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男科

阴茎皮肤腺瘤怎么办

时间: 阅读:3716
阴茎皮肤腺瘤怎么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8-26 05:52:35

阴茎皮肤腺瘤大多数需要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可以选择普通的开放手术切除治疗,也可以选择微创手术切除治疗,通过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对病变部位切除,从而能够达到治疗的效果。

阴茎在手术以后需要避免局部出现感染性炎症,如果出现了红肿,可以采取消炎功效的药膏对局部涂抹。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0 06:06:54

    肿瘤一般可以分为良性的跟恶性的,而平时我们所说的癌就是指恶性肿瘤。
    其实肿瘤的分类相当复杂,我上边写的相对简单,但应该可以解决你的疑问。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看看下边的内容。
    肿瘤的分类和命名
    机体任何部位的任何组织都会发生肿瘤,可发生良性瘤,也可发生恶性瘤,因此肿瘤种类繁多。特性各异,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命名。正确掌握肿瘤分类和命名的原则及方法,有助于对肿瘤有个系统的概念,对各个具体肿瘤可确定正确的诊断名称,并当看到肿瘤的名称,就能了解它长在什么部位、起源于何种组织、是良性瘤还是恶性瘤,从而可进一步分析其特性,为医疗处理提供依据。
    肿瘤的分类
    肿瘤的分类,有的按肿瘤的组织起源分类,有的按肿瘤的生长特征分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两者结合起来。
    (一)按组织起源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上皮组织肿瘤来自被复上皮(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柱状上皮等)及腺上皮的肿瘤。
    2、间叶组织肿瘤来自胚胎时中胚叶所分化发育的各种组织,又可分为以下主要几类:
    (1)结缔组织肿瘤来自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等肿瘤。
    (2)骨肉组织肿瘤来自平滑肌和横纹肌的肿瘤。
    (3)脉管组织肿瘤来自血管和淋巴管的肿瘤。
    (4)造血组织肿瘤来自淋巴组织和骨髓组织的肿瘤。
    3、神经组织肿瘤来自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鞘膜细胞等的肿瘤。
    4、其它类型肿瘤有些来自上述两种以上的组织,还有些来自胎盘等特殊组织的肿瘤。
    (二)按生长特性分类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两大类。主要是根据肿瘤生长的方式、速度、有无转移、组织结构,以及对机体的危害程度等多方面的情况来区分的,这在下面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特征及区别中将详细叙述。
    把两种分类方法结合起来,既说明肿瘤的起源组织,又说明肿瘤的性质,如分为良性上皮组织肿瘤、恶性上皮组织肿瘤;良性结缔组织肿瘤等。
    肿瘤的命名的原则是依据生长部位、组织起源和生长特性,主要是区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名称。
    (一)良性肿瘤命名方式为“生长部位+起源组织+瘤”。如长在背部的、由脂肪组织长出来的良性瘤,称为背部脂肪瘤,与此类同,可称为面部血管瘤、子宫平滑肌瘤等。良性瘤中来自被复上皮的(皮肤、膀胱等处),瘤组织常向表面呈乳头状突起,称为乳头状瘤,如膀胱头状瘤、阴茎乳头状瘤等。来自粘膜柱状上皮的良性肿瘤统称为腺瘤,如胃肠道腺瘤、甲状腺瘤、乳腺腺瘤等;有的腺瘤因分泌物潴留而开成囊肿,特称为囊腺瘤,习惯上亦称囊肿,如卵巢囊腺瘤。
    (二)恶性肿瘤主要有以下两类不同名称:癌(Carcinoma)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癌"字在我国古书中和岩字相同,形容癌组织一般较硬,有些癌块突出表面,好似岩石)。起源不同上皮组织的癌,命名方式?quot;生长部位+起源组织+瘤",如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等。其中由粘膜柱状上皮或腺上皮发生的癌。根据其分化程度的高低可分为两型:癌细胞分化较高呈腺体状排列的,称为腺癌,如胃腺癌、直肠腺癌等;癌细胞分化低不作腺体排列的,称为单纯癌。
    有时癌细胞和起源组织间差别很大,分辨不出究竟来源于那一种上皮,则称为"未分化癌"。
    肉瘤来自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这一类肿瘤一般质地较软,切面细嫩,呈粉红色,形如鱼肉,故名)。起源于不同间叶组织的肉瘤。命名方式为"生长部位+起源组织+肉瘤",如背部脂肪肉瘤、胃平滑肌肉瘤、颈淋巴结淋巴肉瘤等。
    (三)其它命名除上述的良性瘤、恶性瘤一般命名原则和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起源于胚胎组织或未成熟组织的恶性瘤,称为母细胞瘤,如肾母细胞瘤。来自神经组织的某些恶性肿瘤也称为××母细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胶质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此外,也有少数良性肿瘤以"母细胞瘤"的名称命名,如肌母细胞瘤等。
    起源于造血细胞组织的一类恶性肿瘤习惯称为"白血病",如髓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起源于胎盘组织的良性瘤称为葡萄胎;恶性瘤称为绒毛膜上皮癌。
    肿瘤组织包括一个或二个以上的胚层所分化来的多种组织等),称不混合瘤。
    肿瘤组织不仅包括三个胚层来的多种组织且开成器官的结构,称为畸胎瘤,如睾丸畸胎瘤,卵巢皮样囊肿等。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20 06:06:54

    犬猫阴茎和包皮肿瘤临床症状

    临床上乳头状瘤或传播性性病肿瘤看上去有蒂或其底宽,且常溃疡或出血。鳞状细胞癌则常出现疣样或颗粒状肿块,可长大至5厘米以上(直径)。其分泌物有恶臭味。

    爪爪博士建议

    1、及时将患犬带到宠物医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并定量服用抗肿瘤药物,避免余留肿瘤继续发展。

    2、术后注意患犬、猫的营养补充,可以口服抗特力IGY,提升犬猫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增强体质。每天1次,每次1支,连用5天。

    3、定期体检,如果发现肿瘤复发增多或者增大的情况,需要再次治疗。

    犬猫阴茎和包皮肿瘤治疗方案

    广泛的切除肿瘤。

    1、环磷酰胺,2毫克/千克,隔天1次或每日1次,口服。

    2、长春新碱,0.02~0.05毫克/千克,7~10天1次,静脉滴注。

    3、异环磷酰胺,9~10毫克/千克,每2~3周1次,静脉滴注。

    4、顺铂,1.5~1.75毫克/千克,每日1次,共5日,静脉滴注。

  • 景天
    回复
    2024-03-20 06:06:54

    上皮组织包括覆盖上皮、腺上皮和导管上皮,由此发生的肿瘤最为常见。人体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来源于上皮组织,故癌对人体的危害。
      (一)良性上皮组织肿瘤
      1.*状瘤(papilloma) 由复层的覆盖上皮,如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肿瘤向表面呈外生性生长,形成许多手指样或*状突起,并可呈菜花状或绒毛状外观。肿瘤根部常有细蒂与正常组织相连。镜下,每一*表面覆盖增生的鳞状上皮或者移行上皮,*轴心由具有血管的分支状结缔组织间质构成。鳞状上皮*状瘤临床常见于外阴、鼻腔、喉等处。其发生可能与人类*状瘤病毒的感染有关。外耳道、阴茎等处的鳞状上皮*状瘤较易发生恶变而形成鳞状细胞癌。移行上皮*状瘤可见于膀胱、输尿管和肾盂。膀胱的移行上皮*状瘤更容易恶变。

     2.腺瘤(adenoma) 由腺体、导管或分泌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甲状腺、卵巢、乳腺、涎腺和肠等处。粘膜腺的腺瘤多呈息肉状。腺器官内的腺瘤则多呈结节状,且常有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腺瘤的腺体与其起源的腺体不仅在形态上相似,而且常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但排列结构不同。

     根据腺瘤的组成成分或形态特点,又可将其分为囊腺瘤、纤维腺瘤、多形性腺瘤和息肉状腺瘤等类型。
      (1)囊腺瘤(cystadenoma):由于腺瘤中的腺体分泌物淤积,腺腔逐渐扩大并互相融合,肉眼上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腺瘤常发生于卵巢,偶见于甲状腺及胰腺。卵巢囊腺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腺上皮向囊腔内呈*状生长,并分泌浆液,故称为浆液性*状囊腺瘤(serous papillary cystadenoma);另一种分泌粘液,常为多房性,囊壁光滑,少有*状增生,称为粘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adenoma)。其中浆液性*状囊腺瘤较易发生恶变,转化为浆液性囊腺癌(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

     (2)纤维腺瘤(fibroadenoma):常发生于女性乳腺,是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瘤有完整包膜,切面分叶状、有裂隙。镜下,见乳腺导管扩张,上皮增生;纤维间质增生明显并有粘液样变,常挤压导管。以前认为纤维腺瘤的腺体和间质共同构成肿瘤的实质,近来证明,增生的间质才是肿瘤的实质。

     (3)多形性腺瘤(pleomorophic adenoma):由腺组织、粘液样及软骨样组织等多种成分混合组成。常发生于涎腺,特别是腮腺,过去曾称之为混合瘤(mixed tumor)。目前一般认为此瘤是由腮腺闰管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发生的一种腺瘤。由于增生的肌上皮细胞之间可出现粘液样基质,并可化生为软骨样组织,从而构成多形性特点。本瘤生长缓慢,但切除后可复发,少数可以发生恶变。

     (4)息肉状腺瘤(polypous adenoma):又称腺瘤性息肉。发生于粘膜,可呈息肉
      状、*状或绒毛状,有蒂与粘膜相连。多见于直肠和结肠。表面呈*状或绒毛状者恶变率较高。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常有家族遗传性,不但癌变率高,并易早期发生癌变。

     (二)恶性上皮组织肿瘤
      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癌常以浸润性生长为主,故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发生在皮肤、粘膜表面者外观上常呈息肉状、蕈伞状或菜花状,表面常有坏死及溃疡形成;发生在器官内的常为不规则的结节状并呈树根状或蟹足状向周围组织浸润。切面常为灰白色,质地较硬,较干燥。镜下,癌细胞可呈腺状、巢状或条索状排列,与间质分界清楚。低分化或未分化癌的癌细胞在间质内呈弥漫浸润性生长,与间质分界不清。

     癌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1.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简称鳞癌,常发生在身体原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如皮肤、口腔、唇、子宫颈、阴道、食管、喉、阴茎等处,也可发生在有鳞状上皮化生的其它非鳞状上皮覆盖部位,如支气管、胆囊、肾盂等处。肉眼上常呈菜花状,也可因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状,癌组织同时向深层浸润性生长。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与间质界限清楚。分化好的鳞癌癌巢,细胞间可见到细胞间桥,在癌巢的中央可出现层状的角化物,称为角化珠(keratin pearl)或癌珠。分化较差的鳞癌无角化珠形成,甚至也无细胞间桥,细胞异型性明显并见较多的核分裂像。
      2.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由表皮原始上皮芽或基底细胞发生,多见于老年人面部如眼睑、颊及鼻翼等处。癌巢主要由浓染的基底细胞样癌细胞构成(图6-16)。此癌生长缓慢,表面常形成溃疡,并可浸润破坏深层组织。但几乎不发生转移,对放射治疗很敏感,临床上呈低度恶性经过。

     3.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来自膀胱或肾盂等处的移行上皮,临床上常有无痛性血尿。肿瘤常为多发,呈*状或菜花状,可溃破形成溃疡或广泛浸润深层组织。镜下,癌细胞似移行上皮,呈多层排列,有异型性。一般按细胞异型性和浸润情况分I、II、III级。

     4.腺癌(adenocarcinoma) 是从腺体、导管或分泌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根据其形态结构和分化程度,可分为管状或*状腺癌、实性癌和粘液癌。

     (1)管状或*状腺癌(tubular or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较多见于胃、肠、甲状腺、胆囊、子宫体和卵巢等处。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不规则的腺样结构,即癌巢,细胞常排列成多层,核大小不一,核分裂像多见。当腺癌伴有大量*状结构时称为*状癌;腺腔高度扩张呈囊状的腺癌称为囊腺癌;伴*状生长的囊腺癌称为*状囊腺癌。

     (2)实性癌(solid carcinoma):属低分化的腺癌,恶性程度较高。多发生于乳腺,少数可发生于胃及甲状腺。癌巢为实体性,无腺样结构,癌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有的癌巢小而少,间质结缔组织多,质地硬,称为硬癌(scirrhous carcinoma);有的则癌巢较大而多,间质结缔组织相对较少,并可伴有较丰富的淋巴细胞浸润,质软如脑髓,称为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

     (3)粘液癌(mucoid carcinoma):常见于胃和大肠。肉眼观,癌组织呈灰白色半透明如胶冻样,又称为胶样癌(colloid carcinoma)。镜下一种为粘液可堆积在腺腔内,并可由于腺体的崩解而形成粘液湖,当癌组织中粘液成分超过50%,则称其为粘液腺癌;另一种为粘液聚积在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侧,使该细胞呈印戒状,以这种细胞为主要成分则称为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印戒细胞癌早期则可有广泛的浸润和转移,预后不佳。

     (三)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及原位癌
      正确认识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是防止肿瘤发生发展、利于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
      1.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长期存在即有可能转变为癌。早期发现与及时治愈癌前病变,对肿瘤的预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临床上常见的癌前病变或疾病有以下几种:①粘膜白斑(leukoplakia)伴上皮非典型增生;②子宫颈糜烂(cervical erosion)伴上皮非典型增生;③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proliferative fibrocystic change)伴导管上皮异型增生;④结肠、直肠的息肉状腺瘤;⑤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伴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⑦皮肤慢性溃疡(chronic skin ulcer)伴上皮非典型增生;⑧肝硬化(cirrhosis of the liver)。

     2.非典型性增生(dysplasia,atypical hyperplasia) 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指增生的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像增多,但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细胞层次增多、排列较乱,极性消失。非典型性增生多发生于鳞状上皮,也可发生于腺上皮。鳞状上皮的非典型性增生, 根据其异型性程度和或累及范围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轻、中度非典型性增生(分别累及上皮层下部的1/3和2/3),在病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而重度非典型性增生(累及上皮层下部超过2/3尚未达全层)则很难逆转,常转变为癌。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包括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将轻、中、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分别称为上皮内瘤变Ⅰ、Ⅱ、Ⅲ级,并将原位癌也列入上皮内瘤变Ⅲ级。

     3.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指癌细胞已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例如子宫颈,食管及皮肤的原位癌。鳞状上皮原位癌有时可累及粘膜腺体,尚未侵破腺体基底膜,仍是原位癌,称为原位癌累及腺体。此外,当乳腺小叶腺泡发生癌变而尚未侵破基底膜者,可称为小叶原位癌。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20 05:05:44

    医学上讲癌症就是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机体任何部位的任何组织都会发生肿瘤,可发生良性瘤,也可发生恶性瘤,肿瘤种类繁多。特性各异,良性肿瘤是某种组织的异常增殖,形成一个肿块,渐渐增大膨胀生长,增大后可压迫器官,影响器官的功能,性肿瘤不会产生肿瘤转移。恶性肿瘤则相反,生长迅速,主要以浸润方式生长,并可借助于淋巴道、血道或腔道,使瘤细胞转移到人体其他组织器官。用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形状、大小、细胞核的特点以及肿瘤的周围侵犯、转移等,可以确定诊断。 ,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有些肿瘤的表现可介于两者之间,良性肿瘤也会转变成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也可转变为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如血管瘤多无包膜,界限不清,切除后容易复发。良性肿瘤发生在某些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所以良性肿瘤也不可以乐观,要积极治疗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命名的原则是依据生长部位、组织起源和生长特性的区分来名称的。   (一)良性肿瘤 命名方式为“生长部位+起源组织+瘤”。如长在背部的、由脂肪组织长出来的良性瘤,称为背部脂肪瘤,与此类同,可称为面部血管瘤、子宫平滑肌瘤等。良性瘤中来自被复上皮的(皮肤、膀胱等处),瘤组织常向表面呈乳头状突起,称为乳头状瘤,如膀胱头状瘤、阴茎乳头状瘤等。来自粘膜柱状上皮的良性肿瘤统称为腺瘤,如胃肠道腺瘤、甲状腺瘤、乳腺腺瘤等;有的腺瘤因分泌物潴留而开成囊肿,特称为囊腺瘤,习惯上亦称囊肿,如卵巢囊腺瘤。   (二)恶性肿瘤 主要有以下两类不同名称:癌(Carcinoma)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癌"字在我国古书中和岩字相同,形容癌组织一般较硬,有些癌块突出表面,好似岩石)。起源不同上皮组织的癌,命名方式?quot;生长部位+起源组织+瘤",如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等。其中由粘膜柱状上皮或腺上皮发生的癌。根据其分化程度的高低可分为两型:癌细胞分化较高呈腺体状排列的,称为腺癌,如胃腺癌、直肠腺癌等;癌细胞分化低不作腺体排列的,称为单纯癌。   有时癌细胞和起源组织间差别很大,分辨不出究竟来源于那一种上皮,则称为"未分化癌"。 肉瘤 来自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这一类肿瘤一般质地较软,切面细嫩,呈粉红色,形如鱼肉,故名)。起源于不同间叶组织的肉瘤。命名方式为"生长部位+起源组织+肉瘤",如背部脂肪肉瘤、胃平滑肌肉瘤、颈淋巴结淋巴肉瘤等。  (三)其它命名 除上述的良性瘤、恶性瘤一般命名原则和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起源于胚胎组织或未成熟组织的恶性瘤,称为母细胞瘤,如肾母细胞瘤。来自神经组织的某些恶性肿瘤也称为××母细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胶质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此外,也有少数良性肿瘤以"母细胞瘤"的名称命名,如肌母细胞瘤等。   起源于造血细胞组织的一类恶性肿瘤习惯称为"白血病",如髓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起源于胎盘组织的良性瘤称为葡萄胎;恶性瘤称为绒毛膜上皮癌。  肿瘤组织包括一个或二个以上的胚层所分化来的多种组织等),称不混合瘤。   肿瘤组织不仅包括三个胚层来的多种组织且开成器官的结构,称为畸胎瘤,如睾丸畸胎瘤,卵巢皮样囊肿等。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讲有如下区别: 良性肿瘤   1.成长特性:   (1)生长方式:往往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2)生长速度:通常缓慢生长。   (3)边界与包膜:边界清晰,常有包膜。   (4)质地与色泽:质地与色泽接近正常组织。   (5)侵袭性:一般不侵袭,少数局部侵袭。   (6)转移性:不转移。   (7)复发:完整切除,一般不复发。      2.组织学特点:   (1)分化与异型性: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   (2)排列与极性:排列规则,极性保持良好。   (3)细胞数量:稀散,较少。   (4)核膜:通常较薄。   (5)染色质:细腻,较少。   (6)核仁:不增多,不变大。   (7)核分裂相:不易见到。      功能代谢:除分泌性肿瘤以外,一般代谢正常。      对机体影响:除生长在要害部位外,一般影响不大。 恶性肿瘤   1.成长特性:   (1)生长方式:多为侵袭性生长。   (2)生长速度:生长较快,常无止境。   (3)边界与包膜:边界不清,常无包膜。   (4)质地与色泽:通常与正常组织差别较大。   (5)侵袭性:一般者有侵袭与蔓延现象。   (6)转移性:一般多有转移。   (7)复发:治疗不及时,常易复发。      2.组织学特点:   (1)分化与异型性:分化不良,常有异型性。   (2)排列与极性:极性紊乱,排列不规则。   (3)细胞数量:丰富而致密。   (4)核膜:通增厚。   (5)染色质:通深染,增多。   (6)核仁:粗大,数量增多。   (7)核分裂相:核分裂增多,或出现不典型核分裂。      功能代谢:核酸代谢旺盛,酶谱改变,常产生异常代谢。      对机体影响:无论发生在何处,对机体影响很大,甚至导致人死亡。      注: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最主要的特征。

医治前列腺瘤要注意什么

阴茎皮质腺瘤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