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腰部酸胀肿

时间: 阅读:12687
腰部酸胀肿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04-02 14:18:49

这种情况的话,考虑可能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造成的,这种情况是由于慢性的劳损和韧带老化等因素综合导致的,这情况属于是退行性的变性,出现的症状多是由于神经根受到压迫所导致的。

指导建议:
症状明显的话,确定是椎间盘突出的话,需要积极的治疗的,可以进行牵引、按摩、针灸、药物等,但是只是能够缓解,平时需要睡硬板床,进行腰背肌锻炼,做燕子飞动作,如果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话,必要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的,手术是最有希望治愈的方法,但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3-05-10 21:21:46

    腰酸主要是由于人体退行性病变或长期不正确劳作姿态或在劳动或体育活动腰部遭受扭闪和撞击,抬重物时用力过大、过劳等受伤而引起椎间盘纤维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脱出,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而产生腰腿串通,即腰腿伴根性坐骨神经痛等症状,由于本症以腰腿疼痛为主,所以中医称为损伤腰痛。导致纤维环失去弹性和韧性,纤维环,即是连接椎节的纤维肌肉组织。当其失去弹性和韧性后,就像老化的橡皮筋一样,容易受损和断裂。那么在一些非常规动作或负重的情况下,就常有可能造成纤维环的撕裂。从而导致髓核从纤维环破口突出,溢出。而髓核突出部份,已脱离人体循环系统,由此逐渐钙化,转变为新的物质。多为无机物。这种突出的物质,压迫纤维环附近通过的神经根,则就会引起神经末梢的麻木,疼痛、肿胀、酸沉等反射情况。我建议你用中药外敷试试。主要采取透皮给药,直达病灶。以软件通络的药物,软化和分解突出并已经发生转变了的髓核物质。消除水肿,改善新陈代谢。从而使突出的髓核得以分解,软化和吸收。并且以一些蓄养药物,使得纤维环及周围组织,得到充分的蓄养,进入良性循环。使纤维环重新恢复弹性及韧性。


    腰胀疼是什么原因
    了解腰痛可及早预防与治疗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连脊椎的一种症状,男女均有发生,女性居多。据统计,妇科门诊以腰痛为主的患者约占就诊数的10%。
    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腰肌劳损长期从事站立操作诸如纺织、印染、理发、售货等工作的妇女,由于持续站立,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可积聚过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谢,也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的腰痛。经常背重物,腰部负担过重,易发生脊椎侧弯,造成腰肌劳损而出现腰痛。
    二、泌尿系统感染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外口靠近肛门,常有大肠杆菌寄生,加之女性生理方面的特点,尿道口污染的机会较多,若忽视卫生,则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腰痛以急、慢性肾盂肾炎所致者为多,表现为腰部胀痛、严重者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除泌尿系统感染外,泌尿系结石、结核等疾患,亦会引起腰痛。
    三、生殖器官疾病女性的生殖器官在一生中要行经四百次左右,还负担着怀孕、分娩等使命;有的妇女还经历流产、节育手术等。故生殖器官炎症的发病率较高,如输卵管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容易并发腰

  • 离亭燕
    回复
    2023-05-10 20:20:36

    你好,肾虚是腰酸症状最常见的疾病,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主要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中医所指的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也就是说表现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
    由于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患所引起的腰酸,如挫伤、扭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和肌肉痉挛等。
    精神因素也会引起腰酸。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为主诉,但并无客观体征,或客观检查与主观叙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识来解释的病,这种腰酸常为癔病的一种表现。
    脊神经根受刺激也是腰酸的原因,脊神经根受刺激所致的腰背酸疼痛主要有脊髓压迫症等。脊髓压迫症是指由各种性质的病变引起脊髓、脊神经根及其供应血管受压的一组病症。
    脊柱疾病也会引发腰酸,如类风湿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结核性或化脓性脊柱炎等,这类疾病还会引起腰痛,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不然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腰酸的原因还有内脏疾病,如有肾脏病、胆石症、胆囊炎、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均可引起腰酸腰痛。
    腰酸的原因可能是脊柱旁软组织疾病所致,如腰肌劳损、纤维组织炎等。慢性腰肌劳损或称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望采纳

(脱发严重)

身体上有螨虫在爬搞得很痒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