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断或评论一件事情,如果前提错了,以后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错的。在医疗上也是如此。
还要首先说说感冒,感冒一词是非常没用的一个词,从《黄帝内经》时的动词,到清朝年间被瞎改为名词,一直被“传承”到现在,教科书也是如此,西医上叫cold,和中医的“伤寒”意义相近,所以西方人认识医学也没有比中国人认识更深刻,直到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感冒”,但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知道了,和盲人摸象非常相似。我经过多年研究后,能够治愈白发,且能够基本搞清楚其机理,而且能够实现终生黑发后,回过头去看医学教科书,发现教科书中关于白发的章节完全错着呢。关于医学,现在处在:你瞎说、我瞎说、几乎大家都在瞎说的阶段,就如同以前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我们站在四个巨大的柱子支撑着的平板上,日月星辰都在围绕着我们转一样。现在的教科书写法不正确,不符合客观实际。所以老师教了学生后,学生几乎不会看病,而需要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有些思路,但是几乎都是云里雾里的感觉。如果将来教科书按照我的样子来写,学了就会看病了。关于这方面,到360网页上搜索我的文章:“知症求因全文”,或关注我的公众号:shenyiliulang,里面也有。将来还有后续的文章:知因求法,等系列文章。
回过头来说感冒,感冒一词一定要废掉,肯定会被废掉,只是时间问题。我的公众号里有“废弃感冒用伤微”,头条号里有:废掉所有的感冒药,所有的感冒药组方都不合理。
现在人们都跟着说:普通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有自限性。反正老百姓也不懂,有权力和掌握话语权的人怎么瞎说,人们也不知道,就如同张悟本在那里瞎说,那么多人跟着瞎说,瞎做一样。现在这里暂不叫感冒,暂叫“感冒样症状”。出现感冒样症状后,不一定就是感冒,而是由非常多的可能性的。就具体的某个病人而言,究竟是哪种情况,很难确定的。就你出现的症状,不论是医生还是你自己认为是感冒,其实可能根本就不是,也许是结核菌,也许真菌,也许是肝炎病毒(现在就已经发现了八大类肝炎病毒了,肯定还有没被发现的),有人甚至把自己的盆腔炎当做感冒治疗呢。
就你而言,不要再在感冒的圈子了瞎绕,瞎治疗了。先去医院检查一遍,查出原因后,有针对性的治疗,也许你是鼻窦感染,也许是扁桃
外感多是伤风感冒,风一般不会单独存在,都会和寒、热、暑、湿、燥、火相结合,产生不同的症状,总体上可分为风寒、风湿、风热等,外感病大多七日自好,如果七日不好,说明抵抗力降低,已经入里传入其它脏腑,这可能不是感冒的问题了。
风的特性是走人体的上部,有开泄腠理皮毛的作用,也有游走、肿痛、瘙痒的特性,痒自风来、风生百病,所以风是发生很多疾病的根源;风和寒相结合是风寒感冒,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的特点,《伤寒论》中就有六经辨证,已经对外感伤寒做了详细的阐述,伤寒感冒一般体质强壮的能自动发汗,2~3天就会好,体质虚弱的通过健脾健胃发汗,3~5天就会好,如果感冒超过7天,就有可能入里、或者发生其它变病,中医治疗伤寒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健其中,外来之寒温必兼散等,这些都是治疗伤寒的有效方法。
风湿感冒会有头重如裹、身重无力,以及肿胀疼痛的特点,风盛则动,湿盛则肿,可以通过清热祛湿和发散祛湿的方法治疗,体质强壮的2~3天就会好,身体虚弱的可能会有浮肿,上部的浮肿可以用发汗的方法,下肢的浮肿可以用利尿祛湿的方法治疗,风湿感冒夏季比较多见,天气湿热人们往往喜欢乘凉,所以很容易感受风湿,形成风湿感冒。
风热感冒是夏秋季节经常发生的,主要是天气炎热、干燥,造成肺使宣降,所以发热较重,口干舌燥的厉害,咽喉肿痛、怕风、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粘稠、流黄涕等,用辛凉发散的中药材治疗,用银翘散、桑菊饮等,口干舌燥厉害的可以加生地、玄参、麦冬、五味子、白芍等。
像这种感冒半个多月都不好,就不是感冒了,就可能是其它病,像感冒引起的气管炎、扁桃体、鼻炎等,虽然感冒好了,但是其它病仍在,所以好长时间也不好,总之是抵抗力降低的原因,治疗要标本兼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治疗表症的同时,要增加补气养血的中药材或者食品,如山药、大枣、黄芪、人参、白术等,都有增加人体正气的作用,对于感冒好长时间不好的有疗效,这样的人平时要多参加一些活动,多运动也可以起到治疗和预防作用。
谢谢邀请!
一般人感冒,经过休息,多飲水,〈也可适当服用中药或西药以减轻症状),多有自行痊愈。病程一般为一周。
你说感冒持续半个月也不见好转,可能有下列情况:
1.小儿易继发细菌感染如中耳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2.老人由于抵抗力下降,易继发支气管肺炎等,如果有心血管疾患,还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应及早处理;
3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早期,起病易误会为感冒。例如麻疹,伤寒,流脑,乙脑,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等,早期临床表现与感冒相似,易误诊为感冒,应该引起警惕!
因此,如果感冒持续半个月不见好转,应该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不可再拖延了。
以上供参考。谢谢阅读。
(我在微头条中曾发表《感冒自疗应有分寸》的科普文章,在《》中有关于感冒症状及防治的介绍,可查阅之,在此不再重复)。
普通感冒的周期一般在5-7天左右,流行性感冒病情较为严重一些,一般在10天左右。感冒的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痒、咽喉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有发热症状。中医上讲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风寒感冒一般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具有辛温解表的功效;风热感冒一般用银翘散加减,具有辛凉解表的功效;暑湿伤表症一般用新加香薷饮加减,具有清暑、祛湿、解表的功效;气虚感冒一般用参苏饮加减;阴虚感冒一般需要滋阴解表,可以口服氨酚伪麻那敏片或感冒灵颗粒,能够缓解和治疗各种感冒。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