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突然之间上不来气,全身发麻抽搐,心跳加速

时间: 阅读:1972
突然之间上不来气,全身发麻抽搐,心跳加速,头晕站不稳,全身抽筋,浑身没劲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5-02-23 12:54:25

出现突然气紧还有抽搐,有可能是癫痫发作导致的,还可能是低血糖现象。

指导建议:
需要去医院具体检查下,必要时可以用一些止惊的药物,要注意休息,尽量避免受到惊吓及刺激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3-08-02 05:05:50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8-02 05:05:50

    问题分析:
    你好,你说的情况好像是癔症,而不是心脏病的症状,是属于精神疾病或者是心里疾病的一种,多数见于女性,心眼比较小的,也就是说有点想不开的哪种人群,容易在生气,特别是吵架后出现上述的症状,有的伴有短时间的意识的障碍,发作过后,没有任何的异常,一般的辅助检查没有阳性体征。

    意见建议:
    建议你可以带你母亲到医院去看一下心里医生,或者是精神科的医生,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办法,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是不要过度的刺激他,比如生气,比如吵架等。

  • 徐长卿
    回复
    2023-08-02 05:05:50

    人的一生,心脏始终是不眠不休地工作着,除非生命结束,心脏才会停止跳动。由于心脏不断地收缩和舒张,血管中的血液才能循环不息地流动,人才得以生存。心脏跳动时,心尖撞击胸壁,在左侧乳头附近,形成心尖搏动,消瘦而胸壁较薄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或用手触摸到心脏在跳动。 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心跳一分钟在60—80次之间,但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心跳每分钟过100次,就是“心动过速”,亦称“心悸”。 “心动过速”不是病名,而是一个症状。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千差万别,最多见的是心脏本身有病,如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患了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发热、急、慢性感染、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煤气中毒,也会引致心动过速。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服烈酒、浓茶、浓咖啡或多吸烟以及服用了某些药物等,都可使心动加速。 青年人心动过速为什么不必紧张呢? 因为导致青年人心动过速最主要、最多见的原因,是由于功能性植物神经紊乱所致,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临床病例和心脏病专家所证实。 多数患心悸的青年男女来见医生时心情都很紧张,但给他们做了听诊和有关项目的全身检查后,发现除心率过快外,其他检查该属正常。患者除感心慌外,多有头晕、乏力精神焕散以及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 心动过速在青年人中甚普遍,据临床资料统计,占所有青年人就诊率16.8%,临床上称为“青春期心动过速”。 那么,青春期植物神经为什么会紊乱呢? 因为青春期是身体由基本成熟到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青年的身体及其各种重要脏器如心、肺、脑、生殖器等都在迅速地改变,而所有这些变化,又都是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所支配的。 在神经系统中,有一种植物神经,它的中枢不在大脑皮质,而是在皮质下的下视丘中枢,所以,它不受人的意志所支配。植物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协调和平衡,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运筹帏幄全在不言中。 但是,青春期的植物神经功能一般都不稳定,很容易出现紊乱或功能失调。心动过速就是由于植物神经统帅下的交感神经(使心动加速)和迷走神经(抑制心跳)协作失调,交感神经占了主导地位。换言之,心动过速的发生,主要与迷走神经的张力降低及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不过,这只是暂时障碍,不须特殊治疗,过了青春期,心悸也就自愈了。 青春期心动过速虽不是器质性病变,但心跳加速时,特别是心率超过每分钟140次,也是很不舒服的,所以心动过速在每分钟120次以上时,就应该适当休息,服一些调节植物神经平衡的药。在120次以下的,一般不须休息,适当用些药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青年人应抱着“坦坦无忧愁”的乐观态度正确对待心动过速,不要为暂时的青春期障碍背上思想包袱,应该精神饱满地学习和工作,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实践证明,适当的活动和锻炼,常可使症状减轻。吸烟,过量饮酒或饮浓茶、咖啡等,常使心跳更快,因此应该戒烟酒、精神愉快、生活规律,是根治心动过速的必由之路。

  • 离亭燕
    回复
    2023-08-02 04:04:40

    病情分析:
    上述情况考虑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为心脏先天性传导系统发育异常有关,

    意见建议:
    建议去医院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谱、必要时做食道调博检查以了解情况,

脑出血病症

癫痫能怀孕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