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腺瘤是男性生殖系统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
前列腺腺瘤可能是遗传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经常吃一些腌制食品或高脂肪的食物导致的,也不排除与缺乏运动有关。在发病早期可能会出现排尿梗阻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尿频、排尿困难,并且还伴有腰痛以及肾积水的现象。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早期前列腺癌可以根治性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或放射性治疗。
什么是前列腺癌
什么是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因此,通常以“前列腺癌”指称前列腺腺癌。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比例较高。一般来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随着男性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5岁以前发病者较少见。而家族遗传型前列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早,约有半数人在55岁前发病。
前列腺癌的病因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引起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发生前列腺癌的先决条件是男性、年龄增加和雄激素刺激,其他如遗传倾向、接触化学物质、饮食因素等。新近有人提出性传播疾病、输精管结扎术和前列腺癌有关。
一般来说,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包括高年龄、人种、雄性激素刺激、遗传、接触的化学物质和饮食等。有研究显示,性传播疾病和输精管结扎手术等也有可能和前列腺癌的发病有关。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与前列腺炎类似。
1、排尿困难、尿频、尿急
前列腺癌的症状是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或尿流偏歪,或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感等,严重时尿滴沥及发生尿潴留。肿瘤压迫直肠可引起大便困难或肠梗阻,也可压迫输精管引起射精缺乏,压迫神经引起会阴部疼痛,并可向坐骨神经放射。
2、腰臀部、髋部疼痛
腰部、骶部、臀部、髋部疼痛,骨盆、坐骨神经痛是前列腺癌常见的疼痛症状。
3、淋巴结转移
前列腺癌的症状多发生在骼内、骼外、腰部、腹股沟等部,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及下肢肿胀。前列腺癌常易发生骨转移,引起骨痛或病理性骨折、截瘫。前列腺癌也可侵及骨髓引起贫血或全血象减少。
4、全身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由于疼痛影响了饮食、睡眠和精神,经长期折磨,患者身体日渐虚弱,消瘦乏力,甚至可能并发进行性贫血、恶病质或肾功能衰竭等。
前列腺癌的诊断
前列腺癌早期多无任何症状,一些轻微的症状也易被患者忽视。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呢?临床诊断前列腺癌主要依靠直肠指诊、血清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和盆腔MRI检查,CT对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低于MRI。因前列腺癌骨转移率较高,在决定治疗方案前通常还要进行核素骨扫描检查。确诊前列腺癌需要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可通过组织学分级进行评估,最常用的是Gleason评分系统,依据前列腺癌组织中主要结构区和次要结构区的评分之和将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划分为2-10分,分化最好的是1+1=2分,最差的是5+5=10分。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前列腺癌检查方法:
1、直肠指检
通过医生的食指触摸前列腺,如果发现有前列腺结节,则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应该进一步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确诊。
2、尿液涂片
前列腺的分泌物常可混杂在尿液中而与尿液同时排出。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的分泌物中亦可能有癌细胞存在,因而可通过尿液检查确诊。
3、经直肠超声波检查
将超声波的探头放入直肠进行检查。此项检查对血清PSA有升高作用,因此应该在抽血后进行。如果病人直肠指检摸到结节、血清PSA升高或超声波检查发现可疑病灶都应该接受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前列腺癌的治疗
前列腺癌的治疗可分为前列腺根治术、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学治疗,主要根据肿瘤分期选用各种方法。根据前列腺癌的分期,采用的治疗方案如下:
1、A1期治前列腺增生时偶然发现的癌症,病变局限,多数分化良好,大部分病人病情稳定,发展缓慢,仅有1%左右可能死于癌症。由于预后良好,一般不主张立即行前列腺根治手术或放射、内分泌治疗。可定期随访,行直肠指检和B超检查,测定血酸性磷酸酶。可配合中医药治疗以控制其发展。
A1期不作治疗者可能有35%的患者肿瘤出现进展,因此应该考虑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或放射治疗。
2、B1期肿瘤多数分化较好,但在手术时发现有5%-20%的患者已出现淋巴转移,故应行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根治术后15年无癌生存率达50%-70%。
B2期约有50%的患者肿瘤已侵犯精囊,同时有25%-35%的病例有淋巴结转移,故应行前腺癌根治手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睾丸切除术、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及组织内放疗等。B2期根治手术后15年无癌生存率为25%。
3、C期治疗尚无统一意见,因此时治疗比较困难,多数盆腔淋巴结已有转移。一般采用下列几种方法治疗:
(1)对年老体弱、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适合用扩大范围的体外放疗。
(2)内分泌治疗(包括双睾丸切除术),经降级处理后,进行扩大范围体外放疗以及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联合应用。
(3)组织内放疗及体外放疗,适用于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且全身情况较好者。
4、D期以内分泌、化疗及免疫治疗为主,对D0、D1期可争取施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早期应用内分泌治疗可延长有肿瘤存活时间,5年生存率30%左右。
前列腺癌能活多久
前列腺癌患者在发现病情后,需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乐观,并依据医生指导进行复诊和后续治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低延长寿命。
患者身体机能的改善是决定前列腺癌晚期能活多久的重要因素。若患者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有效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极为重要。
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前列腺癌晚期的治疗中来,前列腺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已明显高于以前。患者不要被困于前列腺癌晚期能活多久这个问题而影响治疗心情,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即可。
前列腺癌的预防
前列腺癌的发病因素很复杂,目前已知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饮食、输精管结扎、吸烟、肥胖、其他前列腺病变等。对于前列腺癌的预防,应从多方面来考虑: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烟酒,生活起居环境要保持整洁,避免接触和吸入有害致癌物,
2、慎用药物。男性若有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切勿滥用雌激素、抗癌药物、免疫制剂。
3、勤加锻炼。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气功练习,增强体质。
4、注意性生活卫生和频率。避免不洁性交。节制房事可避免前列腺的经常、长期充血,有利于前列腺癌的预防。
5、饮食预防。男性在日常饮食中,可减少红色肉制品的摄入,如牛肉、猪肉等。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如油炸类食品等。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
前列腺癌的饮食
前列腺癌患者采取中医食疗的方法进行辅助,应多吃各种蔬菜,因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能起到较好的抑癌作用。还可以通过以下食疗方来进行调理:
1、栗子乌骨鸡:乌骨鸡1只,洗净,加入栗子肉10枚,海马1对,蒸食。可防治前列腺癌疼痛。
2、口蘑石莼:石莼100克,口蘑25克炒食。可利尿止痛。
3、箬叶枣汤:青箬叶60克,大枣10个,煮汁,喝汤食枣。有利尿止血作用。
4、海蜇芦笋:海蜇15克,芦笋30克,同煮佐食。可利尿止血。
6、番茄鱼片:鲜鱼500克,番茄2个。鲜鱼腌制煎至半熟后,加入番茄片煮汤,煮熟后调味即可进食。可明目益气,健脾补虚。
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常见,近年来,我国明显增多。常见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癌早期可以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前列腺超声检查有结节。中晚期前列腺癌可以出现前列腺增生的症状,如尿频,尿痛,尿流变细,尿无力,等待排尿,排尿困难,尿潴留等,与同时伴有前列腺增生有关。可以出现转移症状,如腰背部疼痛,血尿,伴有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肛门指检非常重要,可以发现前列腺结节,质硬。
最好的方法仍然是每年定期的体检,特别是前列腺彩超和血PSA的检查。每年做一次这样的检查既可以清楚的观察前列腺的大小,也可以提前预判病情。而且建议如果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血尿以及小便排泄进行加重,也可以提前进行检查。
(一)前列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按WHO于1980年提出的分类如下:
1?上皮性肿瘤(1)良性。
(2)恶性:①腺癌:小腺泡、大腺泡、筛状、实性/梁状及其他;②移行细胞癌;③鳞状细胞癌;④未分化癌。
2?非上皮性肿瘤(1)良性。
(2)恶性:①横纹肌肉瘤;②平滑肌肉瘤;③其他。
3?杂类肿瘤(1)神经内分泌肿瘤。
(2)癌肉瘤。
4?继发性肿瘤。
5?未分类肿瘤。
绝大多数的前列腺恶性肿瘤来自前列腺的腺泡,是腺泡分泌上皮的肿瘤,因此是腺癌,一般简称为前列腺癌。
(二)前列腺癌的病理学变化1?肉眼观察约70%的前列腺腺癌位于前列腺的外周区,约25%的癌发生于移行区。癌组织一般比前列腺固有组织硬韧,这是癌组织促纤维形成性间质反应所致。小的肿瘤,瘤体不明确,应对那些与周围组织色调不一、质地偏硬的组织,做组织学检查。但较大的瘤灶,多呈结节状,境界不清,切面呈颗粒状、色浅黄。前列腺癌也见于5%~20%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标本中,此时的瘤灶不同于前列腺增生的结节状改变,缺乏后者特有的海绵状或网状结构。晚期肿瘤明显浸润周围组织,如膀胱颈和精囊。
2?镜下观察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差异很大,高分化者多见,低分化者少见。分化低的前列腺癌,其组织像远远偏离了正常前列腺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诊断并不困难;但分化好的前列腺癌,其镜下所见非常接近前列腺的正常组织学,常引起诊断困难。前列腺癌的异型性主要表现为:腺泡结构紊乱;瘤细胞的核间变;以及浸润现象。
(三)前列腺癌病理分级1?WHO分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Mostofi分级,从核的异型性和腺体的分化两方面对肿瘤的分化程度作出判断。核的异型性是指核的大小、形状、染色质分布和核仁的变化而言,分轻度(核分级l级)、中度(核分级2级)和重度(核分级3级)。腺体的分化程度分4级:高分化指由单纯的小腺体或单纯的大腺体组成;中分化指由复杂的腺体、融合的腺体或筛状腺体组成;低分化是指肿瘤主要由散在的或成片的细胞构成,有很少的腺体形成;未分化指肿瘤主要由柱状和条索状或实性成片的细胞构成。描写时要两者兼顾,如中分化腺癌(核分级1级)。此分级方法较简单易于使用,但患者的预后与分级的相关性并不很好。
2?Gleason分级现在在西方一些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以Gleason分级应用最为普遍,因通过对291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跟踪随访,发现Gleason分级与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呈非常好的线性关系,说明Gleason分级能很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状况。Gleason分级创建于1966年,后经过1974年、1977年两次修订。此分级从腺体的分化程度和肿瘤在前列腺间质中的生长类型两方面来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采用五级10分制的分法即将肿瘤分成主要类型和次要类型,每个类型分五级计5分,最后分级的评分为两者之和。如主要类型为三级计3分,次要类型为四级计4分,则此例前列腺癌的分级为七级计7分,表示为:Gleason评分3/4(总计7分)。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Gleason分级不管主要类型与次要类型的分级是多少,只要两者的和相同,其预后即相类似。如Gleason评分2/5与Gleason评分3/4或Gleason评分为5/2等,其最后的评分均为7分。
1级:肿瘤由排列紧密、大小相同的腺体构成,腺上皮为单层四角形上皮细胞。这些腺体形成的肿瘤结节常为圆形,对周边的组织有挤压,易和BPH的肿瘤性结节及非典型增生的结节相混淆。故强调诊断1级前列腺癌必须找到几个含有明显的核仁(直径应大于1μm)的细胞。1级癌的多数病例腺体背靠背地密集排列,但少数腺体排列很疏松。癌灶多数很小,少数也有很弥漫的。一些病理学家称1级癌为腺病。
2级:与1级癌相比,2级癌腺体的大小和形状不一,肿瘤结节边缘腺体浸润间质的现象较明显。少数病理学家也称2级癌为腺病。
3级:又分为3A,3B,3C,恶性度以3C最恶,3B次之。3级癌较2级癌腺体的形状和大小变化更大,部分腺体呈多角形、梭形或扭曲形,细胞较1、2级的嗜碱性强。肿瘤结节的边缘不整齐,腺体对间质的浸润更明显。3A与3B的不同点只在肿瘤腺体的大小上,3A腺体中等偏大,3B的腺体小且有些是由成簇的细胞组成,有较小的腺腔或没有腺腔。3C为乳头状或筛状肿瘤且边缘整齐,一些作者习惯上称此类型为导管癌或子宫内膜样癌。3A、3B和3C之所以分为一组是因为它们常一同出现且有相似的预后。
4级:又分成4A,4B两级。肿瘤可为小腺泡状、筛状或乳头状,但边缘参差不齐且较3C有明显的浸润现象。4A由暗细胞组成,4B由透明细胞组成,两者常同存且恶性度相似。4级易误诊为3级或2级。4级腺体的结构可以相似且细胞分化可以很好,但腺管却呈融合状。部分区域可以看到4级与3B及5B的移行关系,诊断时需仔细辨别。
5级:又分为5A和5B两亚型。5A很像粉刺样癌,呈乳头状或筛状结构,边缘整齐,但中心区域灶状坏死,5A很像3C但后者没有坏死。5B为弥漫性小细胞癌,边缘不清,浸润明显,只少数分散的腺腔形成提示是腺癌。
少数肿瘤分化程度可有3种、4种乃至5种,按Gleason分级都归结为2种,方法为:
(1)若分级最低(分化最好)的肿瘤所占的体积小于整个肿瘤的5%,则将该分级忽略不计。
(2)若高、中、低分级的肿瘤共存且每一种都占肿瘤体积的5%以上,则删去中分级,记录高、低分级。
(3)若分级最高的肿瘤的体积小于总体积的5%,而其他两级肿瘤所占的比例较大,则删去分级最高的。
(4)若分级最高的肿瘤所占体积多于5%,而其他分级中的其中之一所占比例较大,则将比例最大的肿瘤的分级记为主要类型,而将分级最高的记为次要类型。
(5)若三种分级并不连续,如1、2、4,则记录分级最高的两种。
Gleason分级的缺点是只根据肿瘤的组织结构分级,不考虑细胞学类型,而后者可能也是与预后有关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个不足是可重复性会因病理学家掌握的尺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Gleason分级和WHO的分级可以统一起来应用,一般将Gleason2、3、4级划为WHO的高分化腺癌,Gleason5、6、7级划为中分化腺癌,Gleason8、9、10级为低分化腺癌。
(四)前列腺上皮的非典型增生包括两类病变:前列腺上皮内瘤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过去曾有许多别名,后经国际会议统一命名为PIN,弃用了异型增生(dysplasia)的名称,分为两级,即低级和高级,将原来的2级和3级合并为高级别PIN。PIN是一种腺泡内层分泌上皮的病变,表现为原先存在的一群导管?腺泡的细胞成分比其邻近腺泡更紧密,细胞常增大。上皮的增生可呈平坦状、簇状、矮乳头状及筛状。增生的细胞,其核增大,形状不一,空泡化,有大核仁。其核的形态与2~3级的前列腺癌不能区别。在穿刺活检中,筛状型PIN尤需与Gleason3级癌的筛状结构相鉴别,其鉴别要点是前者仍存在着不完整的基底细胞层。PIN常与前列腺癌伴发,发生率为87%,其平均发生年龄比癌早5岁。目前认为PIN是前列腺癌最可能的癌前病变,若在穿刺或TUR标本中见到高级别的PIN,病理医师应详细检查所有检材,以寻找前列腺癌,泌尿科医师亦要警惕癌的发生,定期复查至关重要。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有人认为AAH是癌前病变的依据还不充分。它是一组新形成的腺体病变,表现为一群密集的小腺泡,被覆单层分泌上皮,核仁不大,但仍存在断续的基底细胞层,常伴发于BPH,最需与小腺泡型癌鉴别。若密集的腺泡无浸润现象,其分泌上皮也无间变,则应诊断为小腺泡性增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