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男科

前列腺瘤确诊怎么治疗

时间: 阅读:1550
前列腺瘤确诊怎么治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08-21 23:55:07

前列腺瘤确诊一般需要通过微创手术或者是开放性的手术来治疗,需要将肿瘤完全的切除掉,才能避免病情加重。在手术之后还需要做病理检测,如果出现了恶变的危险,还需要配合放化疗来治疗。

前列腺瘤可能会导致下腹部出现坠胀感和疼痛感,并且会伴有腹部有包块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3-21 09:09:44

    前列腺的自我发现
    1.不明原因的尿频尿急夜尿增多
    2.渐进性排尿困难,开始时仅为尿线变细,以后发展为排尿不畅,最后表现为尿不成线、滴尿
    尿痛
    尿潴留
    血尿
    3.不明原因的腰

    臀部及骨盘部位疼痛。治疗方法
    前列腺的治疗是综合的,有内分泌治疗
    手术疗法
    放疗
    化疗及冷冻疗法等,早期如肿瘤局限于前列腺的,可行前列腺根治术或者根治性放射治疗,这对早期病人有较好的效果,或加盆腔清扫术。
    对不宜进行根治术的病人也可采用化疗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21 09:09:44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男性癌症死亡率中列第二位,仅次于肺癌。那么,晚期前列腺癌有办法治疗吗,下面就介绍一下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根治手术根治手术是前列腺癌唯一可以达到治愈的治疗方法,但仅限于早期的前列腺癌。一、放疗前列腺癌对放疗较为敏感,对于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可以进行放射治疗。放疗有一定的并发症,病人往往难以耐受。目前比较先进的放疗是经过计算机模拟设计后的适性放疗,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了放疗的副作用,但是价格昂贵,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二、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人体血清中的雄激素来源于睾丸和肾上腺。前列腺组织内的细胞对激素的依赖性各不相同,癌细胞大多依赖于雄激素,当体内雄激素水平下降,癌细胞失去了雄激素这一环境,癌细胞即会死亡,这是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核心所在。简言之,内分泌治疗就是去除或对抗体内的雄激素,使雄激素降到最低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方法有:1、雌激素雌激素通过人体的内分泌反馈机制,抑制雄激素的产生,起到抗雄激素的作用,常用药物有己烯雌酚。副作用较大,目前临床已很少使用。2、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注射疗法此药每四周注射一次,连用3?4次可以将体内雄激素水平降到最低,达到睾丸切除的效果,故又称药物去势,但此疗法早期可使血中睾酮升高,因此,对于排尿困难症状严重,骨痛明显或截瘫的病人不适用,因为它会引起症状加重。药物去势的最大优点是停药后睾酮水平可以逐渐回升,性功能也随之恢复,缺点是价格昂贵,不能广泛使用。3、睾丸切除人体血清中的雄激素有90%来源于睾丸,10%来源于肾上腺,切除睾丸即去除了人体血清中绝大部分的雄激素,本手术简单,可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并发症少,是国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三、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又叫联合抗雄激素治疗,即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对晚期前列腺癌的病人进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比单纯手术切除睾丸或药物去势效果更好。抗雄激素药物有类固醇和非类固醇两类,类固醇类的抗雄激素药物有激素孕酮样作用,副作用较大,目前临床很少使用;非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没有孕酮样作用,副作用较小,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代表药物如氟他胺,是抗雄激素治疗的一线用药,并被纳入医保用药。氟他胺常见副作用有乳房疼痛、男性乳房女性化等,对肝脏功能有一定影响,大多数病人可以耐受,用药时应注意监测肝脏功能。四、核素治疗核素治疗主要用于有骨转移者,及由此引发的骨骼疼痛明显者。核素治疗对于缓解骨痛效果明显,治疗一次可缓解3?6个月,副作用少,但是费用较贵。总之,大多数晚期前列腺癌病人通过内分泌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内分泌治疗以联合抗雄激素治疗效果最好。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1 09:09:44

    前列腺肿瘤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指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细胞不断增生,形成肿块并破坏正常组织。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一部分,位于膀胱下方,环绕着尿道。当前列腺肿瘤增大时,会压迫尿道,影响排尿,严重时可能引发尿潴留等症状,甚至会导致肾功能损害。


    早期前列腺肿瘤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当肿瘤增大时,会出现尿频、尿急、尿道不畅、排尿困难等症状。肿瘤生长过程中还会释放一种名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检测进行检测。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水平升高,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患有前列腺肿瘤。


    目前,早期前列腺肿瘤可以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治疗。对于晚期前列腺肿瘤,常常采用激素治疗、靶向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此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助于预防前列腺肿瘤的发生,如增加运动量、减少摄入脂肪等。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健康饮食,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前列腺肿瘤的症状,及时进行治疗。

  • 芍药
    回复
    2024-03-21 08:08:34

    诊断鉴别

      前列腺癌起始时常无临床症状,仅能在体检时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结节。前列腺癌起始于前列腺外周带,容易摸到。尿潴留和血尿可能和同时伴有前列腺增生有关,癌引起排尿困难和血尿时常属晚期。临床上有相当数目前列腺癌是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发现的,亦有很多病例因转移症状就医。

      前列腺癌的诊断有三个要点:①原发肿瘤;②淋巴结转移;③远处转移。

      (一)原发肿瘤 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结节,可通过tru-cut活组织检查,或经直肠franzen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扫描可了解肿物大小及范围,正常前列腺回声均匀,侵及包膜时界限不清。回声改变亦可由于炎症和结石所致,应予鉴别。CT、核磁共振(MR),亦可了解肿瘤的病变范围以及膀胱、精囊、淋巴结的病变。

      (二)淋巴转移 前列腺癌最先侵犯的淋巴结是闭孔-髂内链,实际上在闭孔处的淋巴结一般不受侵犯。临床上常将髂内淋巴结称为闭孔淋巴结,位于髂外静脉内侧,沿髂内血管走行是最重要的应清除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近年依靠CT及MR,但不能发现小病灶。淋巴造影可发现70%~90%的转移。但假阴性和假阳性较高,近年较少应用。最有价值的诊断的改良的淋巴结清除术,即切除髂内外血管与闭孔间的淋巴结,作为分期比较精确,可以避免既往清除髂血管,闭孔、盆壁、髂前淋巴结后所造成淋巴漏、淋巴肿、下肢肿等并发症,因为即使广泛的清扫并不能阻止已有的扩散。

      (三)远处转移 静脉泌尿系造影发现输尿管梗阻时,说明肿瘤已侵犯精囊、膀胱颈和淋巴结,并有远处转移的可能。

      骨转移常见,仅次于淋巴结。全身同位素扫描增强而平片正常应想到是转移。肺x线照相可发现肺转移,常为淋巴管扩散,结节状少见。

      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与前列腺癌转移有关,但缺乏特异性。近年用放射免疫测定可提高其特异性。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前列腺抗原测定有待提高其特异性。C期前列腺癌20%~70%有酸性磷酸酶升高,有淋巴结转移亦升高,如果持续升高则肯定有骨转移。血清酸性磷酸酶,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升高者在手术后下降,是预后较好的象征。在包膜内的前列腺癌酸性磷酸酶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经前列腺导管排泄,前列腺癌时,癌细胞产生的酸性磷酸酶无导管排出或导管被癌病变梗阻,酶吸收入血循环,以至酸性磷酸酶升高。

      通过以上检查,前列腺癌即可分期,文献统计A期占10%~20%,B期25%,C期25%,D期35%,说明发现时半数以上已经不是局限的病变。临床分期常低于实际病变范围。

      治疗措施

      前列腺癌的治疗可分为前列腺根治术、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学治疗。主要根据肿瘤分期选用各种方法。Al期是前列腺增生手术时偶然发现的癌,病变局限在3个高倍视野以内,多数分化良好,大部分病人病情稳定,约2/3不作治疗者病变可缓慢发展,仅有1%左右可能死于癌。由于其预后良好,一般不主张行前列腺根治术或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应定期随诊,行直肠指诊和B超检查,测定血酸性磷酸酶。A2期不作治疗35%可扩展,应考虑行前列腺根治或放射治疗。B期前列腺癌应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B1期多数分化较好,手术时可发现5%~20%有转移淋巴结,根治手术后15年无癌生存的达50%~70%。B2期行前列腺根治术可发现50%已侵犯精囊,25%~35%有淋巴结转移,如手术无转移淋巴结,则86%癌病变局限于前列腺。B2期根治术后15年无癌生存者25%,因此有主张同时进行放疗。C期治疗比较困难,半数盆腔淋巴结已有转移,一般C期行根治手术者必须配合放疗或内分泌治疗,5年生存率60%左右。10年生存30%~36%,15年无癌生存者11%。D期主要用放射,内分泌和化学治疗,5年生存30%左右,以下分别讨论各种治疗方法。

      (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主要适用于前列腺癌局限在前列腺以内者,但没有已侵犯精囊和淋巴结者经根治手术后获长期生存。以前常用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近年普遍采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手术并发症有:阳萎、完全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直扬损伤。尿道膀胱吻合口狭窄另外有切口感染,血栓栓塞、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死亡率1%~5%。目前较广泛应用的该手术即“保留神经的前列腺根治术”。                                      (二)放射治疗 外照射80%~90%,A、B期前列腺癌可得到控制,失败常因为有转移,10%为局部照射无效,25%~30%兼有远处转移和局部无效。所用放射治疗者70%在24个月内。5年无肿瘤生存率B期为80%,C期为56%,有统计肿瘤侵犯直肠、膀胱、盆壁、输尿管无癌生存超过3年者。放射治疗可缓解转移骨痛。

      放射治疗的并发症:急性胃肠道反应为30%~40%,常在第4周发生,包括腹泻、直肠不适、里急后重;约5%因而停止治疗,慢性胃肠并发症为慢性腹泻,直肠溃疡、狭窄和瘘道占12%,泌尿系并发症有尿频、排尿困难、血尿。有报告亦可引起尿道狭窄,尿失禁等,亦有外阴和下肢浮肿、阳萎等。

      (三)内分泌治疗 前列腺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依赖于雄激素,在前列腺内变为双氢睾酮,睾酮90%从睾丸产生,在血循环中睾酮57%结合为性类固醇结合球蛋白,40%与白蛋白结合,仅3%为游离的功能性睾酮,进入前列腺细胞浆内,使之成为双氢睾酮,随后与受体结合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结合于核染色质的DNA;激活的DNA产生mRNA,变应为前列腺细胞蛋白的密码,对其代谢极为重要,前列腺内细胞对雄激素的信赖各不相同,癌细胞大多数信赖于雄激素,内分泌治疗直接去除雄激素可抑制其生长。前列腺愈像前列细胞者愈依赖雄激素,未分化癌及导管癌常不依赖雄激素,内分泌治疗无效。肾上腺分泌雄素烯二酮和脱氢异雄素酮,近年以为这些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极小。

      (四)睾丸切除术 睾丸切除可使血清睾酮从500ng/dI降至50ng/dl,从而有效地阻止了大多数依赖雄激素前列腺癌的代谢,使癌消退。睾丸切除术后可能出现阵发性发热、出汗、阳萎等。

      (五)雌激素 无论天然和合成的激素都可通过垂体性腺轴降低睾酮水平,抑制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黄体化激素(LH),亦可增加性类固醇结合球蛋白,降低睾丸内睾酮的合成,增加垂体催乳素分泌,降低前列腺细胞内DNA合成,常用已烯雌酚每月lmg~2mg,可使睾酮达到去睾水平,对心血管系统有并发症,雌激素连续应用二年以上去睾成为不可逆。

      (六)抗雄激素药物 它们主要作用是阻止雄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抑制前列腺细胞核的DNA合成。

      (七)促性腺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 长期大量应用LHRH-A不仅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而抑制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LHRH-A开始使Leydig细胞产生睾酮上升约3月~5月,以后下降21日~28日即可达到去睾水平。该药优点是副作用少,无心血管并发症,停药后睾丸功能有可复性。有时可用之检查前列原癌对雄激素是否依赖,如依赖可继续用药或睾丸切除。LHRH-A常用药为Buserelin,一个月即可达到药物去睾,近年在用常效缓释LHRH-A,一次用药有效期达1个月。

      (八)化学治疗 由于前列腺癌70%~80%左右依赖雄激素,故优先考虑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常用在内分泌,放射等治疗失败以后采用。

      总之,前列腺癌的化学治疗是不理想的,客观肿瘤消退10%~15%,中间值约6个月,生存时间约8个月。

      预后

      D2期50%3年内死于前列腺癌,5年内80%死于癌,10年内90%死于癌。

      任何内分泌治疗后复发者,90%两年内死亡。

前列腺腺瘤忌口什么影响

前列腺瘤长在什么地方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