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的情况可能是良性肿瘤造成的,也可能恶性肿瘤造成的结节,良性肿瘤包括肺结核、肺纤维化结节、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等。恶性肿瘤的话可能是肺癌、转移癌等情况造成的。
指导建议:
首先,应该明确一下肺结节的性质,必要时穿刺活检,如果是肺癌的话,应该根据肺部肿瘤的形态,位置,细胞学和分化程度及其肿瘤的分期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良性的或者很小的结节的话,可以定期复查看看的,必要时手术治疗。
心影大小未见异常可以排除肺心病,医生怎么说?可能是肺结节病。
我还是给你贴一段吧:肺结节病:
(一)病因与病理:结节病是一种非干酪性肉芽肿,病理上由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及纤维细胞组成,沿淋巴管分布,可侵犯全身多个脏器,但约90%都侵及肺部,多发于30-40岁的女性。
(二)临床:无症状或仅有轻呼吸道症状,胸部体征多为阴性。周围淋巴结增大的占40%,肝、脾肿大约占20%,有些病人可发生多发性关节疼痛,结节性红斑及皮下结节,少数可有泪腺炎、结膜炎及视网膜炎;局部软组织肿大与骨质缺损。血沉增快,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约80%,结节病抗原试验(kveim试验)多为阳性,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增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增加,主要是T淋巴细胞增加。
(三)影像表现:
1、X线:肺结节病按其发展过程,早期表现出双侧对称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偶有单侧者,慢性者可发钙化和蛋壳样钙化。肺部出现弥漫性纤细网织状阴影和粟粒状阴影,直径约1-5mm大小基本一致,密度中等边缘光滑,以肺门附近第2中下端分布较多,不典型者可分布于上中野,有的可呈结节状或棉团状阴影,晚期两肺呈弥漫性纤维化改变和广泛的网状、斑片状或结节状阴影,甚至更大的实变影偶可出现空泡但较少见,常并发肺大泡,串状支气管扩张,最后导致肺心病。
2、CT表现:两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呈对称性肿大,以中纵隔为主而前后纵隔淋巴结肿大较少见,淋巴结可钙化有时呈蛋壳样,但一般不压迫上腔静脉和其它大血管;肺内常出现网状结节影,结节小而不规则,直径约1-5mm,以2-4mm多见。数量不一,分布对称,以中上肺野或肺的外围,胸膜,支气管囊旁为主,HRCT不仅可显示更多的细小结节,还可显示结节沿淋巴管、支气管、血管来,心叶间隔,胸膜下叶间分裂分布,致使上述正常结构的光滑界面变为不规则的串珠状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3、MRI: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分布比较对称,气管旁和肺门淋巴结增大表现较典型,对纵隔淋巴结的定位,和肺门周围的结节性病变优于CT,但对3mm以下的微小结节尤其是靠近隔细胞壁的结节性病变较CT差,肺部结节性病变于T1W呈中等信号,T2W与质子密度成像均为高信号,使用T2W扫描,可提供较好的信噪比,易照出较小的结节性病变。
4、鉴别要点:1、早期临床症状无或轻微;2、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且囊肿有多而大的或蛋壳样钙化。而胸骨后和后纵隔淋巴结增大少见;4、结核菌素试验多为阴性;5、结节病抗原试验多为阳性。
近10多年来不典型胸部结节病逐渐增多,尤其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现为一侧肺门淋巴结增大而右纵隔淋巴结增大和无肺部表现;2、仅有纵隔淋巴结增大有或无肺部改变;3、无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仅有肺部改变(都为小结节,弥漫粟粒性结节,都为大结节直径>1cm,磨玻璃样影,纤维索条和小叶间隔增厚等)常易误为结核、淋巴瘤、转移瘤等,应予重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