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脚的侧面长了一个硬块,小小的,不仔细看不出来,但是摸着很明显

时间: 阅读:12869
脚的侧面长了一个硬块,小小的,不仔细看不出来,但是摸着很明显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5-04-03 10:51:12

考虑有腱鞘囊肿可能,主要是局部组织无菌性炎性病变,属于疲劳性损伤,建议休息制动,避免负重,局部热敷烤电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3-06-22 10:10:56

    可能是鸡眼..

    鸡眼是最常见的脚病,分硬、软两种,可以发生于双足底,偶见于手部。硬鸡眼多位于脚底前部外侧或近中央处跖骨头的下面,圆形或类圆形,质坚硬,为圆锥形角质体。因坚硬的锥尖压入真皮,刺激乳头部的神经末梢而引发疼痛。软鸡眼多见于两个脚跖相贴的部位,在一个脚跖的侧面或脚丫,压痛明显。

    在生活中预防鸡眼产生:首先不穿过紧过硬的鞋子,以减少摩擦和挤压。有时鸡眼可望自行消退,若不除去,其次可按以下方法治疗。

    1.鸡眼膏:先用热水浸泡患处,削去表层角质增生部分,尽可能将中心角质栓小心削去,将鸡眼膏的红色药块对准核心部位贴牢。每周一换。削去已浸白部分,直至脱落。

    2.50%水杨酸软膏或水杨酸火棉胶:用橡皮膏剪一小孔贴于皮损周围,将药涂于鸡眼上,再盖以橡皮膏固定。24小时更换1次并削去浸软发白部分,直至脱落。

    3.中药鸦胆子或鲜半夏捣烂后外敷,5天换药1次。

    4.激光治疗或液氮冷冻患处。


    脚后跟疼原因一般分为三种

      
       第一种: 脚跟血脉不活。这类病人症状表现为:如早上
      起床下地行走{或者}在沙发做一段时间下地行走时,脚
      后跟就像针扎一样疼,但是行走一会疼痛的症状逐渐
      消失,再在沙发做一段时间下地行走又疼,就这样反反
      复复。

      
      第二种:脚跟受风湿。这类病人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
      天气忽冷忽热时,行走时脚后跟疼痛难忍。

      
      第三种:跟腱炎,脚跟骨刺,跟垫炎。这类病人症状表现为
      下地行走脚后跟就疼,严重时脚跟浮肿最严重时脚跟侧面起包。

      

      如何预防和减轻脚后跟疼

      <

  • 祝由师
    回复
    2023-06-22 09:09:46

    可能是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该病一般多发与青少年或中年.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关节和腱鞘附近的囊肿的一种病症.临床所见,以腕关节,踝关节背侧囊肿为多见.中医称为腕结筋,筋聚等名.
    【病因】
    多因劳伤或伤后气血阻滞,血不荣筋,夹痰瘀凝结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滑液由关节囊或腱鞘内向外渗出而形成的疝状物,或是结缔组织内局部胶样变性等因素所致.
    【症状】
    多附着于关节囊上或腱鞘内,可与关节腔,腱鞘沟通.有单房性或多房性,囊内为胶样粘液.外面出现一种发展缓慢的小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高出皮面.初起质软,能触有轻微波动感.日久纤维化后,则可变硬,多无症状,少数按之有酸胀,疼痛或自觉无力感.发于(月国)窝内者,直膝时呈鸡蛋大,屈膝时则在深处而不易摸清楚.有部分腱鞘囊肿可自消,但时间较长.
    治疗原则:腱鞘囊肿有时可被挤压破裂而自愈.临床疗法较多,但复发率高.
    1.腱鞘囊肿可以自消,但时间较长.
    2.浅表囊肿可用外力压破,击破,挤破或用针刺破囊壁,待其自行吸收,可治愈,但易复发.
    3.非手术治疗:通常是使囊内容物排出后,在囊内注入醋酸强的松龙0.5ml,然后加压包扎,本方法简单,痛苦较小,复发率也低.
    4.手术治疗:手指腱鞘囊肿一般较小,穿刺困难;其他部位多次复发的腱鞘囊肿,都可手术切除.术中应完整切除囊肿,如系腱鞘发生者,应同时切除部分相连的腱鞘;如系关节囊滑膜疝出,应在根部结扎切除,以减少复发机会.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

严重失眠快两个月了,现在喝中药和劳拉西泮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