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没有三高的年轻人会有器质性心肌缺血吗

时间: 阅读:12859
医生你好,我想问下,没有三高的年轻人会得器质性心肌缺血吗?在有头昏乏力胸闷且偶尔一次心电图查出心肌缺血,如果不做ct,冠脉造影,但心肌酶和心脏彩超都正常的情况下。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02-01 21:50:57

器质性心脏病原因很多,如冠心病,肺心病,风心病,先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都会出现心肌缺血,而三高人群最多见的是冠心病。年轻人最多见的是心肌炎、心肌病

指导建议:
所以您如果仅有一次心电图提示有心肌供血不足,需要再次复查,同时如果存在家族史等,需要及时查冠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心脏彩超正常,只是提示您心脏功能,心脏结构正常。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3-07-28 22:22:33

  • 离亭燕
    回复
    2023-07-28 22:22:33

    三高及肥胖人群:如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未及时进行控制,或肥胖症状逐渐加重,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平时可以服用益安宁丸,益安宁丸始创于香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补气活血,益肝健肾,养心安神。治疗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所致的胸闷气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对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也有一定疗效。?

  • 木槿
    回复
    2023-07-28 22:22:33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肌缺血。根据词条的解释,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靠有氧代谢提供,所以即便在安静的时候,心肌的血氧摄取率也很高(约为70%),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当某种原因导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而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事实上,在最近几年以来,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那么,心肌缺血的原因是什么?事实上,可以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心瓣膜病、血黏度变化、心肌本身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其实,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

    如果患上了心肌缺血的话,应该如何改善?事实上,只需要做到以下即可:

    第一点,一定要坚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只有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保证心血管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清淡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合理补充营养的能同时,避免能量过剩,适度加强运动锻炼,合理控制运动强度的同时,长期坚持锻炼,戒烟,少喝酒,保持良好平和心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改善心肌缺血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一定要做好心率的控制。对于心肌缺血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做好心率的控制,控制和减缓心率,能够减少心肌耗氧量,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生风险,同时还能够减少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

    第三点,一定要控制好三高。前面已经说了,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肌缺血的基础,事实上,三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重要因素,既然已经都发展到了心肌缺血的程度,那么进一步的注意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必须要控制好三高。

    第四点,一定要控制好血栓风险。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栓风险,主要可以做好2方面的工作,一是稳定斑块,二是抗血小板预防。稳定斑块需要靠积极严格地控制血脂来做到,通常对于已有心肌缺血问题的朋友。

    总而言之,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可以很好地改善心肌缺血。

  • 远志
    回复
    2023-07-28 21:21:23

    心肌缺血有生理性的心肌缺血和病理性的心肌缺血,缺血不同人群也有不同。 第一,生理性的心肌缺血。常见于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心电图检查常常有缺血性的ST段下移,以及T波低平或者倒置的现象。但正规的心脏彩超检查,以及运动平板实验检查都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往往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影响健康,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第二,病理性心肌缺血。这种情况往往是由器质性心脏病现象引起,最常见于长期抽烟以及老年人和三高人群。这些患者往往存在冠心病现象,引起心肌缺血改变。此外心肌病患者,比如扩张型心肌病以及肥厚型心肌病,以及严重的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也会出现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

高血压睡眠一直不好,白天打哈欠,自己感觉精神不足

子宫内膜复杂性曾生伴非典性增生,局部恶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