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经症能不能治好因不同的情况综合判断。如果是生殖道感染、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引起的可以治好,如果是先天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是不可以治愈的。生殖道感染引起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的药物控制感染,改善精液质量,如果是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可到正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男性少精是指男性的精子浓度低于每毫升1500万,或者说一次射出来的精子的总数低于3900万。那么如果是睾丸生精功能偏差,由于性腺激素缺乏导致的精子少,我们可以给予适量的促性腺激素的补充,那么这部分患者睾丸能够继续发育,然后也可以产生大量的精子。
还有一些患者睾丸发育差,但是促性腺激素水平特别高。或者说是本身是由于一些不明原因导致的,那这部分患者呢,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经验性的内分泌治疗,有很多人也是可以奏效的。
但是有很多人用完之后,那么精子的数量没有明显的改善,我们可能需要借助于辅助生殖来帮助怀孕。那么对于输精管道堵塞引起的这种少精,那我们可能需要去借助药物或者手术来通畅输精管道,然后来改善少精的症状。
少精弱精是可以治好的,平时注意点,不要抽烟喝酒熬夜久坐,这些行为对精子很不好的,注意饮食,不能吃辛辣油腻食物,也不要纵欲手淫,要作息规律,饮食科学,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饮食习惯,吃坚果,核桃,瘦肉,莴笋补充,饮食保健结合找些养精三宝改善精子两个月。
近年来,受环境、雌激素毒物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人类精子质量呈下降趋势。目前认为精子数量少于每毫升2000万的为少精子症。但临床上常伴有精子活率低、前移能力差、精子畸形率高等改变。此时称为少精症,是一种常见的男性不育症。
少精子症的常见原因
1.睾丸功能障碍,如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和隐睾、睾丸结核、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等。影响和破坏睾丸组织,影响精子发生。
2.精索静脉曲张、睾丸鞘膜积液、瘀血导致睾丸生精障碍。
3.前列腺炎、疣状炎、内分泌失调、染色体异常、尿道疾病、免疫因素、精神紧张、极度营养不良等都会导致精子减少。
对症治疗
1.如果病因明确,就要根据病因来处理。比如精索静脉曲张、隐睾可以手术治疗;生殖道感染应进行抗感染治疗;自行产生抗精子抗体的人可以尝试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维生素c等免疫抑制剂,对于少精子症可以去除外源性因素。随着原发病和外界因素的去除,精子数量会增加,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2.不明原因的特发性少精子症可用睾酮或合成睾酮衍生物治疗,如丙酸睾酮、氟甲基睾酮等。5-羟色胺拮抗剂美特高林也有一定疗效。另外,可以试试糖皮质激素、克罗米芬、他莫昔芬、HCG、HMG等药物。
3.中医治疗:选择六味地黄丸或八味地黄丸,连续服用2-3个月。
精彩推荐
少精弱精症可以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弱精症是指精子运动力差甚至无活动能力。在男性中,少精弱精症是造成男性不育或生育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少精弱精症的病因有以下几点。1.附睾、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的炎症引起精浆变异,影响精子活动和存活。2.精索静脉曲张,睾丸局部因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而缺氧,引起精子活动力降低。3.微量元素缺乏影响精子活动力。4.睾丸发育受阻,睾丸生精上皮不完全成熟或受损变薄,致使精子质量差,活力减弱。5.精液量不足影响精子活动。6.体内产生抗精子抗体,使精子凝集或制动。7.特发性精子减少,促性腺激素缺乏,睾酮分泌不足,性腺功能低下,影响曲细精管上皮生精,支持细胞提供各级精细胞营养。长期大量注射雄激素,使得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减少,促性腺激素分泌降低,导致暂时性精子减少或消失。8.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畸变特别是性染色体畸变,对精子密度、活动率、前向运动率及形态均有严重影响,故对精子密度低于l000万/ml者都应作染色体分析。9.自身免疫,自身免疫可以通过二种途径造成少精子症:①自身免疫影响精子的发生使生殖细胞脱落;②睾丸网及附睾的自身免疫过程可造成精子输出的阻断。
少精弱精症的治疗有以下几种。1.抗氧化治疗:抗氧化治疗可以保护精子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改善精子的质量。常用的抗氧化药物治疗有维生素E、硫辛酸和维生素C等,建议联合应用,因为抗氧化剂具有各自特点的作用机制,不能相互替代,具有协同作用。2.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的治疗:此类药物可以通过改善细胞能量代谢,从而提高男性生育能力,主要有左卡尼汀、辅酶Q10和己酮可可碱等。3.改善微循环的治疗:通过改善全身和生殖系统(睾丸、附睾等)微循环,从而提高精液质量和男性生育力。主要药物有七叶皂苷类药、胰激肽原酶。4.特异性治疗:对于生殖系统感染者应行抗菌治疗,如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HCG和HMG适用于各种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障碍;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在排除垂体肿瘤后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可补充甲状腺激素改善生育能力等。5.精索静脉曲张、隐睾等疾病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弱精症、少精症,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6.如果药物或者手术治疗都没有明显效果,就需要辅助生殖技术帮助受孕。建议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多运动,加强锻炼,避免劳累,避免久坐,注意个人卫生。如果患者症状无缓解,及时就诊。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