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彻底治疗方法,要根据导致不育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1)睾丸炎导致的男性不育,可以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用药物治疗,避免复发。(2)前列腺炎问题导致不育,可以服用中成药物进行身体调理(3)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的不育,可以去正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现在,越来越多的男性朋友受到了男性不育的困扰。他们生活在疾病的折磨中,精神状态变得不好,给家人带来了伤害。那么,对于男性不育,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可取的治疗方法呢?
(1)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增强体质。患者应戒烟戒酒,忌食辛辣之品,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规律,加强营养,适度体育锻炼。
(2)夫妻有过适当的、有效的、和谐的性生活。治疗不孕不育要避免急躁。夫妻双方应密切配合,坚持测量妻子的排卵期,并适当增加排卵期前后的性交次数,以增加受孕机会。
(3)遵医嘱,合理治疗。不孕症是一种难治的疾病。不要通过道听途说误服补药。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适合手术的患者要手术治疗,适合药物治疗的患者要坚持服药。必要时采用人工授精等先进方法。如果治疗确实无望,可以按法定程序办理收养手续。
以上方法就是男性朋友如何治疗男性不育的介绍。所以,我们所有人在患上这种疾病后,都应该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自己的疾病早日康复。
一、首先从病因入手进行治疗男性不育,比如说生殖器、尿道感染引起的不育,应以抗生素抗炎治疗为主,辅以提高精子活力的药物;无精子症、少精症,应以性激素类药物做内分泌治疗为主;精子活力低下者,以提高精子活力的药物治疗为主;精索静脉曲张、输精管梗阻、隐睾、尿道上下裂导致不育者,宜行手术治疗,辅以内分泌药物和其他辅助药物治疗。
二、配偶年龄决定治疗,有的中年男性来医院看少弱精症,想要个孩子,一问他爱人多大岁数,才知道女方已经40多岁了。专家表示,治疗男性不育一定要考虑女方的年龄,35岁女性的生育能力仅相当于25岁女性的50%,38岁时则降低到25%,超过40岁则降低到5%。
三、坚持用药治疗,根据精子的生产周期,药物治疗的时间一般为3个月,这是男性不育的一个疗程,并且每治疗一个月,进行一次精液复查,前后对比精液的质量,如果经过1~2 个疗程的治疗,有效者可继续用药,使妻子怀孕;如果治疗1~2个疗程没有效果,就要考虑结束药物治疗,选择试管婴儿技术。
四、遵从医嘱不乱用药,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适宜手术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适宜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坚持服药治疗男性不育。
(1)手术治疗。
可用于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尿道畸形如尿道下裂的矫正,精道梗阻的修复,如输精管梗阻的输精管吻合术等。
(2)药物治疗。
①改善精液的质量,如用促性腺激素、克罗米芬、胰激肽释放酶、维生素E及葡萄糖酸锌等。
②对附属性腺的感染,可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③对免疫性不育,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人工授精也可用于男性不育的治疗,即是将丈夫或供精者的精液,通过人工的方法,置入女性的阴道、宫颈或宫腔内,而达到生育的目的,若丈夫患无精子症,可用供者(别人的)精液,称之为供者精液人工授精。若丈夫精液质量不好如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可将精液在体外处理,再置入妻子的宫颈或宫腔内,称之为夫精人工授精。
与其他系统疾病不同,男性不育不是单一的特异性疾病,而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男性生殖器,包括内外生殖器和性腺轴不同水平的异常,最终表现为生育力下降或丧失的综合病症。正因为如此,对于男性不育症不可能用一种特效的药物或方法,治愈各种不同病因所致的男性不育症。相反,由于目前还未能认清全部男性不育的病因,因此,也就尚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临床。目前在临床有一定疗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分泌治疗。主要应用长效庚酸睾酮治疗促性腺激素低下的性腺功能低下症;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少精子症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合用治疗促性腺激素低下症。
(2)生殖道炎症治疗。目前主张联合应用抗生素与抗炎类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
(3)免疫治疗。应用外科手术切除生殖管道局部的损伤病灶,减少抗精子抗体的产生,同时使用免疫制剂,可取得较好疗效。
(4)外科治疗。近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男性生殖系疾病,是男性不育诊治技术的主要进展。现已广泛用于临床的有:输精管的显微外科吻合术、附睾管与输精管的显微外科吻合术。
(5)人工授精。应用各种物理和生物化学技术处理精液,提高精子受孕能力,进行夫精人工授精。应用精液冷藏技术,对无精子症患者给予供精人工授精,但实际应用中对于供精者的选择等尚有许多复杂问题。
(6)原因不明的不育症治疗。目前除了已经明确了病因而且有一定治疗方法的男性不育症外,尚有许多原因不明,诊断不明确的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统称为原因不明的男性不育症。此种情况的治疗方法繁多,但疗效均不肯定,主要有激素、抗生素、甲状腺素、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药物以及中草药治疗,同时辅以劝告患者避免烟酒,防止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以及保持正常营养和规律的生活习惯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