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男科

前列腺囊腺瘤超声表现

时间: 阅读:8094
前列腺囊腺瘤超声表现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8-26 15:49:33

前列腺囊腺瘤超声表现能够看到体积是否有变大,左右不对称,以及形态大小等。

前列腺囊腺瘤大多数都是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前列腺炎疾病诱发的。在病情发作的时候就会出现排尿困难和尿频,有个别患者还会尿流变细和变慢等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内分泌科做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前列康的药物来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30 10:10:34

    1、二维超声显像主要对象是婴儿、新生儿及幼儿,它通过利用婴幼儿的囟门为声窗获得实时二维的颅脑内部结构图像,用以诊断婴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积水、脑出血、脑内畸形、发育不全等疾病。随着仪器的发展,多普勒血流显像配合使用,二维超声也逐渐用于成人颅脑检查脑动脉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脑膜瘤等)以及脑动静脉畸形。
    2、经颅多普勒颅脑超声检测仪(TCD) TCD为连续实时式的彩色显像和定量分析技术,可测定8-10cm以内颅内、颈部大、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用于检测脑梗死(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瘤以及脑动静脉畸形等疾病。 浅表部位器官的超声诊断
    主要包括甲状腺和甲状旁腺、乳腺、眼部、睾丸、阴囊、颌面部的疾病,以及一些骨骼、四肢肌肉关节、皮下组织筋膜的病变,如血肿、脓肿和肿瘤等。这些部位器官的检查需要使用高频率探头(在7.5MHz以上,多为10-15MHz)其细微结构分辨力较好。
    1、甲状腺超声诊断;单纯性、结节性和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腺瘤、囊肿、甲状腺癌);甲状旁腺增生、囊肿、腺瘤以及甲状旁腺癌等疾病的超声诊断。
    2、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乳腺炎、乳房小叶囊性增生病,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以及乳腺癌。由于超声具有无创性、简便易行,是乳腺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3、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眼及眼眶位于人体的表层,解剖比较简单,界面清楚、声衰减较少,是最适于超声探测的部位之一。主要用于眼内肿瘤、白内障、视网膜与脉络膜脱离,眼内出血、眼异物或眼外伤、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监测等。 1、胸腔疾病的诊断。包括前上纵隔的胸腺囊肿、胸腺瘤、畸胎瘤和恶性畸胎瘤、淋巴结结核和恶性淋巴瘤(淋巴肉瘤、霍奇金氏病)等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部的肺气肿、肺不张、肺脓肿以及肺实质性占位病变(肺癌);胸膜腔积液、脓胸、胸膜肿瘤等病变。
    2、消化系统脏器的超声诊断。主要有肝、胆、胆道系统、胃肠疾病、脾脏和胰腺疾病。如常见的肝弥漫性病变(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吸虫病等),肝脓肿、囊肿和血肿,肝包虫病、肝脏良恶性肿瘤(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转移癌、胆管细胞癌);胆系炎症、胆系结石、胆道蛔虫症、胆系肿瘤(胆囊癌、肝外胆管癌);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胃肠癌、肠梗阻、肠套叠等疾病。
    3、泌尿生殖系统超声诊断。包括肾脏、肾上腺、膀胱、前列腺、尿道和阴囊等部位。肾或输尿管结石、肾功能衰竭、肾萎缩,肾血肿、囊肿、肾及肾上腺的肿瘤(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癌、嗜咯细胞瘤);膀胱结石、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尿道结石、尿道狭窄;阴囊血肿、鞘膜积液、隐睾、睾丸肿瘤及附睾结核等疾病。 1、子宫及其附件(输卵管、卵巢等)疾病。宫内节育器探查、子宫发育异常,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卵泡发育的监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卵巢浆液性或粘液性囊腺瘤(癌)。
    2、妊娠子宫的诊断。早、中、晚期正常妊娠中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其羊水、脐带、胎盘的监测。异常的妊娠有流产、异位妊娠(宫外孕)、胎儿生长发育迟缓、胎儿畸形(无脑畸形、脑积水、脊椎裂、消化道或泌尿系畸形等)、前置胎盘、胎盘出血、羊水量异常、脐带绕颈、滋养叶疾病(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等)。 包括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颈部动静脉、腹腔动静脉、肾动脉、四肢大动脉及深静脉系的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系将超声探头置于胸壁、食管内,对立体的心脏进行无数切面扫描、综合分析心脏各结构的位置、形态、活动与血流特点,从而获得心血管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血流动力学诊断资料。近年来食管内超声、血管内超声、心血管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大大提高了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
    1、先天性心血管结构异常。如房缺、室缺、法乐氏三、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肺静脉畸形引流、先天性瓣叶发育畸形等。
    2、心瓣膜病变。对心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瓣叶钙化、脱垂、穿孔、瓣环钙化、赘生物附着、瓣叶发育畸形等病变均能作出明确诊断。
    3、应用于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窦瘤及破裂、冠心病、心脏肿瘤(粘液瘤、横纹肌瘤、继发肺癌、乳腺癌、纵隔肿瘤)及心腔内血栓形成。
    4、颈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四肢大动脉的内膜病变、斑块形成或狭窄等病变;头颈、腹腔及四肢静脉的血栓形成、扩张、畸形等病变。 介入性超声医学(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其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监视和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注药治疗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从而达到与手术相媲美的效果。特别是近些年来利用自动活检装置(automatic biopsy device ABD)进行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USGAB)技术,提高了穿刺效率以及活检标本的质与量,减少手动操作可能引起的损伤和并发症,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木槿
    回复
    2024-03-30 10:10:34

    (一)前列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按WHO于1980年提出的分类如下:
    1?上皮性肿瘤(1)良性。
    (2)恶性:①腺癌:小腺泡、大腺泡、筛状、实性/梁状及其他;②移行细胞癌;③鳞状细胞癌;④未分化癌。
    2?非上皮性肿瘤(1)良性。
    (2)恶性:①横纹肌肉瘤;②平滑肌肉瘤;③其他。
    3?杂类肿瘤(1)神经内分泌肿瘤。
    (2)癌肉瘤。
    4?继发性肿瘤。
    5?未分类肿瘤。
    绝大多数的前列腺恶性肿瘤来自前列腺的腺泡,是腺泡分泌上皮的肿瘤,因此是腺癌,一般简称为前列腺癌。
    (二)前列腺癌的病理学变化1?肉眼观察约70%的前列腺腺癌位于前列腺的外周区,约25%的癌发生于移行区。癌组织一般比前列腺固有组织硬韧,这是癌组织促纤维形成性间质反应所致。小的肿瘤,瘤体不明确,应对那些与周围组织色调不一、质地偏硬的组织,做组织学检查。但较大的瘤灶,多呈结节状,境界不清,切面呈颗粒状、色浅黄。前列腺癌也见于5%~20%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标本中,此时的瘤灶不同于前列腺增生的结节状改变,缺乏后者特有的海绵状或网状结构。晚期肿瘤明显浸润周围组织,如膀胱颈和精囊。
    2?镜下观察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差异很大,高分化者多见,低分化者少见。分化低的前列腺癌,其组织像远远偏离了正常前列腺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诊断并不困难;但分化好的前列腺癌,其镜下所见非常接近前列腺的正常组织学,常引起诊断困难。前列腺癌的异型性主要表现为:腺泡结构紊乱;瘤细胞的核间变;以及浸润现象。
    (三)前列腺癌病理分级1?WHO分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Mostofi分级,从核的异型性和腺体的分化两方面对肿瘤的分化程度作出判断。核的异型性是指核的大小、形状、染色质分布和核仁的变化而言,分轻度(核分级l级)、中度(核分级2级)和重度(核分级3级)。腺体的分化程度分4级:高分化指由单纯的小腺体或单纯的大腺体组成;中分化指由复杂的腺体、融合的腺体或筛状腺体组成;低分化是指肿瘤主要由散在的或成片的细胞构成,有很少的腺体形成;未分化指肿瘤主要由柱状和条索状或实性成片的细胞构成。描写时要两者兼顾,如中分化腺癌(核分级1级)。此分级方法较简单易于使用,但患者的预后与分级的相关性并不很好。
    2?Gleason分级现在在西方一些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以Gleason分级应用最为普遍,因通过对291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跟踪随访,发现Gleason分级与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呈非常好的线性关系,说明Gleason分级能很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状况。Gleason分级创建于1966年,后经过1974年、1977年两次修订。此分级从腺体的分化程度和肿瘤在前列腺间质中的生长类型两方面来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采用五级10分制的分法即将肿瘤分成主要类型和次要类型,每个类型分五级计5分,最后分级的评分为两者之和。如主要类型为三级计3分,次要类型为四级计4分,则此例前列腺癌的分级为七级计7分,表示为:Gleason评分3/4(总计7分)。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Gleason分级不管主要类型与次要类型的分级是多少,只要两者的和相同,其预后即相类似。如Gleason评分2/5与Gleason评分3/4或Gleason评分为5/2等,其最后的评分均为7分。
    1级:肿瘤由排列紧密、大小相同的腺体构成,腺上皮为单层四角形上皮细胞。这些腺体形成的肿瘤结节常为圆形,对周边的组织有挤压,易和BPH的肿瘤性结节及非典型增生的结节相混淆。故强调诊断1级前列腺癌必须找到几个含有明显的核仁(直径应大于1μm)的细胞。1级癌的多数病例腺体背靠背地密集排列,但少数腺体排列很疏松。癌灶多数很小,少数也有很弥漫的。一些病理学家称1级癌为腺病。
    2级:与1级癌相比,2级癌腺体的大小和形状不一,肿瘤结节边缘腺体浸润间质的现象较明显。少数病理学家也称2级癌为腺病。
    3级:又分为3A,3B,3C,恶性度以3C最恶,3B次之。3级癌较2级癌腺体的形状和大小变化更大,部分腺体呈多角形、梭形或扭曲形,细胞较1、2级的嗜碱性强。肿瘤结节的边缘不整齐,腺体对间质的浸润更明显。3A与3B的不同点只在肿瘤腺体的大小上,3A腺体中等偏大,3B的腺体小且有些是由成簇的细胞组成,有较小的腺腔或没有腺腔。3C为乳头状或筛状肿瘤且边缘整齐,一些作者习惯上称此类型为导管癌或子宫内膜样癌。3A、3B和3C之所以分为一组是因为它们常一同出现且有相似的预后。
    4级:又分成4A,4B两级。肿瘤可为小腺泡状、筛状或乳头状,但边缘参差不齐且较3C有明显的浸润现象。4A由暗细胞组成,4B由透明细胞组成,两者常同存且恶性度相似。4级易误诊为3级或2级。4级腺体的结构可以相似且细胞分化可以很好,但腺管却呈融合状。部分区域可以看到4级与3B及5B的移行关系,诊断时需仔细辨别。
    5级:又分为5A和5B两亚型。5A很像粉刺样癌,呈乳头状或筛状结构,边缘整齐,但中心区域灶状坏死,5A很像3C但后者没有坏死。5B为弥漫性小细胞癌,边缘不清,浸润明显,只少数分散的腺腔形成提示是腺癌。
    少数肿瘤分化程度可有3种、4种乃至5种,按Gleason分级都归结为2种,方法为:
    (1)若分级最低(分化最好)的肿瘤所占的体积小于整个肿瘤的5%,则将该分级忽略不计。
    (2)若高、中、低分级的肿瘤共存且每一种都占肿瘤体积的5%以上,则删去中分级,记录高、低分级。
    (3)若分级最高的肿瘤的体积小于总体积的5%,而其他两级肿瘤所占的比例较大,则删去分级最高的。
    (4)若分级最高的肿瘤所占体积多于5%,而其他分级中的其中之一所占比例较大,则将比例最大的肿瘤的分级记为主要类型,而将分级最高的记为次要类型。
    (5)若三种分级并不连续,如1、2、4,则记录分级最高的两种。
    Gleason分级的缺点是只根据肿瘤的组织结构分级,不考虑细胞学类型,而后者可能也是与预后有关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个不足是可重复性会因病理学家掌握的尺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Gleason分级和WHO的分级可以统一起来应用,一般将Gleason2、3、4级划为WHO的高分化腺癌,Gleason5、6、7级划为中分化腺癌,Gleason8、9、10级为低分化腺癌。
    (四)前列腺上皮的非典型增生包括两类病变:前列腺上皮内瘤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过去曾有许多别名,后经国际会议统一命名为PIN,弃用了异型增生(dysplasia)的名称,分为两级,即低级和高级,将原来的2级和3级合并为高级别PIN。PIN是一种腺泡内层分泌上皮的病变,表现为原先存在的一群导管?腺泡的细胞成分比其邻近腺泡更紧密,细胞常增大。上皮的增生可呈平坦状、簇状、矮乳头状及筛状。增生的细胞,其核增大,形状不一,空泡化,有大核仁。其核的形态与2~3级的前列腺癌不能区别。在穿刺活检中,筛状型PIN尤需与Gleason3级癌的筛状结构相鉴别,其鉴别要点是前者仍存在着不完整的基底细胞层。PIN常与前列腺癌伴发,发生率为87%,其平均发生年龄比癌早5岁。目前认为PIN是前列腺癌最可能的癌前病变,若在穿刺或TUR标本中见到高级别的PIN,病理医师应详细检查所有检材,以寻找前列腺癌,泌尿科医师亦要警惕癌的发生,定期复查至关重要。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有人认为AAH是癌前病变的依据还不充分。它是一组新形成的腺体病变,表现为一群密集的小腺泡,被覆单层分泌上皮,核仁不大,但仍存在断续的基底细胞层,常伴发于BPH,最需与小腺泡型癌鉴别。若密集的腺泡无浸润现象,其分泌上皮也无间变,则应诊断为小腺泡性增生。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30 10:10:34

    1.超声表现:
    (1)浆液性囊腺瘤:
    ①肿瘤一般5~10cm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透声暗区,后壁回声增强。
    ②囊壁纤薄、光滑,边界清楚。
    ③可单房亦可多房,多房性的可见囊内间隔。
    ④囊壁上如有实性团块向囊腔内突起,应考虑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2)浆液性囊腺癌。
    ①肿瘤表面高低不平,为部分囊性、部分实性。
    ②囊内透声暗区内有散在浮动的光点、光团,为血性内容物。
    ③囊壁增厚呈实质性乳头状突起,向囊腔内生长或向周围浸润。
    ④少数肿瘤内有砂粒体,呈斑点状强回声。
    (3)粘液性囊腺瘤:
    ①多为单侧性,呈椭圆形液性暗区,体积较大。
    ②呈蜂窝状多房结构,囊腔大小不一,细小的小囊聚集区可呈现团块状实质回声。
    ③囊壁光滑、较厚,吴明亮之光带,囊间隔较纤薄。
    (4)粘液性囊腺癌:
    ①肿块轮廓清楚,壁厚薄不均,多处可见边缘不规整的实质性团块向囊腔内突起。
    ②囊腔内部分实性部分有液性回声,内有较密集的光点。
    ③肿块向外浸润时造成边界不清或与周围粘连。
    2.CT表现:
    (1)卵巢囊腺瘤一般体积较大,边缘清晰,密度低,近似水。
    (2)浆液性囊腺瘤内或囊壁有时可见形态不规则或粗糙的钙化影,它的重要征象为单侧性、钙化性和非分叶性。
    (3)粘液性囊腺瘤的密度稍低于软组织密度,囊壁一般为中等厚度。
    (4)卵巢囊腺癌在无转移的情况下,一般不能与良性的囊腺瘤鉴别,仅囊腺瘤有形态不规则钙化和内部间隔,而囊腺癌中则少见。
    3.MR表现:
    (l)卵巢囊腺瘤边界清晰锐利,大小不等。
    (2)常可见多房状表现,线条状分隔多见于粘液性囊腺瘤。
    (3)肿瘤有或无壁结节,壁结节呈小乳头状突起。
    (4)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但如有出血时则为短T1、长T2信号。
    (5)粘液性囊腺瘤由于粘蛋白的缘故在T1加权上为高信号,在T2加权像上为更高信号。
    (6)使用 Gd-DTPA后,囊壁及壁结节呈中等度增强。

  • 龙葵
    回复
    2024-03-30 09:09:24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1、肿瘤“切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呈有多房或单房;2、囊壁尚光滑,但囊壁内有大小不一的局限性光斑或乳头状光团结构突向囊内;3、乳头状突起之间常有砂样钙化小体,呈明显强回声光点。此外囊腺瘤自行破裂后可并发腹水。
    粘液性囊腺瘤:1、肿瘤“切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多为单侧性;2、边缘光滑、轮廓清晰、囊壁呈均匀厚壁型(>5mm);3、无回声区内细弱散在光点及间隔光带回声,呈多房结构、房腔大小不一;4、肿瘤体积较大,内径多在10cm以上,甚至巨大占满全腹部;5、少数肿瘤有乳头状物生长时,囊壁上可见局限性光团呈乳头状突向囊内或壁外。

前列腺瘤做穿刺有危害吗

前列腺囊腺瘤怎么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