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分泌雄性激素一般是属于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出现了雄性激素分泌过高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月经,而且还会出现月经量减少或者是停经。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做激素6项检测,密切观察体内的激素值。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是饮食习惯,饮食上要减少激素类的食物摄入。
这要从激素的功能讲起:
女性的激素有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一般女性体内的激素会随着月经周期性的变动,女性每个月在排卵之后,雌激素和孕激素逐渐增加,以支持子宫内膜生长,为受精提供条件,未受精的情况下,一般只能支持14天,之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都会急剧下降,由于子宫内膜没有了激素的支持,不能继续生长,因而溃败从子宫壁上剥落,并伴有螺旋小动脉出血,剥落的子宫内膜和血一起流出体外形成月经,称为月经来潮。随后当新一轮的月经周期开始,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又逐渐缓慢上升,排卵后,骤然上升,为下一次受精孕育做准备。
雄激素呢?分泌量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当雌激素和孕激素下降的时候,相对来说雄激素比值较高,也就是月经来临前后那几天,皮肤显得不好,毛孔粗大,油脂分泌多,容易长痘痘,等到月经结束后,随着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增多,痘痘就会消失,皮肤也会变细腻一些。
由于个体差异,所以雄激素的含量也不一样多,但是激素的分泌是负反馈调节,也就是说,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增加很多,也不会减少很多,而且激素是微量高效的,极少的激素含量就可以影响生理活动,即使你去医院检测也测不出来差距的。
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逐渐衰老,代谢不再这么旺盛,痘痘就不长了。
即便是女性,体内也会有少量的雄性激素,这主要是由肾上腺和卵巢分泌的。女性雄性激素正常值一般认为是14~80ng/DL之间,在月经周期的各期中,女性雄性激素的量也是有变化的。
当女性由于压力过大、环境污染、饮食不当、或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疾病时,就有可能导致女性体内雄性激素过高,出现一些男性化的特征,如痤疮、毛发增多、月经不调等。
女性青春期当青春期,雌激素分泌不足的时候,女性就会因为雄性激素含量上升,而出现男性第二性征,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长胡子”。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治疗,等卵巢功能慢慢完善了,自然而然就“小女人”了。当然,如果男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就要怀疑是肾上腺或脑垂体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进一步检查,及早治疗。
压力过大如果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很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雄性激素含量相对增高,从而出现月经不调,痤疮多毛。由于压力导致的雄性激素相对增高,只要学会降压,自己给自己“解绑”,“男人婆”的特征也会很快消失的,不需要治疗。
环境污染有些地方,环境污染特别严重,重金属超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女性的激素分泌造成影响,引起内分泌失调,出现雄性激素升高。女性重金属超标严重时,常会出现心律失常、呼吸不顺、记忆力衰退、行动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等症状。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的金属指标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应药物进行调理。
饮食或药物一些含激素类的食物或药物,都可增加雄性激素。例如动物内脏和激素类的药物,动物内脏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而胆固醇是合成性激素的重要原材料,都有可能导致体内雄性激素过多。这种情况,只要改善饮食,停止服用激素类的药物,男性特征自然也就很快会消失。
疾病这里的疾病就非常的多了,最常见的就是多囊卵巢综合症了,此外,肾上腺的肿瘤、糖尿病、脑垂体肿瘤、甲亢等疾病,都有可能导致女性雄性激素升高。如果是疾病导致的雄性激素升高,那当然是要治疗后才会恢复正常了。下面,我们就再来一个一个疾病说说它的伴随症状,帮助大家自己鉴别。
1、多囊卵巢综合症:最主要的症状是月经紊乱,表现为闭经、月经稀发和功血。其次还有不孕、肥胖,及大家所说的高雄激素相关症状。
2、肾上腺的肿瘤:肾上腺是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目前已知由肾上腺皮质产生和分泌皮质激素有40余种。常见的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有皮质醇增多症和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最典型的症状时满月脸、水牛背,皮肤薄、多毛、腋窝、下腹两侧、股部有紫纹,或伴血压升高。而醛固酮增多症最主要或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高血压,还伴有低血钾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3、糖尿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由于胰岛素抵抗,也可出现雄性激素偏高症状。
4、脑垂体肿瘤:脑垂体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内含数种内分泌细胞。不同种类垂体腺瘤的内分泌表现也不一样,一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才会出现男性特征,表现为身体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 腹部大腿部皮肤有紫纹、毛发增多等。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严重患者可以表现突眼、眼球活动受限,甚至眼睑闭合不全。
非疾病引起的雄性激素偏高,可以吃些大豆制品、亚麻籽、芝麻等富含雌激素食物调理,但如果是疾病引起的雄性激素偏高就一定要药物或手术治疗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