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瘤可以手术,只能是做手术切除,对于恶性的肿瘤,在手术之后还要做化疗、放疗等。
前列腺瘤手术之后半个月之内不要洗盆浴,不能游泳,要注意伤口的护理。要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防止感染。日常要注意不要接触化学性物质,合理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一般男性患了一些疾病可能不是很重视,除非是比较严重了,很多男性会患一些男科疾病,一般是吃药治疗,但是也有人会选择手术治疗,比如说前列腺增生,甚至有人觉得前列腺增生会自己好,那前列腺增生可以手术吗?前列腺增生手术的并发症?
1、前列腺增生可以手术吗
可以
前列腺增生手术分为开放性手术和腔内经尿道手术。随着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新药物不断
涌现,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需要手术治疗。
因为手术治疗治疗属于有创治疗,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应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2、什么是开放性手术
所谓开放性手术,即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肌肉等组织,显露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肉眼直视下切除增生腺体组织后,逐层关闭手术切口。根据不同的手术入路,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有许多种,包括耻骨上经膀肮前列腺切除术、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
3、什么是腔内经尿道手术
经尿道前列腺手术的适应证较为广泛,主要应用于前列腺体积小于80毫升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但是对一些老年男性,一些全身系统疾病仍然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如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肺功能不全、严重出血性疾病等患者。这是因为虽然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的手术路径为人体自然腔道,创伤较小,但是术中仍需要麻醉。此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与医师配合,了解起搏器的类型,术中采用心电监护,并有体外起搏器准备,以免出现意外。术后应注意防治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尿失禁、排尿困难等。
4、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1.前列腺增生所导致尿路梗阻的症状明显,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药物治疗无效。
2.至少出现过一次以上急性尿港留,或残余尿量经常在60毫升以上者o
3.患者已出现前列腺增生所引起的并发症.如反复发生肉眼血尿、反复泌尿系感染、并发膀胱结石、巨大膀胱窒室、腹股沟疝、继发性上尿路积水以及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5、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
一、导融疗法
将仪器通过肛门探入患者直肠。药物通过加热在前列腺周围渗入前列腺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纳米疗法
宣传方式主要以采用小分子纳米技术,药物成分以小分子形式存在,渗透力极强,可以穿透前列腺的三层脂质膜,药物成分快速到达患处,解决了前列腺疾病反复发作的根源性问题。
三、注射疗法
应用多种价格低廉的药物,合成高价的复合液,医生将手指伸入肛门按压,细长的针头通过会女性私处刺入,将药物推入前列腺组织。
在医院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治疗方案如下:A1期治前列腺增生时偶然发现的癌症,病变局限,多数分化良好,大部分病人病情稳定,发展缓慢,仅有1%左右可能死于癌症.由于预后良好,一般不主张立即行前列腺根治手术或放射,内分泌治疗.可定期随访,行直肠指检和B超检查,测定血酸性磷酸酶.可配合中医药治疗以控制其发展.A1期不作治疗者可能有35%的患者肿瘤出现进展,因此应该考虑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或放射治疗.B1期肿瘤多数分化较好,但在手术时发现有5%-20%的患者已出现淋巴转移,故应行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根治术后15年无癌生存率达50%-70%.B2期约有50%的患者肿瘤已侵犯精囊,同时有25%-35%的病例有淋巴结转移,故应行前腺癌根治手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睾丸切除术,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及组织内放疗等.B2期根治手术后15年无癌生存率为25%.C期治疗尚无统一意见,因此时治疗比较困难,多数盆腔淋巴结已有转移.一般采用下列几种方法治疗:① 对年老体弱,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适合用扩大范围的体外放疗.②内分泌治疗(包括双睾丸切除术),经降级处理后,进行扩大范围体外放疗以及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联合应用.③组织内放疗及体外放疗,适用于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且全身情况较好者.D期以内分泌,化疗及免疫治疗为主,对D0,D1期可争取施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早期应用内分泌治疗可延长有肿瘤存活时间,5年生存率30%左右.
前列腺癌的治疗必须因人而异,治疗方法需与患者的预期寿命、社会关系、家庭及经济状况相适应。目前仅手术和放疗有希望治愈前列腺癌,且只适于数量有限的患者,很多疗法仅仅是姑息性的,仅能缓解症状。但由于前列腺癌患者自然病程较长,肿瘤生长速度相对较慢,老年人预期寿命较短等,疾病的缓解对许多患者意味着治愈。下面以临床常用的Jewett-Whitmore-Prout分期系统为依据,简述各期肿瘤的治疗方法。
前列腺癌的各种治疗方法: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已如上述,对各期肿瘤的具体应用简述如下:
A1期:密切随诊观察。
A2期、B期:患者年龄≤73岁,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辅助性放疗或化疗;患者年龄>73岁,内分泌治疗+辅助性放疗或化疗。
C期、D期:内分泌治疗+辅助性放疗或化疗,其中C1期可视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可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内分泌治疗的具体方法: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内分泌治疗以全激素阻断效果最佳。依不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由强至弱并结合患者的易接受程度依次排列为:LHRH激动剂+抗雄激素药物→睾丸切除术+抗雄激素药物→单用LHRH激动剂(需加用一月抗雄激素药物以避免血清睾酮反跳致病情恶化)→睾丸切除术→ 单用抗雄激素药物。
前列腺肉瘤好发于年轻人,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可行肿瘤切除甚至全盆腔脏器切除。
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放疗,治疗后能达到不错的效果,甚至可以治愈。
前列腺癌本身生长缓慢,有些可以先不进行治疗,先进行观察和监测,如果出现癌症进展速度加快,则需要积极接受治疗。
当前列腺癌转移到前列腺外的地方时,一般选择内分泌治疗(激素治疗)、放疗、手术切除、化疗等进行综合治疗。对于早期患者,我们要用手术根治或者放疗根治。长期观察来看,手术的效果可能要好于放疗。但是,手术本身有手术的问题,因为一个手术不但费用是患者的负担,最重要是手术可以造成部分患者的尿失禁以及性功能丧失。放疗有自己的优势,性功能丧失、尿失禁发生率低一些,这是对早期的前列腺癌而已。
对已经发生骨转移的晚期的前列腺癌也不用太丧失信心。很多患者诊断了前列腺癌,已经发现骨转移后,心情非常的焦虑,他自己认为自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实际上对90%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说,即使骨转移了,肿瘤生长也是比较缓慢的。其次,我们有非常有效的内分泌治疗方法,所谓内分泌治疗方法,简单理解就是通过药物或者睾丸切除,把体内睾酮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90%的前列腺癌细胞都会萎缩甚至消失,骨转移症状也会消失,而且能持续好多年。
前列腺癌手术的恢复主要是一个控尿功能的恢复,一个很成功的手术也不能保证患者做完手术以后能够避免尿失禁的发生,因为前列腺本身就是一个有很强控尿功能的器官,切掉以后,男性的控尿功能会去掉一半,所以相当一部分患者做完手术以后出现尿失禁。
轻者就是压力性尿失禁,比如一咳嗽、一蹦一跳就会漏尿,重者就会变成持续性的尿失禁。所以我们在手术之前,教患者如何做盆底肌训练,加强它可能残留的括约肌的肌力,如果术后出现尿失禁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这种盆底肌训练,基本上能达到控尿的效果。
勃起功能障碍如何去预防,实际上最近30年以来前列腺癌这个手术最重要的一个进展,就是发现了勃起神经走行,使得我们做手术的时候,能够避免损伤这个神经,所以我们叫保留神经的前列腺根治切除术。
但是神经能不能保留,要取决于医生的技术及患者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实际上取决于一种平衡,并术前需要得到患者的理解。因为我们知道,要想保神经就要少切前列腺周围组织,要少切前列腺周围组织,就有可能留下癌细胞(专业上称之为切缘阳性),所以两者之间的平衡有些时候很难达到。
我们的原则是,保命第一,就是说肿瘤切尽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才是保留你的神经,以及控尿的问题,如果一味地保留勃起神经,导致肿瘤未能切净,术后还需辅助放疗,那就不如一开始就采用根治性放疗。所以我们事先都要跟患者进行一个良好的沟通。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其临床分期,危险分级综合的选择治疗方案,对于低危、中危、局限性高危性前列腺癌,及局部进展期的前列腺癌,大体的治疗原则是以根治性治疗,包括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或根治性放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策略。
对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总体的治疗原则是以雄激素剥夺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策略,包括单纯的去势治疗,去势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去势联合阿比特龙或恩扎鲁胺的新型内分泌治疗,去势联合氟他胺或比卡鲁胺等传统非甾体类抗雄激素类药物。
无论在局限性,还是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中,均需要提到的一个概念是观察等待,它是指对于无症状或强烈拒绝手术或药物治疗的前列腺癌病人,为避免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暂时不给予相应的治疗,而是进行密切的观察和随诊,至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肿瘤进展时,再给予治疗,但患者需要充分知情疾病进展的可能,并且需要进行密切的随访。前列腺癌治疗过程之中常用的几种药物有:
1. 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类
这类药物均属于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的激动剂,作用原理是与下丘脑内的垂体结合,可以引起受体水平的下调,从而引起垂体黄体生成素和卵泡雌激素释放减少,导致睾丸雄激素产生的减少,但在应用初期,可以引起睾酮水平突然上升的闪烁现象,从而刺激前列腺癌的生长,引起骨痛、排尿困难症状,或其他前列腺癌相关症状的加重。但是再继续用药3-4周以后,血清的睾酮水平一般可以降至去势水平,其常见不良反应为热潮红、多汗、性功能减退以及勃起功能障碍等。
2. 比卡鲁胺、氟他胺类
这类药物均属于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它们可以与雄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阻止雄激素发挥作用,但是它们不会抑制雄激素的分泌。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肝毒性,所以在用药期间应监测肝功能,另外还存在男性乳腺发育和乳腺疼痛等不良反应。
3. 阿比特龙
阿比特龙是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一种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为高效选择性的细胞色素转化酶抑制剂,作用机制为阻断睾丸、肾上腺和前列腺癌肿瘤细胞的雄激素合成。研究发现阿比特龙较安慰剂组,能显著延长前列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升高,或者心脏疾病,使用时需联合泼尼松一起使用。常用于前列腺癌的化疗,是一种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阻碍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最终诱导其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疲劳、脱发等,一般每三周为一个治疗周期,使用也需要联合泼尼松。
5. 唑来膦酸
唑来膦酸属于双膦酸盐类药物,前列腺癌最常发生的转移部位是骨骼,唑来膦酸可以有效治疗骨破坏,缓解骨痛,预防和推迟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尤其是推迟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因而可以作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综合治疗的基础用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低钙血症,所以治疗时可以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