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造成肺炎容易引起咳嗽,咳痰,发烧,胸闷气短等情况,感冒着凉和免疫力低等发病率高。
指导建议:
药物治疗转阴就没有问题了,如果反复咳嗽建议同时服用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清开灵颗粒等药物治疗,注意不要吃辣的和避免着凉以免刺激加重。
支原体肺炎情况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好的,这种情况下的患者不用太过担心,但是也要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避免病情加重。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则可以通过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以及软式支气管术等四种方法来进行治疗。
支原体相关的感染一般具有自限性,大多数轻症的患者不进行特别的治疗也是可以自愈的,虽然轻症的患者可以自愈,但是患者也不能轻视,也要去医院进行一个详细的检查,避免病情加重,发展成为严重的肺炎。如果发展成为了严重的肺炎,患者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
1、抗生素
在早期时候,支原体肺炎一般是通过抗生素来减轻症状,缩短患者的病程。抗生素类的药物有多种,其中包括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不同年龄阶段所使用抗生素都是不同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混合病毒或者细菌感染的患者还要更加谨慎抗生素。
2、糖皮质激素
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糖皮质激素药物主要是甲泼尼龙,甲泼尼龙针对于起病迅速,难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比较有效,一些普通患者是不需要的。
3、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针对于一些合并神经系统病变、血小板减少紫癜以及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对于普通的患者是不建议使用的。
4、软式支气管术
支原体肺炎患者会有呼吸道粘液阻塞的情况出现,少数的还会因为炎症导致支气管狭窄,通过软式支气管术可以对呼吸道进行局部冲洗,然后结合异物钳等设备来清除呼吸道里面的异物,从而解决呼吸道阻塞的症状,减轻发热,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轻症支原体肺炎自己是可以好的,但是患者也要特别注意,不要等到严重的时候再去进行治疗,严重的时候再去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而且还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一些早期就发现的患者,应该也要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不要耽误治疗的时机。
【微生物肺炎支原体长啥样】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细胞外病原体,附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表面的纤毛上皮细胞。根据2000年全国小儿哮喘流行病学调查,90%小儿哮喘急笥发作是由各种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是仅次于病毒而补充认为与小儿过敏性哮喘的急性发作或长期难以缓解型哮喘及哮喘的恶化有关的重要病原体。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染,曾有报道,支原体肺炎占各类肺炎总数的10-30%,流行高峰年达到50%,流行持续1-2年,对于患儿来说,一次支原体感染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甚至几年。
【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
传播:飞沫
潜伏期:1-3周
易感人群:1-10岁儿童,尤其以1岁到6岁学龄前幼儿支原体感染发病率偏高。
临床症状:大部分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较轻,起病初期的4-6天传染性最强,部 分会发展成肺炎,且为非典型肺炎表现,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
【易复发】的特点:肺炎支原体生长缓慢,治疗不彻底易复发。支原体作为微生物是长期存在人体内的,只要免疫功能低下,支原体感染就很容易复发。
【并发病】:除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神经、心血管、血液、消化、泌尿皮肤、关节痛、眼、耳、鼻等多器官多系统并发症。
【抗生素】:支原体对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消炎药不敏感;支原体对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等大环内酯类如大家熟知的阿奇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等,但大部分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药物会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副作用,因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成为临床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
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均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的病原体,更成为小儿过敏性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及哮喘加重的重要病因。全年均可发病,但秋冬季最为多见,容易引起大范围流行病学,易愿人群大多为儿童和青少年,以学龄期儿童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前儿童和幼儿。
肺炎支原体与哮喘的关系
近些年来,由于肺炎支原体的大范围流行,临床病学统计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大大增加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从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