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隐睾可能是内分泌紊乱引起的,也可能是局部组织先天发育存在缺陷导致的。通常会出现腹股沟疝、隐睾扭转等症状,会对男性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男性出现了隐睾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休息,保持局部的干燥和清洁。
成人单侧隐睾症怎么办?有不少男性朋友很想了解这个问题,单侧隐睾症是隐睾症的一种,如果疾病治疗的不及时,甚至可导致生育低下或不育,所以患者是需要及时的进行诊治。 成人单侧隐睾症的危害不容小视,主要表现在:成人单侧隐睾症会影响睾丸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生精功能障碍,引起成人不育。成人单侧隐睾症假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还会大大增加睾丸恶性肿瘤也就是睾丸癌的发病机会。另外,假如另一只睾丸代偿性增大,尽管患侧损害严重,其生养能力也是有可能的。尽管如此,单侧隐睾对生养功能的影响,固然不象双侧隐睾那样绝对,但造成不育的机会还是相当多的,所以治疗要早、要适时。 对于成人单侧隐睾症的治疗,手术治疗:对于成人治疗单侧隐睾症或用激素治疗无效的双侧隐睾均应手术治疗,是解决成人治疗单侧隐睾症的方法。 首先、手术时机:建议做睾丸固定的年龄越早越好。目前很多医学界专家以为在孩子2岁以前做手术较好。对于低位隐睾也可在6岁以前做手术。 其次、手术方法:经腹股沟斜切口,找到睾丸,充分游离精索和输精管,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对于青春期以后的单侧隐睾,尤其是高位的、摸不到睾丸的隐睾,应做睾丸切除以防止癌变。, 形成隐睾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解剖因素①在胚胎期,睾丸系带很短或缺如,不允许睾丸充分下降。②睾丸系膜与腹膜发生粘连,使睾丸无法向下。③睾丸的血管发育异常,弯曲或皱折,从上方牵拉而限制睾丸下降。④精索的血管或输精管太短。⑤睾丸体积过大,腹股沟管过紧或外环远端进入阴囊的口缺乏,则睾丸无法进入阴囊内。⑥阴囊发育异常,阴囊太小,容不下睾丸。 (2)内分泌因素睾丸下降要有足够的动力,那就是要依靠母体的促性腺激素刺激胎儿睾丸间质细胞产生雄激素,如①睾丸本身有缺陷时,对促性腺激素不产生下降反应而发生隐睾;②因睾丸下降发生在血液中促性腺激素浓度很高时,所以当母体促性腺激素匮乏,也会导致睾丸下降不全。 (3)遗传因素有部分隐睾病人有明显家族史,故遗传因素也许是隐睾发生原因之一。或许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导致隐睾的发生,预计随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原因会一一明朗化,从而找出有效的防治方法,阻止这种疾病的发生。
1 隐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隐睾是指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的程序生长。一些先天性的因素直接诱发了这种疾病。比如说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异常,会导致睾丸发育本身的缺陷。所以在怀孕的时候,母亲一定要尽量的保证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解剖因素也是诱发这种疾病常见的原因。可能是在做分娩手术不当造成的。也可能是自然分娩时用力过猛,导致的孩子的生殖器官受损。除此之外,腹股沟部发育异常,精索血管或输精管过短都能诱发这种疾病。
2 成人隐睾的检查方式有哪些1、B型超声波检查,此种方法检查的是结石等等疾病,对于隐丸的情况检查的不是太好。
2、选择性精索内静脉造影,这是一个曾经广泛采用的方法。
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这种方法检查的是对于隐睾的定位。此种方法比较昂贵。
4、腹腔镜检查法,比较简单易行,而且正确率高。
3 隐睾的症状是什么1、隐睾症患者的笫二性征为男性,患侧阴囊空虚、发育差,触诊阴囊内无睾丸,右侧多于左侧。单侧者阴囊发育不对称,双侧者可无明显阴囊。
2、常见于婴幼儿,一般无明显隐睾症的症状。由于鞘状突未闭导致腹股沟疝,则可出现腹股沟可复性肿物。
3、疝气:90%的睾丸未降病人鞘状突未闭。鞘状突通常在睾丸下降后和出生后第1个月内闭合,鞘状突未闭伴有更高风险的附睾异常。鞘状突未闭的临床意义是其可以影响隐睾症的激素治疗效果。
4、患侧阴囊扁平,双侧隐睾症常伴有阴囊发育不全,阴囊内不能触到睾丸,此为隐睾症的症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
5、睾丸扭转:隐睾可能有睾丸引带、提睾肌附着异常或睾丸鞘膜的附着异常,易于发生睾丸扭转。尽管未下降睾丸很少发生扭转,但在腹痛或腹股沟疼痛伴同侧阴囊空虚者应考虑睾丸扭转。
6、部分患儿可在腹股沟处触及睾丸。
睾丸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会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如果没有出现下降或下降不全,阴囊内没有睾丸或只有一侧有睾丸,称之为隐睾症,临床上也称为睾丸下降不全或睾丸未降。隐睾是小儿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多表现为单侧,并以右侧未降为主,约15%为双侧。早产儿发病率约为30%,健康新生儿约为3%,3月时约为1%。隐睾时因睾丸长期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里,受体内“高温”的影响,容易造成男性不育。另外,隐睾由于生长环境改变以及发育上的障碍,会使睾丸细胞发生恶变形成恶性肿瘤,隐睾发生恶变的机会大约是正常位置睾丸的30~50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