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男科

萆薢分清丸的用法用量

时间: 阅读:11165
萆薢分清丸的用法用量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5-07-10 06:37:28

萆薢分清丸需要口服用药,一次需要口服6~9克,一天服用两次。

属于扶正祛湿剂,药物的性状呈现出白色光亮的水丸,包衣去掉之后呈现出灰色,味道甜,略微发苦,药物的规格每20粒重一克,服用药物期间不要吃油腻的以及辛辣的食物,同时也不要喝茶或者是吃醋。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02 14:14:05

  • 南絮
    回复
    2024-03-02 14:14:05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的病证。西医的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前列腺炎、乳糜尿等,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一、病因病机淋证的发生,主要与膀胱湿热、脾肾亏虚、肝郁气滞有关。病位在肾与膀胱。其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

    若病延日久,热郁伤阴,湿遏阳气,或阴伤及气,可导致脾肾两虚,膀胱气化无权,则病证从实转虚,而见虚实夹杂。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小便频急、淋沥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淋证之基本特征。

    (2)各种淋证又有各自不同的特殊表现:

    ①热淋:起病多急,或伴发热,小便灼热,尿时灼痛。

    ②血淋:尿血而痛。

    ③石淋:小便窘急不能卒出,尿道刺痛,痛引少腹,尿出砂石而痛止。

    ④膏淋:小便涩痛,尿如脂膏或米泔水。

    ⑤气淋:脘腹满闷胀痛,小便涩滞,尿后余沥不尽。

    ⑥劳淋:久淋,遇劳倦、房事即加重或诱发,小便涩痛不显著,余沥不尽,腰痛缠绵,痛坠及尻。

    2.诊断

    (1)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尿液检查,可见异常;X线摄片,可发现泌尿系统结石等。

    (2)本证临床应注意与癃闭相鉴别。癃闭是以排尿困难,量少或无尿,无尿痛为特征,与淋证不同。

    三、辨证施治

    1.热淋

    【辨证】尿频数,尿道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小腹坠胀,或有腰痛,或有恶寒发热,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施治】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萹蓄、瞿麦、金银花、连翘各15g,栀子、木通各12g,滑石、车前草、珍珠草、土茯苓各30g,大黄10g,甘草6g。水煎服。

    2.石淋

    【辨证】尿中夹有砂石,小便艰涩、刺痛,甚则血尿,或腰腹引痛。舌苔黄腻,脉弦数。

    【施治】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方药】石韦散加减:石韦、冬葵子、瞿麦、车前子各15g,金钱草、滑石各30g,海金砂、木通、鸡内金各12g,甘草6g。水煎服。

    【加减】若尿血者,加小蓟、藕节各30g,生地黄15g;兼发热者,加蒲公英30g,黄柏、大黄各12g;病久气虚者,加黄芪20~30g。

    3.血淋

    【辨证】小便热涩刺痛,尿色紫红,甚则夹有血块,小腹胀满疼痛,或见心烦。舌苔薄黄。

    【施治】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加减:小蓟、藕节、滑石各30g,生地黄、茅根20g,蒲黄、赤芍、牡丹皮、木通各12g,甘草6g。水煎服。

    【加减】若久病肾阴亏虚,火旺伤络尿血者,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生地黄、山茱萸、山药各15g,茯苓、知母、黄柏、牡丹皮、泽泻各12g,旱莲草18g,甘草6g。水煎服。

    4.膏淋

    【辨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置之沉淀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或混有血液,尿道热涩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施治】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方药】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萆薢30g,石韦20g,黄柏、莲子心、茯苓各12g,车前子、丹参各15g,石菖蒲10g,滑石30g,甘草6g。水煎服。

    【加减】若久病肾虚下元不固者,可选用膏淋汤加减:党参、山药各30g,熟地黄、芡实、白芍、菟丝子、山茱萸各15g,龙骨、牡蛎20g,炙甘草6g。

    5.气淋

    【辨证】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满痛。苔薄白,脉沉弦。

    【施治】利气疏导。

    【方药】沉香散加味:沉香、陈皮各10g,当归、白芍各12g,石韦、王不留行、冬葵子各15g,甘草6g。水煎服。

    【加减】久病气虚,不能摄纳,尿有余沥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6.劳淋

    【辨证】小便不甚赤涩,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虚弱。

    【施治】健脾益肾。

    【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北芪20g,山药、菟丝子、熟地黄、杜仲、肉苁蓉、党参各15g,茯苓、山茱萸、巴戟天、牛膝各12g,泽泻10g,五味子、炙甘草各6g。水煎服。

    【加减】若肾阴亏虚者,可配合知柏地黄丸;肾阳虚衰者,可配合右归丸。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分清五淋丸(适用于热淋)。

    (2)石淋通片(适用于石淋)。

    (3)紫地宁血散(适用于血淋)。

    (4)萆薢清丸(适用于膏淋)。

    (5)补中益气丸(适用于气淋、劳淋)。

    2.验方

    (1)地榆30g,大黄、白茅根、萆薢、瞿麦各15g,石榴皮12g,牡丹皮、黄柏、石韦、白槿花各9g,琥珀6g(冲服),甘草5g。水煎服(适用于热淋)。

    (2)柴胡、黄芩、车前草、石韦、六一散各30g。水煎服(适用于热淋)。

    (3)鸡内金、生甘草梢各9g,金钱草、滑石、白芍各30g,怀牛膝、广地龙各12g,火硝6g(冲服),硼砂4g(冲服),茯苓15g,泽泻、车前子各10g。水煎服(适用于石淋)。

    (4)石韦、萹蓄、萆薢、刘寄奴、鸡血藤各30g,茯苓、生地黄各12g,红花10g。水煎服(适用于膏淋)。

    五、调护

    (1)淋证预防主要是消除各种外邪入侵和湿热内生的有关因素,如忍尿、过食肥甘、纵欲过劳、外阴不洁等。

    (2)淋证者应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忌肥腻香燥辛辣之品。此外,应禁房事,注意适当休息。

  • 景天
    回复
    2024-03-02 13:13:55

      许多人都有过皮肤瘙痒、起红疹的经历。有些人经过适当治疗,马上就能痊愈;有些人甚至可不治而愈;有些人病程却反反复复,缠绵不断,有时腿上的红疹退了,别的部位又出现新的皮疹,甚至老的未退,新的不断发出,患者十分苦恼。
      引起皮肤瘙痒、红疹的原因,以湿疹最多见。湿疹急性期往往会有渗出倾向,而且痒得很厉害。假如湿疹反复发作,到了慢性阶段皮肤就会变得肥厚,渗出倾向不明显。湿疹往往迁延难愈,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西药——
      口服抗过敏药+外用激素类药物
      西药方面,可以吃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如扑尔敏、开瑞坦等抗组胺药物;外用药中,最常见的是糖皮质激素类,但激素类药物不适合长期使用,会有副作用。我们常常告诫患者,激素连续使用不要超过两周,两周之后要停一段时间。另外脸上不能用强效激素,应选择弱效激素,还可以用一些外用止痒药膏、药水。
      中药——清热、利湿、健脾
      对于一些顽固、易反复发作的湿疹患者,不妨寻求中医治疗。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记载;《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此证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所以,本病系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饮食不节,致脾胃湿困,运化失职,蕴湿不化所致,故脾虚不运,湿热蕴阻为病机。
      萆薢分清丸 根据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萆薢分清丸由粉萆薢、甘草、石菖蒲、乌药、益智仁等组方而成,具有温肾利湿,分清化浊等功能。主治下焦虚寒,湿浊下注。此药以萆薢为君药,味苦性平,善泄湿热,去浊而分清;臣以益智仁,补脾益气;石菖蒲为佐,宣气逐湿,以助祛邪化湿之功;使以乌药,可将他药引入病灶。
      故中成药萆薢分清丸等具有良好的健脾、祛湿的作用,对各种急性渗出性湿疹、皮炎有良效。
      总而言之,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复杂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已发病者要及时就医,不要随意在药店买药,因皮肤科很多外用药都含有一定的激素成分,长期使用会产生很多副作用。患上湿疹,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和正确的生活方式才是摆脱困扰的有效之道。
      湿疹患者的生活养护
      过敏体质或已发湿疹的患者,饮食宜清淡,不饮酒,勿食海鲜、牛羊肉、狗肉等“发物”,避免诱发和加重病情。洗浴次数不宜过多,尤其是冬季,不宜过多使用香皂、沐浴露等,勿以过热或盐水擦洗患处。皮肤敏感的人,使用新的护肤品或化妆品之前需试用,避免接触性皮炎的发生;一旦过敏,应清洁患处,不要乱涂药物,同时避免再次接触。

三鞭酒的用法用量

萘哌地尔分散片的用法用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