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存在进行性的肌萎缩所导致的,这种情况是没有希望治好的,连控制病情加重的有效办法都没有的。
指导建议:
建议到医院小儿神经科看看,明确一下,看看是什么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盲目紧张,也无济于事的。
脊髓肌萎缩症是由于脊髓的原因,导致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肌肉的萎缩,它实际上是我们一种叫先天的一种隐性遗传病。这个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但是突变的基因它是个隐性的。就是说有这个基因的人不见得表现出这个疾病来。如果说男方和女方两个人都有这个基因的话,他们两个人结合生的孩子同时在孩子身上体现,他有可能就表现出来隐性遗传病,实际上脊髓性肌萎缩就是先天的基因突变导致的隐性遗传病。
脊髓性脊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与基因的变异是有明显的关系的,这种病主要累及到脊髓的前角细胞,还会累及到脑干的一些神经核团。
因此,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肢体无力,这种肢体无力,一般是近端重于远端的,肌肉萎缩,也是近端重于远端,比如肩关节的力量要明显小于于手部的力量等。
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等相关的情况。这一种疾病主要分为三个亚型,第一型和第二型,一般很小就起病,很难活到成年。
第三型可以在青少年或者中年起病,病情相对比较轻,大多数患者能够存活10年到20年,甚至有存活50年的相关的报道的。
因为这一种疾病是基因变异导致的,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1.型脊肌萎缩症(Werdnig-Hoffmann病) 在胎儿中已存在或在出生后2~4个月出现症状.大多数患病婴儿在出生时就有肌张力过低的表现;在6个月龄期前,所有患病婴儿都已表现出明显的运动功能发育的延缓.95%的病孩在1岁前后死亡,没有病例能存活超过4岁的,通常都是死于呼吸衰竭.
2.Ⅱ型(中间型)脊肌萎缩症 患儿大多数是在6~12个月期间出现症状,在2岁以前所有病例都已有明显症状.不到25%的病例能学会坐,但没有能走或能爬的.所有患儿都显出肌张力过低,伴松弛性肌肉无力,腱反射消失与肌肉束颤,后者在幼儿中不容易察觉.可有吞咽困难.患儿往往因呼吸道并发症在早年夭折,但也有病情进展自发停顿的,使患儿处于永久性非进展性的无力状态中.
3.Ⅲ型脊肌萎缩症(Wohlfart-Kugelberg-Welander病) 在2~30岁期间发病.病理变化及遗传方式与前两种变型相似,但病情进展较为缓慢,预期寿命也较长.腿部的无力与肌萎缩最为显著,以股四头肌与髋关节屈肌最早出现症状.较后可累及臂部.无力现象往往从近端向远端扩展.某些家族性病例可能是继发于特殊的酶的缺陷(例如氨基己糖苷酯酶缺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