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男科

前列腺瘤标是什么

时间: 阅读:9260
前列腺瘤标是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8-25 03:55:23

前列腺瘤的标一般是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这种物质,正常情况下这种物质在前列腺当中的范围是在0~4纳克;一旦超过了10纳克,那么就证明患者患有了前列腺瘤这种疾病。

患者患有前列腺瘤这种疾病时,可以通过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多西他赛、卡巴他赛等药物来进行缓解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4-03-30 09:09:30

    文/李煦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当机体产生肿瘤时,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就可能会相应地升高。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25(CA125)、糖抗原153(CA153)、糖抗原199(CA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每年春季,都是各个单位体检的高峰期。细心的人不难发现,现在体检表上多了一项与肿瘤筛查相关的指标。常见的检查内容有甲胎球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25)等。当这些和肿瘤密切相关的检查项目被纳入常规体检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产生了疑惑。其一,这些数据名称复杂,难以读懂;其二,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些数据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这些数据究竟和肿瘤有多大程度上的关联?是不是指标正常就和肿瘤绝缘?或者如果指标超常就一定患上了肿瘤?关于肿瘤标志物检查,多数人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疑虑。为此,我们特别请来肿瘤科专家教你一一读懂它们。 疑问一:肿瘤标志物 到底查的是什么 答:查的是肿瘤 但准确性还不够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一旦看到“肿瘤标志物”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值就吓得不轻。那么,肿瘤标志物查的到底是什么?它的指标高低又有什么意义呢?浙医一院肿瘤中心主任滕理送介绍,肿瘤标志物其实就是一类应用科学方法检测到而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物质,这种物质与肿瘤有关。肿瘤标志物确实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存在,而且某些肿瘤标志物的高低还能反映肿瘤分期的早晚和肿瘤负荷的大小。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肿瘤有非常特异的达到100%的标志物,换句话说,没有一项肿瘤标志物能100%查出肿瘤患者。“很多肿瘤标志物特异性比较低,这样通过这种方式来筛查某些癌症患者有时就好比是大海捞针。”滕医生说道。 疑问二:肿瘤标志物和癌症关系有多大 答:有一定的关系 但不能完全挂钩 既然是查肿瘤的指标,一旦指标超常,总是会让人特别紧张,有些人甚至一看到指标不正常就直接把自己和癌症挂上钩。对此,滕医生表示,肿瘤标志物确实有预警作用,但不能作为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 体检时受检者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有肿瘤,其筛查意义在于提示作用。肿瘤标志物升高也可见于非肿瘤疾病:比如慢性肝炎、前列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都有可能干扰检查结果。 换个角度来说,患有肿瘤,肿瘤标志物也不一定高。现在,特异性最高的用于检查肝癌的甲胎蛋白(AFP)特异性也只有70%-80%,换句话说,在所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70%-80%左右的患者会产生肿瘤标志物超标的现象,剩下还有20%-30%的患者,指标是正常的。 滕医生表示,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只有持续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才能作为判断依据。比如如果之前有肿瘤相关的病史,或者在随后的跟踪检查中发现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提高警惕,需要进一步进行CT、B超等检查。特别是要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专家教你读懂几项常见肿瘤标志物 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25(CA125)、糖抗原153(CA153)、糖抗原199(CA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这些标志物各自代表什么意义,我们该如何读懂它们,滕医生用通俗的方法为大家一一解读。 甲胎蛋白(AFP) 正常值:0-20 针对病症:肝癌(最主要)、极少数睾丸癌和卵巢肿瘤 这是所有肿瘤标志物里最好的一个标志物,它的灵敏性在70%-80%,换句话说,70%-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都可以通过这个指标的异常发现。正常范围值在20以下,该指标如果在400以上,基本上能够确诊肿瘤的存在。 排除病症:慢性肝炎后,以及肝炎活动期也可能会造成该指标的升高。 癌胚抗原(CEA) 正常值:0-5 针对病症:肠癌(多数)、胃癌、少数乳腺癌、肺癌和胆管细胞癌 该标志物主要针对胃肠道上皮性肿瘤,尤其对肠癌的发现很有意义。约20%-40%的肠癌患者该指标异常。不过,这个指标特异性很强,一般大于10以上基本上就能定性为恶性肿瘤。 排除病症:极少 糖抗原199(CA199) 正常值:0-37 针对病症:胰腺癌、胆囊癌、胃癌和肠癌 胰腺癌病人该指标的阳性率为70%-80%,胃癌阳性率约为50%,结肠癌阳性率约为60%,肝癌阳性率约为64.6%。 排除病症: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硬化、肝炎等也可能会导致该指标升高。 糖抗原125(CA125) 正常值:0-35 针对病症:卵巢癌(最主要)、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等 该指标对于女性尤为重要,是国际公认的卵巢癌主要相关抗原。 排除病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卵巢囊肿等。此外在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CA125也可能升高。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正常值:0-40 针对病症:前列腺癌 该指标最主要针对男性前列腺。 排除病症: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该值升高。 医生特别嘱咐 如果一次检查结果某项指标轻度升高,不必过于紧张,应找专科医生加以分析,先排除一些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并在一到两个月后再复查。如果动态检测结果继续升高(一般认为检测值升高25%以上才有意义)则提示可能存在肿瘤,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一般情况下,轻度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不是太多),发生肿瘤的可能性比较低,可考虑进一步检查,或者动态观察,不要过于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中重度升高或多项指标持续升高,提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应尽快就医。

  • 紫苏
    回复
    2024-03-30 09:09:30

    问题一:肿瘤标志物是什么意思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癌基因产物等。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这些物质在健康人体内并不存在或量很少,但在癌症患者中指标数值明显高于正常人。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一般认为应具有下列特点:(1)敏感性高,能早期测出所有肿瘤患者;(2)特异性好,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患者应100%准确;(3)有器官特异性,能对肿瘤定位;(4)血清中浓度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相关,可用以判断预后;(5)半衰期短,能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监测治疗效果、复发和转移;(6)测定方法精密度、准确性高,操作简便,试剂盒价廉。但至今为止,尚无一种“理想”的TM。由于肿瘤基因的复杂性,没有一种肿瘤是单一类型的,故发现“理想”的TM就十分困难。
    这些都是瘤医生网看到的,有需要可以去看看。

    问题二:什么是肿瘤标记物,他们有什么作用?在与恶性肿瘤的斗争中,医生、患者和家属往往最关心(1)如何尽早发现肿瘤的产生、发展、转移?(2)如何尽快知道治疗是否有效?(3)如何提高治疗效果?这些问题涉及到如何提高恶性肿瘤的早期诊出率,如何有效监测治疗效果、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和使每位患者从每种治疗中得到更多益处等多方面的问题。X线诊断机、CT机、MRI机等诊断仪器和技术的发展,使得目前已能够发现直径〉5mm的肿瘤,对早期检出肿瘤和评价治疗效果、帮助医生修改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肿瘤的“残渣余孽”因为其体积太小或位于体内特殊位置而难以被识别出来,这些“漏网之鱼”在暗处悄悄长大,导致肿瘤复发、转移,最终夺去了不少患者的生命。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帮助识别出这些潜在的威胁呢?答案是肯定的,其中一类重要指标就是目前在临床诊治中广泛应用的“肿瘤标记物”。它们是一类能通过化验血液、尿液或肿瘤组织查出、并反映体内肿瘤情况的物质,与以上所述的影像学形态检查方法相比,可称之为“无形表象”,是对形态诊断的有力补充。  广义来说,肿瘤标记物是某些肿瘤细胞上存在或分泌、排出到体液中的物质,可大致分为肿瘤细胞分泌物和肿瘤细胞表达物两类。前者是肿瘤细胞在发生、发展中产生的物质,肿瘤生长越旺盛、其量越多,反之,肿瘤生长被压制、其产生量也减少。这些物质往往是糖蛋白,可以通过检验血等体液查出并进行监测。目前常用的有肺癌肿瘤标记物群(CEA、Cyfra21-1、NSE等)、消化道肿瘤标记物群(CEA、CA199、CA242、CA724等)、CA153(乳腺癌等)、CA125(卵巢癌等)、AFP(肝癌等)、PSA(前列腺癌等)、HCG(绒癌等)。它们往往在肿瘤很小时即可被检测出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灶;如在治疗后明显降低,则提示治疗有效,反之,则提示疗效可能不佳;如手术切除肿瘤一段时间后标记物进行性升高,则往往提示体内可能已经有肿瘤细胞增殖、生长,需严密监视。因此,有经验的肿瘤科医生往往会在对患者做影像检查、评估瘤体大小的同时抽血检查、动态观察相应标记物,以了解肿瘤生长是否仍然活跃、治疗后其活性是否被抑制等。它们的特点是反映灵敏、往往能早于CT、MRI等手段早期判断肿瘤生长状态,提醒医生是否需要更换治疗;其弱点是准确性较低、不如影像学诊断可靠;因此,往往需要共同检验几个标记物、动态观察其变化、并结合其他临床表征作出判断。临床上常用于:(1)早期预警肿瘤发生、发展;(2)动态监测以反映治疗效果;(3)在无法取得肿瘤标本、明确病理诊断时对肿瘤性质做出某些提示、为试验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类“特殊标记物”又可称为“肿瘤细胞表达物”,往往是肿瘤细胞膜或细胞内结构上的某些特殊结构点,例如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D20受体等。它们的第一个特点为多半在肿瘤细胞表面多、正常细胞表面少;第二个特点为可以被某些药物特异性识别并结合、从而成为这些药物追踪、打击的“靶子”。此类药物一旦结合上去,就会像钥匙插入锁眼一般启动瘤细胞内的“死亡信号”而杀死肿瘤、而很少损伤正常细胞。顾名思义,此类药物被称为“靶向药物”,其相应的治疗也被称为“靶向治疗”。例如:EGFR抑制剂、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雌激素拮抗剂、CD20单克隆抗体等,已广泛用于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此类“表达物”往往需通过直接检验肿瘤组织方能检出,因此,有经验的肿瘤科医生往往会在手术切检或切除后检查肿瘤标本、了解其表达高、低,为制定以后的治疗方略......>>

    问题三:肿瘤标志物全套指的是什么?能说明什么?_化验患者血液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 并观察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⑴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⑵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⑶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⑷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⑸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⑹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⑺糖类抗原242(CA242)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⑻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⑼CYFRA21-1(Cy211)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⑾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⒀甲状腺球蛋白(TG)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⒁铁蛋白(SF)为消化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⒂β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等患者体液中升高;⒃鳞状细胞抗原(SCC)为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上检测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肿瘤标志物有动态检查和多项联合检查更有价值。那么对于众多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如何选择呢?不同的肿瘤会一些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如CA153常出现在乳腺癌;CEA常出现在肠癌、胃癌;CA19-9常出现在肠癌、胰腺癌;CA125常出现在卵巢癌等等。临床医生会根据不同的肿瘤检查不同的标志物。同一种肿瘤或不同类型的肿瘤可有一种或几种肿瘤标志物异常;同一种肿瘤标志物可在不同的肿瘤中出现。为提高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和确定何种标志物可作为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指标,可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合理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肿瘤标志物组成最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如对于乳腺肿瘤可查CA153、CEA、CA50和SF;对于肺肿瘤可查CY211、CEA、NSE和CA50;对于肝肿瘤可查AFP、CEA、CA199和SF;对于上消化道肿瘤可查CEA、CA724、CA199、CA50和SF;对于肠道肿瘤可查CEA、CA242、CA724、CA199、CA50和SF;对某些单顶标志物如原发性肝癌AFP、卵巢癌CA125、前列腺癌PSA及甲状腺癌TG在肿瘤检查中也具有重要价值。肿瘤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由于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可同时存在于恶性肿瘤及某些良性肿瘤、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所以,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差,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是肿瘤造成的;结果正常在某些情说下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都有可能升高。同样,如原发性肝癌AFP的阳性率仅达75%到90%,也就是说至少还有1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为阴性。因此,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单次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并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如果体检中发现某个或某几个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该提高警惕,但也不必过分担忧,需要进一步通过CT、B超、MR或最先进的PET/CT等手段检查,必时须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

    问题四:C724是什么肿瘤标志物指标是CA724,是胃肠道相关肿瘤标志物。

    问题五:肿瘤标志物有几种?各代表什么?甲胎蛋白(AFP):60%~70%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可升高,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有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应定期监测。
    癌胚抗原(CEA):胃肠道肿瘤,特别是肠癌,癌胚抗原会升高。癌胚抗原对手术后监测有重要意义,肠癌患者经过治疗癌胚抗原可下降或恢复正常,如果手术后癌胚抗原持续升高,就要考虑复发、转移的可能,所以应定期监测。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65岁以上老年男性特别要注意,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肥大症状相似,两者都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务必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以排除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糖类抗原19-9(CA19-9):对于诊断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高敏性为91.7%,特异性为85%。
    糖类抗原125(CA-125):80%~90%女性卵巢癌患者糖类抗原125可升高。但也有不少非卵巢癌的恶性肿瘤可升高,如胰腺癌、肝癌、胃肠癌、乳腺癌。

    问题六:肿瘤标志物和癌症有多少关系?文/李煦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当机体产生肿瘤时,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就可能会相应地升高。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25(CA125)、糖抗原153(CA153)、糖抗原199(CA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每年春季,都是各个单位体检的高峰期。细心的人不难发现,现在体检表上多了一项与肿瘤筛查相关的指标。常见的检查内容有甲胎球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25)等。当这些和肿瘤密切相关的检查项目被纳入常规体检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产生了疑惑。其一,这些数据名称复杂,难以读懂;其二,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些数据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这些数据究竟和肿瘤有多大程度上的关联?是不是指标正常就和肿瘤绝缘?或者如果指标超常就一定患上了肿瘤?关于肿瘤标志物检查,多数人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疑虑。为此,我们特别请来肿瘤科专家教你一一读懂它们。 疑问一:肿瘤标志物 到底查的是什么 答:查的是肿瘤 但准确性还不够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一旦看到“肿瘤标志物”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值就吓得不轻。那么,肿瘤标志物查的到底是什么?它的指标高低又有什么意义呢?浙医一院肿瘤中心主任滕理送介绍,肿瘤标志物其实就是一类应用科学方法检测到而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物质,这种物质与肿瘤有关。肿瘤标志物确实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存在,而且某些肿瘤标志物的高低还能反映肿瘤分期的早晚和肿瘤负荷的大小。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肿瘤有非常特异的达到100%的标志物,换句话说,没有一项肿瘤标志物能100%查出肿瘤患者。“很多肿瘤标志物特异性比较低,这样通过这种方式来筛查某些癌症患者有时就好比是大海捞针。”滕医生说道。 疑问二:肿瘤标志物和癌症关系有多大 答:有一定的关系 但不能完全挂钩 既然是查肿瘤的指标,一旦指标超常,总是会让人特别紧张,有些人甚至一看到指标不正常就直接把自己和癌症挂上钩。对此,滕医生表示,肿瘤标志物确实有预警作用,但不能作为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 体检时受检者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有肿瘤,其筛查意义在于提示作用。肿瘤标志物升高也可见于非肿瘤疾病:比如慢性肝炎、前列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都有可能干扰检查结果。 换个角度来说,患有肿瘤,肿瘤标志物也不一定高。现在,特异性最高的用于检查肝癌的甲胎蛋白(AFP)特异性也只有70%-80%,换句话说,在所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70%-80%左右的患者会产生肿瘤标志物超标的现象,剩下还有20%-30%的患者,指标是正常的。 滕医生表示,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只有持续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才能作为判断依据。比如如果之前有肿瘤相关的病史,或者在随后的跟踪检查中发现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提高警惕,需要进一步进行CT、B超等检查。特别是要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专家教你读懂几项常见肿瘤标志物 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25(CA125)、糖抗原153(CA153)、糖抗原199(CA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这些标志物各自代表什么意义,我们该如何读懂它们,滕医生用通俗的方法为大家一一解读。 甲胎蛋白(AFP) 正常值:0-20 针对病症:肝癌(最主要)、极少数睾丸癌和卵巢肿瘤 这是所有肿瘤标志物里最好的一个标志物,它的灵敏性在70%-80......>>

    问题七:肿瘤标志物检查有什么用?对于体检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但对于各种体检中的五花八门的项目许多人并不清楚。其中就包括肿瘤标志物方面检查项目。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肿瘤干嘛要检查这个项目。其实不然,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需要您通过多方面检查早期发现问题。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来自于肿瘤自身或是由机体针对肿瘤的反应所产生。肿瘤标志物可以出现在包括血液、尿液、脑脊液(CSF)和渗出液等所有的体液中。肿瘤标志物由大小不等的分子构成,如多肽、蛋白质、糖蛋白、酶、激素、免疫球蛋白、粘蛋白、细胞角质蛋白和低分子代谢物等。大部分肿瘤标志物表示着肿瘤的发生并且也是恶性转化的副产品。甲胎蛋白(AFP):肝细胞癌和急、慢性肝炎时AFP浓度会升高。AFP和?-hCG都升高时可用于胚胎细胞癌的诊断。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达80%~90%。CA-125:在约80%的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中浓度会升高。CA15-3(BR27.29):一种大分子量糖蛋白,转移性乳腺癌时浓度会升高。治疗成功时浓浓度会降低。CA19-9:一种与胰腺癌和结肠癌相关的大分子量蛋白。用于筛查胰腺、胆道、肠道及甲状腺等器官肿瘤。CA-50:主要用于胰腺、胃、肺等器官的肿瘤筛查。责任编辑:WJ想直接电话咨询的客户,不收取任何费用,24小时服务。由权威专家为你解答体检相关问题,根据你的情况给予专业的个性化指导意见。

    问题八:肿瘤标志物是什么意思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癌基因产物等。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这些物质在健康人体内并不存在或量很少,但在癌症患者中指标数值明显高于正常人。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一般认为应具有下列特点:(1)敏感性高,能早期测出所有肿瘤患者;(2)特异性好,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患者应100%准确;(3)有器官特异性,能对肿瘤定位;(4)血清中浓度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相关,可用以判断预后;(5)半衰期短,能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监测治疗效果、复发和转移;(6)测定方法精密度、准确性高,操作简便,试剂盒价廉。但至今为止,尚无一种“理想”的TM。由于肿瘤基因的复杂性,没有一种肿瘤是单一类型的,故发现“理想”的TM就十分困难。
    这些都是瘤医生网看到的,有需要可以去看看。

    问题九:什么是肿瘤标记物,他们有什么作用?在与恶性肿瘤的斗争中,医生、患者和家属往往最关心(1)如何尽早发现肿瘤的产生、发展、转移?(2)如何尽快知道治疗是否有效?(3)如何提高治疗效果?这些问题涉及到如何提高恶性肿瘤的早期诊出率,如何有效监测治疗效果、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和使每位患者从每种治疗中得到更多益处等多方面的问题。X线诊断机、CT机、MRI机等诊断仪器和技术的发展,使得目前已能够发现直径〉5mm的肿瘤,对早期检出肿瘤和评价治疗效果、帮助医生修改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肿瘤的“残渣余孽”因为其体积太小或位于体内特殊位置而难以被识别出来,这些“漏网之鱼”在暗处悄悄长大,导致肿瘤复发、转移,最终夺去了不少患者的生命。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帮助识别出这些潜在的威胁呢?答案是肯定的,其中一类重要指标就是目前在临床诊治中广泛应用的“肿瘤标记物”。它们是一类能通过化验血液、尿液或肿瘤组织查出、并反映体内肿瘤情况的物质,与以上所述的影像学形态检查方法相比,可称之为“无形表象”,是对形态诊断的有力补充。  广义来说,肿瘤标记物是某些肿瘤细胞上存在或分泌、排出到体液中的物质,可大致分为肿瘤细胞分泌物和肿瘤细胞表达物两类。前者是肿瘤细胞在发生、发展中产生的物质,肿瘤生长越旺盛、其量越多,反之,肿瘤生长被压制、其产生量也减少。这些物质往往是糖蛋白,可以通过检验血等体液查出并进行监测。目前常用的有肺癌肿瘤标记物群(CEA、Cyfra21-1、NSE等)、消化道肿瘤标记物群(CEA、CA199、CA242、CA724等)、CA153(乳腺癌等)、CA125(卵巢癌等)、AFP(肝癌等)、PSA(前列腺癌等)、HCG(绒癌等)。它们往往在肿瘤很小时即可被检测出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灶;如在治疗后明显降低,则提示治疗有效,反之,则提示疗效可能不佳;如手术切除肿瘤一段时间后标记物进行性升高,则往往提示体内可能已经有肿瘤细胞增殖、生长,需严密监视。因此,有经验的肿瘤科医生往往会在对患者做影像检查、评估瘤体大小的同时抽血检查、动态观察相应标记物,以了解肿瘤生长是否仍然活跃、治疗后其活性是否被抑制等。它们的特点是反映灵敏、往往能早于CT、MRI等手段早期判断肿瘤生长状态,提醒医生是否需要更换治疗;其弱点是准确性较低、不如影像学诊断可靠;因此,往往需要共同检验几个标记物、动态观察其变化、并结合其他临床表征作出判断。临床上常用于:(1)早期预警肿瘤发生、发展;(2)动态监测以反映治疗效果;(3)在无法取得肿瘤标本、明确病理诊断时对肿瘤性质做出某些提示、为试验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类“特殊标记物”又可称为“肿瘤细胞表达物”,往往是肿瘤细胞膜或细胞内结构上的某些特殊结构点,例如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D20受体等。它们的第一个特点为多半在肿瘤细胞表面多、正常细胞表面少;第二个特点为可以被某些药物特异性识别并结合、从而成为这些药物追踪、打击的“靶子”。此类药物一旦结合上去,就会像钥匙插入锁眼一般启动瘤细胞内的“死亡信号”而杀死肿瘤、而很少损伤正常细胞。顾名思义,此类药物被称为“靶向药物”,其相应的治疗也被称为“靶向治疗”。例如:EGFR抑制剂、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雌激素拮抗剂、CD20单克隆抗体等,已广泛用于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此类“表达物”往往需通过直接检验肿瘤组织方能检出,因此,有经验的肿瘤科医生往往会在手术切检或切除后检查肿瘤标本、了解其表达高、低,为制定以后的治疗方略......>>

    问题十:肿瘤标志物全套指的是什么?能说明什么?_化验患者血液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 并观察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⑴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⑵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⑶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⑷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⑸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⑹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⑺糖类抗原242(CA242)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⑻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⑼CYFRA21-1(Cy211)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⑾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⒀甲状腺球蛋白(TG)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⒁铁蛋白(SF)为消化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⒂β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等患者体液中升高;⒃鳞状细胞抗原(SCC)为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上检测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肿瘤标志物有动态检查和多项联合检查更有价值。那么对于众多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如何选择呢?不同的肿瘤会一些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如CA153常出现在乳腺癌;CEA常出现在肠癌、胃癌;CA19-9常出现在肠癌、胰腺癌;CA125常出现在卵巢癌等等。临床医生会根据不同的肿瘤检查不同的标志物。同一种肿瘤或不同类型的肿瘤可有一种或几种肿瘤标志物异常;同一种肿瘤标志物可在不同的肿瘤中出现。为提高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和确定何种标志物可作为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指标,可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合理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肿瘤标志物组成最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如对于乳腺肿瘤可查CA153、CEA、CA50和SF;对于肺肿瘤可查CY211、CEA、NSE和CA50;对于肝肿瘤可查AFP、CEA、CA199和SF;对于上消化道肿瘤可查CEA、CA724、CA199、CA50和SF;对于肠道肿瘤可查CEA、CA242、CA724、CA199、CA50和SF;对某些单顶标志物如原发性肝癌AFP、卵巢癌CA125、前列腺癌PSA及甲状腺癌TG在肿瘤检查中也具有重要价值。肿瘤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由于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可同时存在于恶性肿瘤及某些良性肿瘤、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所以,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差,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是肿瘤造成的;结果正常在某些情说下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都有可能升高。同样,如原发性肝癌AFP的阳性率仅达75%到90%,也就是说至少还有1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为阴性。因此,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单次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并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如果体检中发现某个或某几个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该提高警惕,但也不必过分担忧,需要进一步通过CT、B超、MR或最先进的PET/CT等手段检查,必时须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30 09:09:30

    【答案】:C
    A项,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B项,CA125是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输卵管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肠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CA125的水平也会升高。C项,血清PSA是前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D项,AFP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E项,CA199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肿瘤标志物。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30 08:08:20

    多数前列腺癌早期病变局限无症状,少数可有早期排尿梗阻症状,晚期可出现一些特异性症状。 PSA是前列腺癌最具特异性的瘤标,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所分泌的丝氨酸蛋白酶,其半衰期约3.15天。很多研究显示,以临床常用的0~4ng/ml的PSA正常范围为标准筛选前列腺癌。PSA只是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标记物,而不是前列腺癌细胞的标记物。除前列腺癌可引起PSA水平升高外,前列腺良性增生、前列腺炎性病变及梗死等均可使其升高。有多种不同的PSA指数对其进行校正,简述如下:
    1.游离PSA(F-PSA)与总PSA(T-PSA)的比值(F/T):当总PSA水平在4~10 ng/ml之间时,F/T对鉴别前列腺病变的良恶性、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具重要意义。国内多以0.16作为界值。
    2.PSA速度(PSAV):PSAV是指PSA水平的年平均升高速度。有人提出以PSAV 值0.75ng/ml/yr作为鉴别良恶性的参考指标。
    3.PSA密度(PSAD):PSAD是指单位体积前列腺组织的PSA含量,为PSA值与前列腺体积之比值。当血清PSA水平超出该体积前列腺应有的PSA上限时,即应怀疑前列腺癌的存在。由于PSAV受B超测量的前列腺体积影响甚大,其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或经会阴行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已成为临床常规检查方法。

前列腺瘤5mm要做手术吗

前列腺瘤标是什么意思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