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平扫头颅,脑白质病变,Fazekas1级

时间: 阅读:1239
双侧额叶皮层下见多发小斑片状异常信号灶,T1W1呈稍低信号,T2FLAIRKG呈高信号。诸脑室、脑沟及脑池未见扩大,中线结构未见明显移位。平时累了头晕头痛,吐了就好些、睡眠不是很好,晚上总是在1-3点时段醒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5-04-03 03:08:48

这种情况是由于存在腔隙性脑梗塞导致的,这种情况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来的,这种情况多数继发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种情况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

指导建议:
这种情况也没什么特殊的办法,需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避免吸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治疗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3-05-06 11:11:24

    生活调理:因为大脑缺血性改变,有好多病因,一般情况下常见于脑动脉硬化造成的脑白质慢脱髓鞘造成,MR上呈现等长T1长T2,T2FLAIR呈高信号;就是核磁上T2FLAIR的白点;这句话的实际临床意义不大,好多中老年人都常见有这种改变,不严重;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缺血-梗塞(脑血栓)-软化灶,这是脑血栓的病理改变三部曲.如果“双侧大脑白质缺血改变”越多,提示脑动脉硬化的程度愈严重.但“大脑白质缺血”也有别的原因,如病毒感染,特殊的脱髓鞘病变等,如果是脑动脉硬化造成的缺血,重在预防,可以应用点活血,抗凝的药物.

  • 南絮
    回复
    2023-05-06 11:11:24

    fazekas1级是脑白质损害的程度,有0-3级分类,只是影像诊断以辩别神经损害的性质或严重程度而已。是用fazekas对病情估分的参数。临床常见于迟发性脱髓鞘脑病。脱髓鞘脑病主要以损害大脑白质的植物神经并使其调节紊乱不能自主自身调节以濡养支配区组织而发生的多样性病理改变。

  • 冉冉云
    回复
    2023-05-06 11:11:24

    脑白质疏松症是一个放射学术语,用于描述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脑白质在CT或磁共振成像上的表现,根据病变范围的大小可分为轻、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就是脑长期弥漫性脑缺血所致的神经传导纤维脱髓鞘疾病。 治疗:积极防治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脑外伤、糖尿病等。其次主要是使用营养脑细胞的药物如:脑活素,胞二磷胆碱,脑复康.复合维生素b,肌苷片等,戒烟酒.避免吃含明矾的食物如油条等,另外加上对症治疗的药物如控制精神症状的药物。

  • 龙葵
    回复
    2023-05-06 10:10:14

    脑白质病变是脑白质内可发生许多疾病。而脑白质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典型反应是脱髓鞘变化,它可以是神经系统疾病如感染、中毒、退行性变、外伤后、梗塞缺乏等的继发表现。

    检查在后天获得性髓鞘脱失疾病中常伴有脑脊液单个核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一般在15×10/L以内,通常不超过50×10/L,脑脊液细胞增多时衡量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

    脑脊液检测IgG鞘内合成、CSF总蛋白含量强度增高、IgG比例增高、脑脊液-IgG指数增高、寡克隆区带阳性及髓鞘碱性蛋白增高等。在遗传性髓鞘脱失疾病,可表现为正常脑脊液。

    临床表现:

    脑白质病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取决于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性质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如多发性硬化多为慢性病程,半数以上的病例病程中有复发-缓解,女性与男性发病比例为2:1,起病年龄通常20~40岁。

    约半数患者以肢体无力、麻木或二者并存为首发症状起病;其典型体征有:肢体瘫痪、视力障碍、眼球震颤及眼肌麻痹、脑神经受损、感觉障碍、共济失调。

    以上内容参考:-脑白质病变

上纵隔甲状腺肿物治疗,

尿酸高甘油三酯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