是什么疾病。
比如过去,在没有CT和磁共振的年代,脑子里面长了东西,这个东西到底是肿瘤还是一个脓肿?医生没办法完全确定。肿瘤到底长在哪里?医生没办法确定。因此,那个时候的医生,必须在病人的脑袋上做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切口,然后再用锯子把头盖骨锯下来,几乎是半个头盖骨锯下来。然后再肉眼直视下寻找肿瘤。
现在呢?由于借助CT和MRI的帮助,我们医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就知道肿瘤的位置,从而我们只需要在头上打开一个比肿瘤大一点的窗口,就可以准确的找到肿瘤,并将它切除掉。这样,病人收到的伤害就更好,术后也会更快恢复。
这就是科技进步的力量。
如果还在采用凭经验“猜”的方法,那就是开倒车,科技的退步了
很快一般做完1个小时就基本可以出结果啦,除非是疑难杂症来的,就很难出结果了,如果是疑难杂症医生也会先通知你们的。做的过程要30分钟,是一个部位的时间。不需要剪头发的,不可以带金属的东西进去的,里面有很强的磁性的,会吸走的。解答完毕,望采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