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升高可能是受精卵着床的表现,有可能是受精卵形成的时间比较晚,或者着床时间比较晚引起的,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太担心,建议最近多关注自身的体温变化,如果持续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也有可能是感冒发烧引起的,建议最近一段时间注意身体的保暖。
备孕中的女性,大多会选择在排卵期内同房以增加受孕的机会。而排卵期的症状有基础体温升高、白带增多、性欲增强等。一般情况下,女性在排卵这天身体的基础体温会突然下降,而后几天体温则比基础体温上升0.3-0.5度。那么, 排卵后体温一定升高吗 ?
排卵后体温一定升高吗当人体处于完全休息状态,排除精神或一切客观因素干扰时,测出的体温称基础体温。以早晨6-7点醒来尚未起床活动时测得体温表示之,基础体温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卵巢排卵的功能及相应的内分泌变化。所以它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测定排卵的自我监测手段。那么在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这是因为,当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以及分泌较多的孕激素刺激了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基础体温升高,并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下一个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又重复上述这种变化。如果把每天测量到的基础体温记录在一张体温记录单上,并连成曲线,就可以看出月经前半期体温较低,月经后半期体温上升,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曲线称为双相型体温曲线。
专家说,基础体温可以反映安静状态下身体能量代谢的情况。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与卵巢激素的周期变化有关。排卵后,体温会升高0.3-0.5℃,直至月经前1-2天或月经第一天。如果基础体温上升后,月经到期未来,而基础体温持续不降,达16天之久,则受孕可能性较大。如持续3个月,基本可以肯定是怀孕了,但需要排除其他可使体温升高的因素,如全身感染性疾病、感冒等等。如果持续两周以上较高的基础体温,就要考虑去医院检查一下,因为可能是怀孕了。若大于20日可确定为早孕。在孕早期双相型体温曲线渐渐下降,表示黄体功能不足或胎盘功能不良,有流产倾向。
测量基础体温的正确方法1、买一支基础体温计。基础体温计与一般体温计不同,它的刻度较密,一般以摄氏36.7度(刻度24)为高低温的分界。(36度--刻度10;38度--刻度50)。
2、每晚临睡前将体温表水银柱甩至35度以下,如果是电子体温计则变成初始值,放在醒来后伸手可及的地方。
3、经过8个小时睡眠后不做任何运动,立即将体温表放在舌下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并记录在特制的表格上。也可以在腋下测量,但一般腋下温度不如口腔温度稳定。至少持续14天。
4、测量体温前严禁起床,大小便、进食、说话等。
5、应记录有无影响基础体温的诸多因素,如:感冒、失眠、饮酒、服药、情绪等。遇有感冒、发热、腹泻、失眠、饮酒、使用电热毯、晚睡晚起等情况,往往容易影响基础体温,在测量时要注意,同时注意要特别标记说明。
6、月经来潮和同房日须附加记号标示,遇有发烧、饮酒过度、晚睡晚起等也会影响体温的状况,也应特别注记说明。
7、把测量结果记录在基础体温表上,除了记录在纸上,最好记录在专门的基础体温管理工具,能更方便、直观的查看基础体温曲线,一目了然的看出低温期和高温期。
精彩推荐:
避孕套的副作用
避孕套使用方法
宫颈糜烂
子宫肌瘤
宫外孕早期症状
基础体温大多波动在36.6摄氏度以下,排卵后转入月经周期的后半期,基础体温升高0.3-0.5摄氏度,即波动在36.6-37摄氏度。这是因排卵后,卵巢分泌的一种激素--孕酮,对全身有致热升温作用。2.正常人的体温每天有一定的波动,成年女性体温的波动还与月经周期有关。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排卵以前的基础体温常较低,正常每日清晨起床前体温(即基础体温)在37度以下,约在36.4--36.6度左右。排卵时体温稍下降,排卵后,平均上升0.5度左右,一直维持到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3、一般情况可以月经推迟一星期左右使用早早孕检测的,也可以同房后10天左右就可以到医院验血检查的到是否怀孕的。
在排卵期,体温是这样变化的。
女性的体温随着排卵周期会有所波动。排卵后,残存的卵泡细胞逐渐黄素化成黄体,并逐渐成熟。如果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便开始退化,最终变成白体。
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可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摄氏度。所以,如果体温有规律性的升降——月经周期前半段时间体温较低,到达排卵期时更低,然后随着黄体成熟逐渐上升到峰值(比基础体温高0.3~0.5摄氏度),则有排卵的可能。
具体做来,就是每天早晨醒后自己测量体温,并登记。一个周期后,你从起伏的体温线可判断是否排卵,而“谷底”体温对应的时间则可能是排卵的时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